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模拟卷Ⅲ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3小题)

1、太阳的强烈活动虽然给人类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太阳辐射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和许多物质运动的能量源泉。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无关的是(    )

A . 沼气 B . 水能 C . 煤炭 D . 核能
2、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日期及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    )

(1)
A . 3月21日   春分 B . 6月22日  夏至 C . 9月23日   秋分 D . 12月22日 冬至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及A处的地方时(    )

(2)
A . (23°26'N ,  0°)    18:00 B . (0°,     180°)     21:00 C . (23°26'S ,  0°)    18:00 D . (23°26'N ,  0°)    21:00
(3)B点的日出时间、C点的夜长、N点的昼长分别是(    )

(3)
A . 5:00   0小时    12小时 B . 6:00   24小时   9小时 C . 9:00   24小时   12小时 D . 9:00   12小时   24小时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
A . D点在N点的东南方 B . 此刻C点的太阳高度角为46°52' C . 此刻北京时间为20:00 D . 此时,全球一个日期
3、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

(1)
A . 黄土高原 B . 青藏高原 C . 东南丘陵 D . 云贵高原
(2)利用楼顶(平顶)自建光伏发电站,电池板与楼顶倾角最小的城市是(    )

(2)
A . 乌鲁木齐 B . 广州 C . 郑州 D . 北京
4、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分别是(    )

A . 气压差异和地转偏向力 B . 气压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C . 地表受热不均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D .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5、

读山谷风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此图表示的是夜晚    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1)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图中甲地多雾,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夜晚,山上冷空气下沉,近地面气温低,空气对流弱     ②谷地空气下沉,近地面水汽不易扩散

③夜晚谷地地面冷却快       ④盆地封闭,水汽和杂质不易扩散

(2)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③④ D . ②④
6、

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

(1)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方是(    )

(1)
A . B . C . D .
(2)若甲所在天气系统越来越强大并向北移动,那么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

(2)
A . 南亚进入旱季 B .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 . 我国东部普遍受寒潮影响 D . 我国东部秋高气爽
7、

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气候类型排列组合正确的是(    )

A .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B .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8、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 .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C . 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和缓 D . 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9、下列选项中,附近有世界最高山脉和最深海沟的一组板块分别是(    )

A . 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B . 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C . 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D . 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10、

下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问题。

(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

(1)
A . B . C . D .
(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2)
A . 风力堆积 B . 岩浆入侵 C . 冰川侵蚀 D . 流水堆积
11、

下面甲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丙图是河流上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段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流,河流在A处水位变化比B处水位变化明显的原因是(    )

(1)
A . 流域湖泊对河流水量起到调节作用 B . A地降水大大多于B地 C . A地用水量大 D . B地蒸发量大
(2)关于乙图EF河段河床剖面及形成理由描述正确的是(    )

①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

(2)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12、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以下问题。

(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小 B . 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小 C . 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 D . 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7月份较小
(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 B . 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 C . 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D . 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3)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能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    )

(3)
A . B . C . D .
(4)如果陆地为印度半岛,海洋为印度洋,能为⑥环节提供动力的是(    )

(4)
A . 东南季风 B . 东北季风 C . 西南季风 D . 西北季风
13、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附近)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1)
A . 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 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 . 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流量不同造成的 D . 是一种地方性分异现象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

(2)
A . 反映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 . 反映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 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 . 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由图中风向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的      季;字母C附近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2)图中字母A表示的是      (方向)季风,它的成因是      ;受它影响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3)字母B表示      (方向)季风,它形成的原因是      

(4)字母D表示      (方向)风,它是由      气压带吹向      气压带。

2、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  甲                           图  乙

(1)甲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地区,是由      作用形成的。

(2)甲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      风。沙丘是由      作用形成的。

(3)甲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      

(4)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      地貌。

(5)乙图的地貌类型是      ,是由      作用形成的。由M到N颗粒物的大小排列是      

3、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西部是较低的海岸山脉,东部是高峻连绵的安第斯山脉,自然景观北部是荒漠、中部是硬叶林、南部是阔叶林。

材料二  智利图

(1)从智利北部到南部,在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影响智利南部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智利南部的气候类型是      

(2)智利是世界四大产鱼国之一,北部海域产量最高,其原因是      

(3)A处是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该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一山之隔的智利差异很大,其原因是      

(4)德雷克海峡常年海浪很大,过往船只小心翼翼,原因是      

(5)简述安第斯山脉的成因。

三、填空题 (共1小题)

1、

读图(图甲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已知条件在图甲中作(标)出:(注意:标注过程中需要辅助线的要保留辅助线,无辅助线的不得分)

①用字母P标出太阳直射点位置;

②用虚线表示南北回归线;

③用虚线表示南北极圈

(2)根据图甲,在图乙中画出:①晨昏线;②用斜线标出夜半球;③用点Q在图中标出太阳直射点

(3)根据图甲回答:

①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②该日昼长达一年最长的地区是      

③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④此时全球有      (大于、小于、等于)1/2的地区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模拟卷Ⅲ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