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初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Ⅱ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目前扬州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B . 谁也不能否认瘦西湖隧道的通车不能给扬州市民出行带来便利。 C . 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D .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2、选出加下划线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妆(huàn)    狭(ài)      淘(tài)     弄巧成(zhuó) B . 米(xiān)   骨(biǎn)    持(jīn)    举世目(zhǔ) C . (mì )    临(pín)    子(móu)   悲天人(mǐn) D . 天(qíng)   热忱(chén)    听(dì)   轻怕重(diān)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慌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提防 B .   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响彻云宵       锁屑 C . 不可名状      月明风清       转弯抹角       交卸 D . 情寓于中      独一无二       丰功伟绩       蹒跚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另一篇小说《荷花荡》。 B . 《核舟记》作者张潮,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C .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D .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分为瞿塘峡、虎跳峡、巫峡。
5、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 B . 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很多人不能自已 , 纷纷在网上“点燃”蜡烛,为遇难同胞照亮天堂之路。 C . 班会课上,老师再三强调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真是故弄玄虚 D .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二、默写(共1小题)

1、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江入大荒流。

②登临吴蜀横分地,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④霜落熊升树,      

⑤晴空一鹤排云上,      

⑥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⑦庭下如积水空明,            

⑧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            ”。

三、名著导读(共1小题)

1、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其中《藤野先生》一文中            (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      的想法。

(2)下列关于《朝花夕拾》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曾经教给我很多道理,如:“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这其中包含了要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 B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读书入神时,学生“做戏”“画画”,侧面说明儿童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进一步说明封建教育内容脱离儿童的实际。 C . 《五猖会》描写被父亲强迫背《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 . 《琐记》回忆了与衍太太交往的几件琐事,在南京矿路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日本的东京和仙台求学的经历。

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

1、赏析《望岳》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作者在这首诗中炼字极为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

(2)作者创作这首诗正是青春勃发之时,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文言文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屋舍俨然       

②阡陌交通       

请重法以禁之       

④自数年之后       

(2)下列各句中划线“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2)
A . 问所从来,具答 B . 所以为盗者 C . 上哂 D . 或请重法以禁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4)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            。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文章,完成下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 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 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 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我”听到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请用原文回答并指出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

(2)“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对阿长的评价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4)结尾一句是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

2、现代文阅读。

家徽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这图案对于本地油漆名匠的我们家极不相宜,到了我进省美术学院学习后,简直不能容忍这粗劣的艺术造型的存在,并且还堂而皇之作为家徽的图案。

      ②这天我调好一桶荸荠色油漆,决心要将门板油漆一新,再在上面重新勾画出新的家徽,就在我提着刷子构思着家徽图案时,父亲来了。

      ③“你干什么?”父亲语音甚为沉闷。

      ④“干什么,重新画一个好的家徽呗。”我漫不经心地拿起了刷子。

      ⑤“等等,让我跟你讲讲这条鱼的来历。”父亲深深地吸了口气,点着了烟,我多次企求探讨的家徽的秘密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向我敞开了。

      ⑥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⑦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⑧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⑨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⑩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⑪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⑫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⑬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 , 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修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⑭我放下了油漆刷,久久凝望着这条刀刻的鱼。

(1)给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家          ②笨           ③           ④守       

(2)有关“家徽是一条鱼”的来历,作者为我们叙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写出两件事情即可)

(3)文中“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一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中第⑬段画线句子呼应上文哪一句?请将这一句抄写下来。

(5)文章以“我放下了油漆刷,久久凝望着这条刀刻的鱼。”结尾,意蕴深厚。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6)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7)从家徽的来历中,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请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简要地写出来。

七、作文(共1小题)

1、根据要求作文。

      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啼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情境: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

      在我们记忆深处,很多生活影像也许已经泛黄模糊,然而,那些曾经叩击我们心灵的声音,会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 , 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度初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Ⅱ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