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30小题)
1、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的子链是( )
A . …﹣T﹣A﹣G﹣…
B . …﹣U﹣A﹣G﹣…
C . …﹣T﹣A﹣C﹣…
D . …﹣T﹣U﹣G﹣…
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 . 改变了基因频率
B . 产生了生殖隔离
C . 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D . 出现了新的基因
3、若一对夫妇所生育子女中,性状差异很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
A . 基因突变
B . 基因重组
C . 环境影响
D . 染色体变异
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 . 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 . 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 . 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5、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
B . 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 . 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D . 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
6、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含有这两种物质的混合染色剂对真核细胞进行染色,显微观察可以发现( )
A . 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B . 红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C . 只有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D . 只有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7、创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A . 达尔文
B . 孟德尔
C . 格里菲思
D . 沃森和克里克
8、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低温所起主要作用是( )
A . 抑制纺锤丝的形成
B . 促进纺锤丝的形成
C . 抑制DNA的复制
D . 促进DNA的复制
9、下图所代表的有机小分子的名称是( )
A . 胸腺嘧啶核苷酸
B .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 . 胸腺嘧啶核糖核酸
D .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10、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 . 需要的原料不同
B . 所需酶的种类不同
C . 均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
D . 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
11、雄孔雀开屏是向雌孔雀发出的一种求偶信号,这种信号属于( )
A . 化学信息
B . 物理信息
C . 行为信息
D . 营养信息
12、将细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
A . 脱氧核苷酸
B . 核糖核苷酸
C . 核糖、碱基和磷酸
D . 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13、下列所描述的生物,不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 . 全世界的蓝鲸
B . 珠江里的肉食性生物
C . 一个菜园里的白粉蝶
D . 一个湿地公园的白鹭
14、下列关于DNA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B . 能自我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C . 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信息
D . 它的任何一个碱基改变,都会引起子代性状的变化
1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 种群内的个体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C . 一个池塘内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D . 一个树林里的全部马尾松是一个种群
16、一种植物只开红花,但在红花中偶然出现了一朵白花,若将白花种子种下去,它的后代都开白花,其原因是( )
A . 自然杂交
B . 基因突变
C . 基因重组
D . 染色体变异
17、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
A . 突变决定的
B . 可遗传变异决定的
C . 自然选择决定的
D . 隔离决定的
18、自然选择学说能够正确地解释( )
A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B . 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C . 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和生长现象
D . 生物具有应激性且能生殖和发育
19、某人不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是( )
A . 祖父→父亲→弟弟
B . 祖母→父亲→弟弟
C . 外祖父→母亲→弟弟
D . 外祖母→母亲→弟弟
20、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
A . 生物进化的原因
B . 生物不定向变异的原因
C . 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 . 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21、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 . 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 . 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 . 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22、金钱豹会用尿液划出自己的领域范围,以此来警告同类.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 )
A . 物理信息
B . 化学信息
C . 行为信息
D . 营养信息
23、某一双链DNA分子含有800个碱基对,其中含A 6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了数次后,消耗环境中含G的脱氧核苷酸6200个,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 )
A . 7次
B . 6次
C . 5次
D . 4次
24、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其子女中患者出现的百分比是( )
A . 50%
B . 25%
C . 75%
D . 100%
25、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其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是( )
A . 12.5%
B . 25%
C . 50%
D . 75%
26、噬菌体的DNA复制的场所是在( )
A . 细菌的核糖体内
B . 噬菌体的衣壳
C . 细菌内
D . 人的细胞内
27、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两条子链( )
A . 是DNA母链的片段
B . 与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 . 与DNA母链相比,一定有所变化
D . 与DNA的两条母链分别相同
28、下列对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基因是DNA分子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碱基排列顺序
B . 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
C . 基因是DNA分子上特定的片段
D . 它的化学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29、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场所依次是( )
A . 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B . 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
C . 细胞核、细胞核、高尔基体
D . 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
30、密码子存在于( )
A . DNA
B . mRNA
C . tRNA
D . 核糖体
二、解答题 (共4小题)
1、如图表示DNA分子的部分片段.据图回答:
(1)按要求写出名称:1 ;2 ;8 .4、5、6构成的结构名称是 .
(2)已知甲链中A:C:T:G=1:2:3:4,以甲链为模板复制合成的子链中该比例为 ,该复制过程发生在 时期.
2、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不同岛屿上发现了13种地雀,其大小形态、食性、栖息环境各不相同,并且它们之间互不交配.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是由来自南美大陆的同一物种进化而来的.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地雀迁来后,分布于不同岛屿,不同的种群出现不同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经过长期的 ,使得不同的种群 频率朝着不同方向发展.
(2)由于岛上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 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所差异,使得这些种群 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产生了 隔离.
(3)这一事实说明: 隔离会导致 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 .
3、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 、 和 .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 期.
(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 .
(6)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述): .
4、如图为遗传学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是 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
(2)依据上面图解的实验,可以作出 的假设.
(3)为验证上面的假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在该实验中加入DNA酶,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 ,为此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