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

1、关于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 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定很大 C . 加速度为﹣2m/s2 , 物体速度减小 D . 加速度增大速度就增大
2、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力一定要比合力小 B . 大小均等于F的两个力,其合力的大小不可能等于F C . 一个10N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大小都为500N的分力 D . 已知合力为F和分力的方向,分解时有两组解
3、在如图所示的四张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相连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A,B,D B . 图中的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A,C,D C . 图中的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B,C,D D . 图中的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 A,B,D
4、

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一时间(t)图象和速度(v)一时间(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在t1时刻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 B . 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 . 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 D . 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5、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的汽车,头一秒内通过0.4m路程,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第1s末的速度为0.8m/s B . 加速度为0.8m/s2 C . 第3s内通过的路程为2m D . 前2s内通过的路程为1.2m
6、

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木块可能受二个力作用 B . 木块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 木块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D . 木块的合力会随推力F的增大而增大
7、如图所示,将一个重物用两根等长的细绳OA、OB悬挂在半圆形的架子上,OB与OC的角30°,B点固定不动,悬点A由位置C向位置D移动,在这个过程中,OA绳上拉力大小TA , OB绳上拉力大小TB , 的变化情况是(   )

A . TA先增大后减小,TB一直增大 B . TA先增大后减小,TB一直减小 C . TA先减小后增大,TB一直增大 D . TA先减小后增大,TB一直减小
8、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 B . 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 C . 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 D . 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增大

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 B .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 . 静止的物体只能受到静摩擦力 D . 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的相互作用
2、人站在20m的平台边缘,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石子,则抛出后石子通过距抛出点15m处的时间可能有(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

A . 1s B . 1.5s C . +2)s D . ﹣2)s
3、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 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 . 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C . 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D . 若斜面体的倾角为θ适当减小,A,B,C仍处于静止状态.则绳子对B的拉力仍不变
4、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 和△OQT 的面积分别为s1 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 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 s0=s1 , 两车恰好相遇1次 B . 若 s0<s1 , 两车相遇2次 C . 若s0=s1+s2 , 两车最小距离为S2 D . 若s0<s1+s2 , 两车 不会相遇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用弹簧测力计寻找合力与分力等效替代的实验过程中,

(1)先通过细绳用两个测力计拉橡皮条,使其结点拉到某一位置,记录:结点位置O、两弹簧秤读数大小和      ;然后改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使其结点拉到      后,再记录下该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方向.

(2)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分别得到的两幅图,其中F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幅图是符合实验事实的?      (填“甲”或“乙”)

2、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时点,相邻两个计时点的时间间隔为T=0.02s.经过测量得:d1=0.72em,d2=1.60cm,d3=2.64cm,d4=3.84em,d5=5.20em,d6=6.72cm.

(1)本实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应该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1)
A . 直流6V B . 交流6V C . 交流220V D . 直流220V
(2)通过测量的数据计算F点对应的速度大小为VF=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计算加速度a的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的实验数据的字母表示)

四、计算题(共4小题)

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 求

(1)汽车在3s 末的速度大小;

(2)汽车在8s末的位移大小.

2、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37°,一质量为m=7kg的木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sin37°=0.6cos37°=0.8,g=10m/s2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木块上,使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此恒力F的大小.

3、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0~10s内,汽车先以加速度a1=2m/s2做匀加速运动,2s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6s时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0s时恰好停止.求:

(1)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10s内汽车运行的位移.

(3)在满足(1)、(2)问的加速度和位移的条件下、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时间.

4、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为40N的物体,受到F1=13N和F2=6N的水平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F1与F2的方向相反.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的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若只撤去F1 ,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只撤去F2 ,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