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流行性感冒传播的途径是(    )

A . 水传播 B . 饮食传播 C . 空气传播 D . 接触传播
2、在一次体检时,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方式分别是( )

A .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B .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 . 抗体、特异性免疫 D . 抗原、特异性免疫
3、下列措施既能保护易感人群,又属于计划免疫的一项是( )。

A . 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从而获得较强的免疫力。 B . 在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给正常人服用中草药进行预防。 C . 给未患过麻疹病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以预防麻疹病。 D . 对麻疹病患者及早地进行药物治疗。
4、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错是(    )

A . 证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 B . 可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 C . 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D . 能短时间内大量的、快速的繁殖植物
5、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成功传粉后,花的各部分结构逐渐凋落,子房则继续发育,形成种子 B . 蝗虫的发育与家蚕的发育相似,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 . 蛙的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属于变态发育 D . 鸟卵产出后,即停止发育是因为外界养料不足
6、列有关性状和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能够遗传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 . 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 C . 人的身高和体重是一对相对性 D . 父亲的基因遗传给儿子,母亲的基因遗传给女儿
7、下列变异不能遗传的是(    )

A . 化学药剂处理甜菜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增加,含糖量增加 B . 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后代长成了“小花生” C . 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后代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 D . 普通甜椒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了“太空椒”
8、下面是李奶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请你运用所学的关于生物应用技术的知识分析判断,其中做法错误的是(    )

A . 将苹果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保存 B . 利用酵母菌酿制糯米酒 C . 将竹笋晒干后抽真空袋装保存 D .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9、夏天人们常把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里冷藏,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抑制细菌繁殖 B . 不让营养流失 C . 防止水分蒸发 D . 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10、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主要原因是(    )

A . 空气中没有细菌和真菌 B . 细菌和真菌都是对人类有益的,不会使肉腐烂 C . 腌肉含盐浓度高,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D . 腌肉不含有机物,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11、人们用甘蔗渣、玉米渣生产酒精作为新生物能源,这项技术属于(    )

A . 发酵工程 B . 酶工程 C . 基因工程 D . 细胞工程
12、我国已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改变花色矮牵牛花、抗病毒甜椒、抗虫水稻等转基因植物,以及防治禽流感等基因工程疫苗等产品,但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对于转基因作物人们不敢大力推广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 人民怀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B . 转基因生物是否对生物的多样性构成潜在风险和威胁,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 转基因食品营养价值不太高 D . 转基因是否会产生毒蛋白或过敏蛋白
13、下列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 夜盲症 B . 艾滋病 C . 糖尿病 D . 色盲
14、下列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传染源就是传染病的病原体 B . 易感人群就是已经感染了某种传染病的人 C . 病原体可能通过空气传播 D . 传染病要流行起来,三个环节有两个即可
15、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出疹性疾病.多发生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下列关于防控手足口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手足口病可防、可控,但不可治.因此,做好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②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消毒,这样做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③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易感者;

④学校做好晨检,发现疑似病人,做到早报告、早诊治、早隔离,这样做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⑤人类对手足口病有特异性免疫,因此,患过本病后没必要采取防控措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⑤
16、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 . 癌症 B . 糖尿病 C . 心血管疾病 D . 以上都是
17、降低癌症发病率的主要措施是(    )

A . 治疗 B . 预防 C . 接种疫苗 D . 暂时不用理会,等有病了再治疗
18、治疗癌症的新疗法是(    )

A . 外科疗法 B . 化学疗法 C . 放射疗法 D . 基因疗法
19、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预防癌症的措施是(    )

A . 减少环境中的致癌因子 B . 尽量减少接触致癌因子 C . 尽量少吃腌制食品和油炸食品 D . 少吃糖和盐
20、艾滋病致死率极高,而且具有传染性,但我们也不能因此歧视艾滋病患者.“红丝带”行动告诉我们,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被传染(    )

①交谈②共餐③握手④共用注射器⑤拥抱⑥共用牙具⑦一起学习.

A . ①②③⑤⑦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③⑤⑥⑦ D . ①②③⑤⑥
2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是(    )

A . 洁身自好和避免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预防艾滋病 B . 对肝炎患者划分专门的活动区域并进行及时治疗 C . 地震和洪灾发生后,在灾区及时喷洒消毒液 D . 养成室内通风和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22、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没有抗原的刺激,人体也能产生抗体 B . 接种乙肝疫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C . 抗体是人体吞噬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D . 一种抗体可以针对多种抗原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
23、近年来因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不断攀升,驾驶员酒后驾车易发生重大车祸的主要原因是过量饮酒导致(    )

A . 肝脏负担加重 B . 慢性酒精中毒 C . 心脏血管受损 D . 中枢神经系统受抑
24、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下列有关毒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吸毒损害人体的神经、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 B . 毒品对人体有害,青少年只能吸食少量 C . 吸毒极易成瘾,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D . 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
25、下列各项中,哪一项疾病可能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   )

A . 高血压、冠心病 B . 流感、沙眼 C . 疟疾、肺结核 D . 色盲、血友病
26、下列关于用药的常识和急救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

A . 抢救因煤气中毒停止呼吸的病人,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B . 即使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也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C . 遇到有人晕倒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D . 为预防流行性感冒,每天服用抗生素
27、医用纱布在家庭药箱中属于(    )

A . 医用器具 B . 外用药 C . 内服药 D . 特殊药
28、某人到药店购买某种药品,营业员却因其手续不全拒售.你认为其欲购药品属于(   )

A . 处方药 B . 非处方药 C . 外用药 D . 内服药
29、小王由于工作关系经常跟一些特殊人群打交道,几年下来,小王养成了“勤洗手”的习惯.有时候为了把手“洗干净”,他甚至会一连洗上一个多小时.下面对于小王健康状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小王的生理不健康 B . 小王的心理不健康 C . 小王的社会关系不健康 D . 小王是个完全健康的人
30、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下列急救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 . 对溺水而突然停止呼吸的人,可采用口对口吹气法进行急救 B . 将煤气中毒的人,转移到通风的地方进行抢救 C . 遇到意外伤害需医疗救护时,尽快拨打114 D . 擦破皮肤时,可消毒出血部位后贴上创可贴

二、分析作答(共4小题)

1、抗生素是我国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药物.2015年4月14日,复旦大学对江苏、浙江、上海1000多名在校儿童尿液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近6成儿童检出尿液中含有抗生素.食品、药品应是主要途径之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特异体质的人还会产生过敏反应导致休克;另外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使其抗药性增强.“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1)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种,购买时通过看说明书的专用标识可进行确定.非处方药的标识是      

(2)特异体质的人能识别出抗生素为“非己”成分,作为      进行排斥和抵抗.

(3)抗生素不能杀死具有抗药性的细菌,这些细菌存留下来,并将这种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由此看出,细菌耐药性增强也是长期      的结果.

2、下面是阿司匹林的使用说明书,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

[药品名称]通用名:阿司匹林泡腾片.

[成    分]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阿司匹林0.5g.

[作用类别]本品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

[适应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及关节痛等.

[用法用量]温开水溶解后口服.成人一次1片,若发热或疼痛持续不缓解,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片.

[禁    忌]

①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屏障,并可由乳汁分泌,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②哮喘、鼻息肉综合症、对阿司匹林及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③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的患者禁用.

④服用本品期间禁止饮酒.

[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应与含有本品的同类制剂及其他解热镇痛药合用.

[贮    藏]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2年

[批准文号]苏卫药准字(1985)第343401号

(1)该药品是      (中药、西药).

(2)该药品的保存要求是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命题正确的画“√”,否则画“×”)

①该药品为处方药药品.      

②哺乳期的妇女如果发热,不可以服用本品.      

③在服药期间禁止饮酒.      

(4)某人2014年1月因为发热,购买了上述药品(2013年2月生产).但还没有把药全部用完,病就好了.当他下次再发热时(2015年4月),还可以接着服用上次没用完的药吗?        .为什么?      

3、

据图回答:图1是皮肤保护作用,图2是纤毛清扫作用,图3是溶菌酶的作用,图4是吞噬细胞的作用

(1)图3、图4是属于人体的      道防线.

(2)图1、图2属于人体的      道防线.与此免疫是属于同一道防线的是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呼吸道粘膜分泌粘液,杀死病原体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3)上述两道防线是出生来就有的,称      免疫.

4、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已达100万,艾滋病感染人数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1999﹣2002年我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感染人数统计如表:

(单位:人)

传播途径

1990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性传播

332

419

530

663

血液传播

2894

3575

4436

5137

母婴传播

9

10

19

22

不  详

1011

1197

1343

1631

材料二:美国流行病学家曾对癌症的病因进行过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当的饮食和吸烟的致癌比例分别高达35%和30%,病毒感染占10%~15%,环境污染占7%~8%,饮酒占3%~5%,其他占7%.据统计,目前我国恶性肿瘤(俗称“癌”)占死亡人数的百分率由1957年的5.17%上升到2009年的27.0%,在因病死亡的总死亡率中,癌症居第二位.

某些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容易导致细胞癌变.发霉的、熏制的食品,烤焦的以及高脂肪的食品都含有较多的致癌因子.当然,也有许多食物中含有抑制癌变的物质,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癌症的发生与心理状态也有一定的关系.性格过于孤僻,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不乐于与人交流等,也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这些病原体的结构特点是      

(2)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应该选择哪些健康的生活方式?      (任意写出两条即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