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1重力 弹力】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
B . 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C .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各处所受重力大小不一定相同
D .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 . 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
C . 地球上任何位置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
D .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当地的水平面向下
3、如图所示,一只小鸟站在一水平放置的木板上,有关小鸟和木板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小鸟站在木板上时,木板受到的重力增大
B . 当小鸟站在木板右侧时,木板的重心右移
C . 木板在小鸟的压力下发生了形变
D . 小鸟对木板的压力就是小鸟受到的重力
4、利用弹簧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将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梁上,如图所示,弹簧下端不挂物体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x0 , 将质量为m的待测物体挂在弹簧下端,如图所示,待物体静止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x1 , 测量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弹簧劲度系数为k可表示为( )
A .
B .
C .
D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 . 只有体积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C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不是同一性质的力
D . 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就大
6、下列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B . 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C . 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D . 用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7、有一根劲度系数为200N/m的弹簧,长度是15cm,在其下面挂上重物后长度变成了18cm,则该重物的质量是( )(g取10N/kg)
A . 0.5kg
B . 0.6kg
C . 0.7kg
D . 0.8kg
8、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逻辑推理相结合,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下列属于理想实验的是( )
A .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
B . 伽利略设想的对接光滑斜面实验
C .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
D . 悬挂法确定薄片状物体重心的实验
9、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平衡时物体在a位置.现用力将物体向下拉长x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
A . kx
B . mg+kx
C . mg﹣kx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如图所示为弹簧测力计,指针指在
刻度时,构成测力计的弹簧的总长度为
;指针指在
刻度时,构成测力计的弹簧的总长度为
,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
B .
C .
D .




11、如图甲、乙所示,这两个实验装置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的是( )
A . 极限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理想化模型
D . 放大法
12、为测量一弹簧的劲度系数,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该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 50N/m
B .
C . 100N/m
D . 200N/m

13、如图,建筑工人为检查墙砌得是否符合要求,通常拿起半块砖头拴在细线的一端并挂在墙角来进行。这是利用了( )
A . 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上
B .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C .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 .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
A . 总是与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方向垂直
B . 总是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C . 总是与物体受到的弹力方向相反
D . 总是竖直向下
2、研究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图所示的F- L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的原长为9.0cm
B . 弹簧的原长为3.0cm
C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N/m
D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在“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选取了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分别进行研究。在实验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根据实验数据,他在同一个坐标系内作出了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图像,如图所示。甲、乙两根弹簧的原长分别用l甲和l乙表示,则l甲l乙(选填“>”“<”或“=”);若用甲、乙两根弹簧制成弹簧测力计测量同一个力,用(选填“甲”或“乙”)弹簧制作的弹簧测力计形变量更大。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的关系图线,则:
(1)弹簧的原长为cm。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3)弹簧伸长15cm时(未超过弹性限度),弹力的大小为N。
2、某同学在参考书中看到,如果将弹簧剪断后,每一段的劲度系数与原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他分别对剪断前后的弹簧的弹力F与伸长量Δx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在实验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图是某同学由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的图像,请你根据图线判断。
(1)弹簧未剪断前的图线是(选填“a”或“b”)。
(2)弹簧剪断前的劲度系数k1与剪断后的劲度系数k2的大小关系为k1=k2.
3、小胡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测量弹簧原长时为了方便,他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
,然后把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6个完全相同的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的下端,如图甲所示,测出每次弹簧对应的伸长量x,得到弹簧的伸长量x与钩码质量m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
)。


(1)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

(2)由于测量弹簧原长时没有考虑弹簧自重,使得到的图像不过坐标原点O,这样测得的劲度系数K(“偏大”“偏小”或者“不变”)。
(3)该同学用这根弹簧和一把刻度尺做了一个简易的弹簧秤,用来测量木块A和长木板B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首先,他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弹簧的上端与刻度尺的0刻度平齐,下端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连接物体A,稳定后弹簧的下端与刻度尺的对应位置如图丙,然后把木块A放在水平长木板B上,使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长木板平行,拉动长木板向左运动,当弹簧秤读数稳定后,弹簧的下端与刻度尺的对应位置如图丁所示,则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4、用一根弹簧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和与这根同样的弹簧做成的两弹簧测力计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1)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如图甲。
①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状态。
②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像。由此图像可得该弹簧的原长 cm,劲度系数
N/m。
(2)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操作过程巾,如图在操作过程正确的条件下:
①在白纸上记录的方向代表力的方向,同时从读出的读数代表力的大小。
②某次操作时两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图中所示的位置,则其中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