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2溶解度同步训练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20℃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B . 20℃时,100 g溶液中含31.6 g硝酸钾 C . 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 . 20℃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2、

小琪往下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

A . 食盐 B . 硝酸铵 C . 生石灰 D . 氢氧化钠固体
3、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 . M点表示在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 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 在t℃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45g
4、

某小组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右图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 B . 图Ⅰ: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 C . 图Ⅱ: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D . 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
5、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

A . 过滤 B . 蒸发 C . 蒸馏 D . 结晶
6、

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小 D . t2℃时,甲、乙两物质各20g可分别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
7、在密闭、隔热的条件下,向装有水的保温瓶胆中加入某种物质,溶液温度下降,则这种物质可能是(     )

A . 生石灰 B . 氢氧化钠 C . 食盐 D . 硝酸铵
8、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 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C . 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 .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9、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过一段时间又回到持平的一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A . 食盐和水 B . 锌和硫酸 C . 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D . 硝酸铵和水
1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③⑤ D . ①②⑤
1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不会发生明显改变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氢氧化钠 C . 氯化钠  D . 硝酸铵
12、下列不易加快冰糖溶解的方法是(  )


A . 加水 B . 加热 C . 搅拌 D . 把冰糖粉碎
13、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 C .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 D . 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14、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的因素很多,当我们研究蔗糖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时,需控制的影响因素有(  )


A . 水量的多少 B . 温度的高低 C . 是否搅拌 D . 以上全部
1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 t2℃时A,B,C的溶解度大小为A=B>C C . t2℃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C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 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

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

请回答:

(1)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      

(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       (选填序号).

A.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   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2、

右图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① t3℃时,X、Y、Z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② t3℃时,将等质量的X、Y、Z溶于水,都刚好形成饱和溶液则需加入水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2)分别将X、Y、Z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

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2)将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50℃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4、向水中加入         或        物质后会产生放热现象.

5、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1)60℃时,l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固体       g.

(2)从上述表格信息可知,将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40℃,       (填“会”或“不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现有二瓶无色液体,分别为蒸馏水和饱和的KNO3溶液,分别用二种不同的方法加以鉴别.
2、夏天来临,同学们又可以畅饮汽水了.在购买和贮存玻璃瓶汽水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1)不要在阳光下爆晒;

(2)不要长时间贮藏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在20℃时要配制263.2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多少克?

五、探究题(共1小题)

1、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2)a点的含义是      

(3)t1℃时将A物质4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g.

(4)将t3℃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温到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六、综合题(共1小题)

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P表示      
(2)当温度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3)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的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析出A物质       g(不含结晶水).
(5)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6)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      方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2溶解度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