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1~3 节 随堂练习(中上难度)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4小题)
1、学校开展秋季运动会,同学们创造出许多优异的成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小勇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3.2s,“13.2s”指的是时刻
B . 小海在百米赛跑中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8m/s,“8m/s”指的是瞬时速度
C . 小英进行800m跑比赛,“800m”指的是运动员的位移
D . 小华获得跳高冠军,分析小华跳高的技术动作时,可以将他视为质点
2、杭州地铁6号线于2020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停靠车站36个,线路全长58.8km,每日首班车6点02分发车,发车间隔4分30秒,最高时速可达10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6点02分”、“4分30秒”均指时间间隔
B . 100km/h是指平均速度
C . 考察地铁从起点站到终点站的时长,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
D . 地铁从起点到终点经过的总位移为58.8km
3、如图所示是由西北工业大学专家团队领衔设计的一款仿生无人机。该无人机能够模仿信鸽百分之九十的动作,可以与真正的信鸽相伴而飞,速度可达
,最大航程15公里,它可以混在真正的鸟类中飞入军事禁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研究无人机空中动作时,不可以把无人机看做质点
B . 无人机最大航程15公里是指位移的大小
C .
是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D . 无人机无动力滑翔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4、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国科技大学的“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如图所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1,1)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4,2),然后又由点(4,2)沿直线运动到点(2,5),然后又由点(2,5)沿直线运动到点(6,6),然后又由点(6,6)沿直线运动到点(2,2)。该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
s,则( )

A .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 .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
m
C . 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D .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1.5m/s

二、多选题(共7小题)
1、如图所示,下图为大型游乐设施跳楼机,右图为其结构简图。跳楼机由静止从a自由下落到b, 再从 b匀减速下落到c停下。已知跳楼机和游客的总质量为m,ab高度差为2h,bc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 从a到b,游客只受自身重力作用
B . 从a到b,与从b到c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1
C . 从b到c,游客只受自身重力作用
D . 从b到c,其中一位游客相对于身旁的同伴是运动的
2、南北走向的一长直公路经过某广场的中心,如果以广场中心为原点,规定向北为正方向,作出的坐标轴(x轴)如图所示.坐标轴上有两点A和B,A的坐标为xA=4 m,B的坐标为xB=–2 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4 m处
B . A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4 m处
C . B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2 m处
D . B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2 m处
3、甲、乙、丙三部电梯,甲中乘客看到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到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到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部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 .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B . 甲向下,乙向上,丙不动
C . 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D . 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4、9月25日,由进山中学学生全程参与研制的科普卫星八一03星“太原号”出征,送往卫星发射基地。按计划将于11月6日11时23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被送入预定轨道。届时,进山中学学生们录制的祝福声音也一同升空,并在太空播放。已知“太原号”绕地球飞行一周时间为90分钟,则( )
A . “11时23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间隔
B . “太原号”绕地球一周,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 . “太原号”绕地球一周位移为0,但它的速率时刻都不为0
D . 地面控制中心在对“太原号”进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5、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
C .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
D .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为零
6、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
B .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 . 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率都相同
D . 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7、如图所示,为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的情景。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在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在向东运动。站台上的人看到A、B、C三列火车的运动情况是( )
A . B车一定向西运动
B . C车不可能向东运动
C . C车一定向西运动
D . A车一定向西运动,且比B车的速度大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我国将“高分四号”卫星成功发射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卫星轨迹是以O为圆心、半径等于R的圆周。P、Q为轨迹上两点,且OP⊥OQ。卫星从P运动到Q过程中,路程为,位移大小为
2、一质点绕半径为
的圆圈运动了一周,如图所示,则其位移大小为m,路程是
。若质点运动了
周,则其位移大小为m,路程是m(
取3.14,
)





3、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是很危险的,为防止汽车超速,高速公路上都装有测量汽车速度的装置,下面是某同学在实验室模拟高速公路测速的装置,图甲为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接收,从小盒子B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
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披脉冲,因乙是得到的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
图像。其中
、
、
、
、
均为已知量。则超声波的速度为,物体的速度为。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
1.00 s 第一次 听到回声,又经过 0.50 s 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 340 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
2、某学校教室、寝室、食堂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放学后甲同学直接去食堂吃饭,用了2 min到食堂,乙同学先去寝室拿东西然后立即赶到食堂,结果用了4 min.求甲、乙各自运动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又以30m/s的速度从乙地运动到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汽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4、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单向行驶,开始以54km/h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
,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
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72km/h,则速度v是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