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同步训练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 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 .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 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C .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

如图所示,是小伟同学设计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两个小实验,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对这两个实验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 . 实验1说明了石蕊遇酸变红 B . 实验2为对照实验,说明H2O不使石蕊变红 C . 实验2可为验证实验,说明CO2与H2O发生了反应,而且生成一种酸 D . 这两个实验还存在不足:不能说明CO2能否使石蕊变红
3、“厨房化学”可理解为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对化学进行学习和探讨活动。下列实验不能在“厨房化学”中完成的是(   )

A . 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B . 蛋壳能否溶于酸 C . 鉴别食盐和纯碱 D . 检验自来水是否含氯离子
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5、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 .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 . 能与稀硫酸反应 D .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6、将一定量的水加入下列物质中,充分振荡后再滴入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 . NaCl B . CO2 C . CaO D . Cu(OH)2
7、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 , 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 .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 . 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 . 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8、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A . 能与指示剂作用 B . 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C . 能解离出H+ D . 都含有氢元素
9、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 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过吸管不断吹入人体呼出的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潮湿 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气体,试液变红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0、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         (  )

A . 显酸性 B . 显碱性 C . 显中性 D . 无法确定
1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    (   )                                    

 

A . 肥皂水 B . 食盐水 C . 白醋 D . 石灰水
12、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

A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B . 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C .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D . 除去铁丝上的铁锈
13、分别向NaOH、KOH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均变成红色,仅由此实验推测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粒子,其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不是K+ B . 可能是H2O C . 可能是OH D . 一定是OH
14、某同学在做氢氧化钠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滴加酚酞,发现溶液没有呈红色,下列对其原因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 . 酚酞失效 B . 氢氧化钠溶液放置太久,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了 C . 试管中有残余的酸,做实验时,事先没有将其洗净 D . 标签贴错,将氢氧化钠的标签贴在盛氯化钠的试剂瓶上
15、大致测定某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要采取(  )

①石蕊试液 ②酚酞试液 ③石蕊试纸 ④pH试纸.


A . 只有①② B . 只有①②③ C . 只有①④ D . 以上都可以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钾固体的成分(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资料】(1)K2CO3溶液与KOH溶液都呈碱性(2)K2CO3+ Ca(OH)2= Ca CO3↓+2KOH

【对固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KOH;猜想Ⅱ:全部是K2CO3;猜想Ⅲ:是KOH和K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钾已经变质。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该实      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猜想Ⅲ成立。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钾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维生素C(C6H12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取三片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10mL水中,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      性。


(2)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容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三、探究题(共2小题)

1、2014年6月某校环保小组监测到一个造纸厂仍在向淮河排放无色碱性污水.请你根据碱的两条不同性质,设计两个实验来证明.
(1)方案⑴:      

(2)方案⑵:       

2、程明和王刚不小心将纯碱洒到白醋(其有效成分为醋酸,可用HAc表示)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这使他们对醋酸产生了新认识:醋酸像盐酸一样,能与纯碱反应;此外,他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还检索到以下信息:

①醋酸与盐酸都具有较强挥发性;

②醋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且其钠盐(NaAc)受热不易分解;

③盐酸与纯碱的反应分以下两步进行:

I.Na2CO3+HCl═NaHCO3+NaCl;Ⅱ.NaHCO3+HCl═NaCl+H2O+CO2

试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2)根据信息①可知醋酸应置于阴凉处      保存;

(3)试写出醋酸与纯碱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他们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醋酸到不再产生气泡后,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获得了少量白色固体.王刚认为这就是纯净的NaAc,而程明则认为里面含有HAc.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理由是:      

四、填空题(共5小题)

1、

  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液体、气体、固体,气球套在试管口且保证密封性能良好。

(1)若A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为空气,将固体C倒入试管中产生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液体A,固体C可能是什么物质?请给出两种不同组合(C为不同类别物质),组合一:       ,化学方程式       ;组合二:       ,化学方程式       。
(2)若 A是水,将气球中的固体C倒入试管中,气球很快被吸入试管中,气体B是       固体C是       。

2、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工: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 现象b为       , 则猜想Ⅱ成立。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把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会发生两个主要的化学反应:

①铁锈和盐酸反应:      

②铁和盐酸反应:      

4、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a.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b.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      色;

c.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d.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      (填序号).

5、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常用于电镀工业和制造电池,硫酸镍溶液显绿色,氢氧化镍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在这些化合物中镍元素都显+2价.

(1)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       .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预测反应现象:       .

五、解答题(共1小题)

1、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