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十二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一叠共计54张的扑克牌,每一张的质量均为m . 用一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压第1 张牌,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动手指,确保手指与第1 张牌之间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手指与第l 张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牌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第54 张牌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且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l 张和第2张牌一定保持相对静止 B . 第54 张牌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向右 C . 第2 张牌到第53 张牌之间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D . 第2 张牌到第53 张牌之间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2、如图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B(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即F=kt,其中k为已知常数.若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且A、B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图中可以定性地描述长木板B运动的v﹣t图象的是(  )

A . B . C . D .
3、如图所示,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放一个光滑小球m.劈形物体由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

A . 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 . 竖直向下的直线 C . 无规则的曲线 D . 抛物线
4、如图所示,一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悬挂和拴住一只铁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水和铁球.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以小车为参考系)( )

A . 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 B . 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 C . 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左 D . 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右
5、高铁是中国“新四大发明之ー,有一段视频,几年前一位乘坐京泸高铁的外国人,在最高时速300公里行驶的列车窗台上,放了一枚直立的硬币,如图所示,在列车行驶的过程中,硬币始终直立在列车窗台上,直到列车横向变道进站的时候,硬币才倒掉。这一视频证明了中国高铁的极好的稳定性。关于这枚硬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硬币直立过程可能受到与列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B . 硬币直立过程一定只受重力和支持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C . 硬币倒掉是因为受到风吹的原因 D . 列车加速或减速行驶时,硬币都可能受到与列车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作用
6、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C . 在多个力作用下做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的一个力,其运动速度一定减小 D .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7、2019年7月9日,在沈阳进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来自上海的王雪毅以1米86的成绩获得女子跳高冠军。若不计空气阻力,对于跳高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王雪毅起跳时地面对她的弹力大于她对地面的压力 B . 王雪毅起跳后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C . 王雪毅跃杆后在空中下降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 . 王雪毅落到软垫后一直做减速运动
8、在某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 B . 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C . 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D . 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
9、起重机通过一绳子将货物向上吊起的过程中(忽略绳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货物对绳子的拉力大小 C . 无论货物怎么上升,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总大于货物的重力大小 D . 若绳子质量不能忽略且货物匀速上升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大小一定大于货物的重力
10、在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 .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B .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C . 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D .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11、关于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B . 轻杆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的方向 C . 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的性质决定 D .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其所受的作用力一定是共点力
12、爱因斯坦在评价伽利略所取得的成就时认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主要是基于伽利略(   )
A . 定义了“惯性”和“力”的概念 B . 通过实验推翻了“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的错误观点 C . 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D . 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发展了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13、火箭点火发射的某一瞬间,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火箭受重力、空气的推力、空气阻力作用 B . 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C . 发动机喷出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等于火箭所受的重力 D . 发动机喷出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等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
14、如图所示为小孩从 时刻起逐渐增加推力推动箱子过程中三个时刻( )的漫画。据此,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桌面对箱子的支持力与箱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 . 时刻,箱子没有被推动,但是推力变大了,箱子所受的合外力也变大了 C . 时刻,箱子被推动,是因为人对箱子的推力大于箱子对人的弹力 D . 三个时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15、跳高运动员由地面起跳,则(   )
A .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 .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D .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到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惯性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D . 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17、如图一只小鸟落在了树枝上,树枝发生了弯曲,小鸟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树枝发生了弯曲,是因为小鸟对树枝的压力大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 B . 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由树枝发生形变产生的 C . 树枝对小鸟弹力的方向斜向上偏右 D . 小鸟起飞瞬间,翅膀对空气的作用力大于空气对翅膀的作用力
18、如图所示,匀速行驶的洒水车在不断洒水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洒水车(含车内的水)的惯性不变 B . 洒水车(含车内的水)的惯性变大 C . 以洒水车为参考系,树木静止不动 D . 以洒水车为参考系,树木匀速运动
19、2018年3月14日,2018世界室内拔河锦标赛在徐州奥体中心落下帷幕。中国国家队在这次比赛中斩获了 级混合组、 级女子组两枚金牌,创造了参加拔河世锦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如图所示,比赛中甲、乙两队出现了僵持——两队都静止不动,此时( )

A . 甲队对绳的拉力与乙队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甲队对绳的拉力与乙队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绳对甲队的拉力与绳对乙队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绳对甲队的拉力与绳对乙队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0、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开启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火箭在运送空间站入空的发射过程中,在向上加速的阶段,关于火箭与空间站之间的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 火箭给空间站的力等于空间站给火箭的力 B . 火箭给空间站的力大于空间站给火箭的力 C . 火箭给空间站的力等于空间站的重力 D . 空间站给火箭的力等于空间站的重力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一根通电直导线被水平悬挂在磁铁中心的正上方处,保持导线跟磁铁垂直.导线中通有如图中所示电流,磁铁保持静止状态.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磁铁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B . 磁铁不受摩擦力作用 C .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D .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2、一个大人跟一个小孩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 . 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 . 地面对大人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比地面对小孩的最大静摩擦力大 C . 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等 D . 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小
3、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效果,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 . 斜面实验“减小”了重力的作用效果,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C .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能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 . 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4、小轩很喜欢爸爸新买的数码照相机,在旅途中用它拍下了火车内桌面上塑料杯不同瞬间的状态,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640511573

A . 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 B . 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 C . 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 D . 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进行探究实验,其实验装置及原理图分别如甲、乙所示.

该装置中,A、B为力传感器,研究对象是质量m=310g的金属圆柱体G,将G放在A、B的两探头之间,两探头受到压力的数据,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传输给计算机,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圆柱体的质量:310g

 θ/°

 0

30

45

60

90

 FA/N

 0.00

1.49

2.12

2.59

3.02

 FB/N

 3.01

 2.61

 2.13

 1.50

 0.00

(1)观察、分析数据表1,可得出:金属圆柱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A随斜面倾角θ的增大而      ,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FB随斜面倾角θ的增大而      

(2)某同学发现两传感器的读数并不是与角度的变化成正比,他猜想圆柱体所受重力及其分力间满足某个函数关系,并根据该函数关系计算两探头受到压力的理论值如表2所示(g取9.8m/s2

表2           圆柱体的质量:310g

 θ/°

 0

30

45

60

90

 FA/N

 0.00

1.52

2.15

2.63

3.04

 FB/N

 3.04

 2.63

 2.15

 1.52

 0.00

该同学猜测的函数关系式应当分别为:FA=      ,FB=      (用金属圆柱体质量m、重力加速度g、斜面倾角θ表示)

(3)在实验中无论是分析“表1”还是“表2”的数据时,都认为传感器的读数都等于相应的圆柱体重力的分力,其物理学依据是(乙沿斜面方向为例);因为A传感器的读数等于A传感器所受的压力,根据      此压力大小等于圆柱体沿斜面方向所受的支持力,而根据      此支持力大小等于圆柱体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4)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可采取的办法是      (写出一个即可)

2、很多人都认为“力越小速度就越小”,为了检验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方案: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木块后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前端通过定滑轮与不可伸长的细线相连接,细线上不等间距地挂了五个钩码,其中第四个钩码与第五个钩码之间的距离最大。起初木块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第五个钩码到地面的距离小于木块到定滑轮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接通打点计时器,木块在钩码的牵引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所有钩码落地后,木块会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图乙是实验得到的第一个钩码落地后的一段纸带,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9.8m/s2

(1)根据纸带上提供的数据,可以判断第五个钩码落地时可能出现在纸带中的段(用D1 , D2 , …,D15字母区间表示);第四个钩码落地后至第五个钩码落地前木块在做运动。
(2)根据纸带上提供的数据,还可以计算出第五个钩码落地后木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根据纸带上提供的数据,分析可知“力越小速度就越小”的观点是的。(填“正确”或“错误”)
3、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图片_x0020_1500275784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写序号即可)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如图,质量为1.0Kg的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力F=8.0N的力作用,沿斜面以4m/s的速度向上作匀速运动。已知θ=37°,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将力F增大为10N,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方向如何?
(3)力增大后,经时间0.5s,速度将变为多大?(sin37°=0.6,  cos37°=0.8,g=10m/s2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十二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