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

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滑块A放在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 ,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对于该解,下列分析哪一项的分析是错误的( )

A . 当m>>M时,该解给出 , 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 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 . 当θ=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 . 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2、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 .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 .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 .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 .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3、

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A位置开始计时,连续相等时间t内记录到小球位置如图,d1、d2、d3分别为位置B、C、D到A的距离.则(   )

A . (d3﹣d2)=(d2﹣d1 B . 小球在B时的速度为 C . 小球在C时的速度为 D .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
4、物体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这种阻力与物体的大小、形状和速度等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因此从空中下落的陨石、雨点或降落伞,只要高度足够,最终都将做匀速运动,这个速度叫收尾速度.下图(速度向下为正)能正确反映这种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5、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到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的松紧,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响声时后一滴水恰离开水龙头,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声速为340m/s,则(不计水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

A . 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m B . 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34m C .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D .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6、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 , 然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则物体的( )
A . vm可为许多值,与al、a2的大小有关 B . vm可为许多值,与al、a2的大小无关 C . al、a2必须满足 D . al、a2必须是一定的
7、下列研究中运动员可以视为质点的是(   )
A . 研究跳水运动员的转体动作 B . 研究体操运动员的空翻动作 C . 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表演动作 D . 研究长跑运动员5000m比赛的成绩
8、甲、乙、丙三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先加速后减速,乙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个路标时速度又是相同的,则( )
A . 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 . 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际 C . 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交通信号“绿波”控制系统一般被称为“绿波带”,它是根据车辆运行情况对各路口红绿灯进行协调,使车辆通过时能连续获得一路绿灯。在九江一条笔直的公路上依次设置三盏交通信号灯L1、L2和L3 , L2与L1相距800m,L3与L2相距400m。每盏信号灯显示绿色的时间间隔都是20s,显示红色的时间间隔都是40s。L1与L3同时显示绿色,L2则在L1显示红色经历了10s时开始显示绿色。规定车辆通过三盏信号灯经历的时间不得超过150s。则有(   )
A . 若有一辆匀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通过L1的时刻正好是L1刚开始显示绿色的时刻,则此汽车能不停顿地通过三盏绿色信号灯的最大速率24m/s B . 若有一辆速率10m/s匀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通过L1的时刻正好是L1刚开始显示绿色的时刻,则此汽车能连续获得一路绿灯 C . 若有一辆速率20m/s匀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通过L1的时刻是L1显示绿色经历了10s的时刻,则此汽车能连续获得一路绿灯 D . 若有一辆匀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通过L1的时刻是L1显示绿色经历了10s的时刻,则此汽车能不停顿地通过三盏绿灯的最小速率是
10、折返跑是经常被使用来评量心肺耐力的简易测验方法之一,是一种特别适合篮球等需要短距离折返运动的选手常见训练方式。某运动员以 的速度向东运动了 后到达 点,在 点停了 后,又以 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 后到达 点,则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
A . B . C . D .
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到B的速度为v1。由B到C的速度为v2 , 若AB= BC,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 B . C . D .
1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 B . 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 .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必为零 D .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增大
13、一个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以v1=1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前 路程,以v2=3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的 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 20m/s B . 16.7m/s C . 15m/s D . 12.9m/s

二、多选题(共7小题)

1、

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边上有两块路牌A、B,A在西,B在东,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自东向西经过路牌B时,一只小鸟恰自A路牌向B匀速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飞回A,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A.以向东为正方向,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中t2=2t1 , 由图可知(   )

A . 小鸟的速率是汽车速率的2倍 B . 相遇时小鸟与汽车位移的大小之比是3:1 C . 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1.5倍 D . 小鸟和汽车在0~t2时间内位移相等
2、物体做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x,在中间位置 处的速度为v1 , 对应的时候为t1 , 且在中间时刻 处的速度为v2 , 则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 t1 B .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 t1 C .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 t1 D .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 t1
3、在空中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物体在抛出4s后通过的路程为62.5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 则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一定是35m/s B . 物体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5.625m/s C . 物体在这4s内速度的变化的大小一定为40m/s D . 物体在抛出后第1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零
4、物体的加速度有两个表达式a= 和a= ,关于这两个表达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 B . 前一式表示a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后式表明a由F与m决定的 C . 两式均为矢量式,前一式中a与△v方向相同,后一式中a与F方向相同 D . 两式均为矢量式,但a、F、v的方向一定相同
5、9月25日,由进山中学学生全程参与研制的科普卫星八一03星“太原号”出征,送往卫星发射基地。按计划将于11月6日11时23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被送入预定轨道。届时,进山中学学生们录制的祝福声音也一同升空,并在太空播放。已知“太原号”绕地球飞行一周时间为90分钟,则(   )
A . “11时23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间隔 B . “太原号”绕地球一周,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 . “太原号”绕地球一周位移为0,但它的速率时刻都不为0 D . 地面控制中心在对“太原号”进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6、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且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
A . 速度先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后匀速运动 B . 速度先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后匀速运动 C . 速度先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也恰好减小到零 D . 速度先减小,当速度减小到零时,加速度未减小到零,则反向加速,最终匀速运动
7、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 匀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保持不变 B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C . 平均速度即为一段时间内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D . 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15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2.50s,求滑块的加速度.

四、综合题(共7小题)

1、

足够长光滑斜面BC的倾角α=53°,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水平面与斜面之间B点有一小段弧形连接,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静止于A点.现在AB段对小物块施加与水平方向成α=53°的恒力F作用,如图(a)所示,小物块在AB段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b)所示,到达B点迅速撤去恒力F.(已知sin53°=0.8,cos53°=0.6).求:

(1)小物块所受到的恒力F;

(2)小物块从B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返回B点所用的时间;

(3)小物块能否返回到A点?若能,计算小物块通过A点时的速度;若不能,计算小物块停止运动时离B点的距离.

2、已知一质点X方向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初速度为v0 , 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1)若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a0﹣kt,式中a0 , k(k>0)均为常量,求当t=t0时(a≠0)质点的速率

(2)若其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关系为a=a0+kx,式中a0 , k(k>0)均为常量,求当x=x0时质点的速率.

3、

对于两物体碰撞前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且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A、B两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仅限于沿同一直线运动,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某一定值d时,相互作用力为零;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小于d时,存在大小恒为F的斥力.设A物体质量m1=1.0kg,开始时静止在直线上某点;B物体质量m2=3.0kg,以速度v0从远处沿该直线向A 运动,如图所示,若d=0.10m,F=0.60N,v0=0.20m/s,求:

(1)相互作用过程中A、B加速度的大小;

(2)从开始相互作用到A、B间的距离最小时,系统(物体组)动能的减少量;

(3)A、B间的最小距离.

4、

如图甲所示,滑雪是一项非常惬意而刺激的运动.为指导滑雪运动员训练.需记录运动员在不同时刻的速度.现把滑雪运动的过程简化为图乙,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AB匀加速下滑,在滑上雪面BC后开始匀速运动,到达水平雪面CD后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转折点B处和C处平滑连接,运动员各时刻速度如下表所示,求: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速度/(m/s)

3

6

9

12

12

9

6

(1)运动员此次滑雪运动的总时间;

(2)运动员滑雪运动经过的总路程.

5、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车速分别为5m/s、8m/s、10m/s.当甲、乙、丙三车依次相距6m时,乙驾驶员发现甲车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于是乙也立即做匀减速运动,丙车亦同样处理,直到三车都停下来时均未发生撞车事故.

(1)求乙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至少应为多大?

(2)求丙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至少应为多大?

6、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6.0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10.0m/s 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2)第(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大小.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t=0.90s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0.90s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7、质量为0.5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0的恒定拉力F的作用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cos370=0.8,sin370=0.6,g=10m/s2 , 求:

(1)减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以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加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以及拉力F的大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