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浙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一质点在连续的6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位移为12m,最后一个2s内位移为36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
B . 质点在第2个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8m/s
C . 质点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12m/s
D . 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6m
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是非常危险的,为防止汽车超速,高速公路都装有测汽车速度的装置。如图甲所示为超声波测速仪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测速仪A可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推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如图乙所示是以测速仪所在位置为参考点,测速仪连续发出的两个超声波信号的x—t图象,则( )
A . 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近
B . 在测速仪发出两个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2-x1
C . 汽车在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D . 超声波信号的速度是



3、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某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陈老师驾车从“浙大附中丁兰校区”开往“浙大附中玉泉校区”,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B . “大路多”路线中的“
”是指位移大小
C . 图中显示的“46分钟”是指时间间隔
D . 秋石高架路边竖有限速标志
,指的是车辆行驶在该路段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



4、叠石头是一项考验耐心和平衡感的游戏。如图所示,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甲、乙、丙在水平桌面上成功地叠放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块乙对甲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甲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
B . 石块丙对乙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C . 石块丙可能受到桌面的摩擦力
D . 石块甲对丙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等于甲的重力
5、如图所示为小孩从
时刻起逐渐增加推力推动箱子过程中三个时刻(
、
和
)的漫画。据此,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桌面对箱子的支持力与箱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 .
时刻,箱子没有被推动,但是推力变大了,箱子所受的合外力也变大了
C .
时刻,箱子被推动,是因为人对箱子的推力大于箱子对人的弹力
D .
、
、
三个时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6、如图所示,把光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
分解为
、
两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到
、
、
、
共4个力作用
B .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方向沿斜面向下
C .
与力
、
的作用效果相同,为等效替代的关系
D .
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
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7、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轻绳将重为20N的挂画挂在钉子上,两绳间的夹角为1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各处的摩擦)( )
A . 两根绳的合力大小为40N
B . 每根绳的拉力大小均为20N
C . 若增加轻绳的长度,即减小两绳间的夹角,每根绳上的拉力增大
D . 两根绳的合力大小随两绳间的夹角改变而改变
8、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甲车在乙车前20m处,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车启动的加速度大于乙车启动的加速度
B . 甲车启动15s时,乙车落后甲车的距离最大
C . 乙车启动时,甲在乙车前方50m
D . t=25s时,乙车正好追上甲车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矿井中的升降机以
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运行,某时刻一螺钉从升降机底板松脱,经过
升降机底板上升至井口,此时松脱的螺钉刚好落到井底,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螺钉松脱后做自由落体运动
B . 螺钉松脱后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C . 矿井的深度为
D . 螺钉落到井底时的速度大小为


2、木块
、
的重力均为
,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
、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
,弹簧的劲度系数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
的水平力推木块
,如图所示,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力
作用后( )










A . 木块
与
相互接近
B . 木块
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
C . 木块
所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D . 木块
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在做“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图中
、
、
、
、
为计数点,且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1)
A . 实验中可用
直流电源进行实验
B . 每打完一条纸带,要及时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 . 实验过程中,需要保证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D . 小车应在靠近滑轮侧开始释放

(2)根据纸带上的数据可求得
,
,
。




(3)若实验中以打
点时开始计时,请利用所得的数据在图丙中作出小车的
图线,并根据图线可得加速度大小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途中先后经过相距27m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2s,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m/s.求:
(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2)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经过的距离;
(3)汽车经过B点后再经过2s到达C点,则BC间距离为多少?
2、如图所示,一根劲度系数为
,原长为
的弹簧固定在质量为
的木块
上。在水平拉力
拉动下,弹簧拉伸至
,此时木块
可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现将木块
放置在表面粗糙程度与其完全一致且质量为
的
上,由水平拉力
作用在弹簧上,此时木块
与
一起匀速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且
取
)















(1)桌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多少?

(2)求
作用下弹簧的长度
?


(3)试分析木块
与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应满足什么条件?



3、智能感应门由于其方便性,被广泛用在商场等各类现代建筑中。其工作原理为在门框上沿中央位置处安装有微波传感器,当人或物体与传感设备之间小于某一设定距离时,中间的两扇移动门就会分别向两边开启。图乙为感应门的俯视图,
为传感器的位置,虚线圆是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已知每扇门的宽度为
,门开启过程中先做
的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的移动速度为
后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最后以相等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完全开启时速度刚好为0,且移动的最大距离为门的宽度,不计门和门框厚度。




(1)求门完全开启所需要的时间;
(2)若人以
的速度沿图中虚线走向感应门,要求人到达门框时左右门同时各自移动
的距离,则传感器的感应距离应为多少?


(3)若以(2)的感应距离设计感应门,欲搬运宽为
的物体(厚度不计),仍然使得物体沿虚线垂直地匀速通过感应门(如图丙),则物体移动的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