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量监控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物理量的是( )
A . 速度
B . 时间
C . 力
D . 能量
2、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 . 路程
B . 速率
C . 加速度
D . 质量
3、如图所示为2019年3月31日在丽水举行的“中广欧特斯”超级马拉松50公里赛程图,选手岑万江以2小时57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关于本次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50公里赛程指的是位移
B . 2小时57分指的是时刻
C . 选手岑万江平均速度约为17km/h
D . 在研究运动员的跑步姿势时,不可视为质点
4、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与“曹冲称象”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 建立“质点”的概念
B . 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C . 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D .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5、关于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重心一定位于它的几何中心
B . 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 . 地球表面同一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
D . 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所以做自由落体时加速度也大
6、在一空旷的地面上,研究人员从90m高的热气球上静止释放一质量为1kg的实心金属球。下落时间约为( )
A . 3s
B . 5s
C . 7s
D . 10s
7、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根据图像可得( )
A . 6秒内的平均速度为2.0m/s
B . 第2秒内位移为6m
C . 第3s末的加速度为0.5m/s2
D . 第3s末的速度为1.5m/s
8、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 , 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1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
A . 20N
B . 10N
C .
N
D . 5N

9、2019年6月4日,“鼎丰杯”端午龙舟赛精彩上演,数万市民翘首观看龙舟竞渡,共度端午佳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龙舟船体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阻力
B . 运动员向后划桨时,水对桨产生向前的推力
C . 龙舟在加速过程中,浆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浆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 . 停止划桨后,龙舟仍继续前进,说明此时龙舟受到水向前的推力
10、小华用手握住水杯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杯子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杯子受到的压力是杯子形变产生的
C . 杯子和手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
D . 手给杯子的压力越大,杯子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11、春节期间有挂灯笼的传统习俗。如图是同一型号灯笼的四种悬挂方式,其中绳子OA所受拉力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12、小明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站在电梯内水平放置的体重秤上,小明质量为55kg,电梯由启动到停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1可知电梯此时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
B . 图2可知该同学此时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C . 图2可知电梯此时一定处于加速上升状态
D . 图2可知电梯此时的加速度约为0.7m/s2
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在0~4s内( )
A . 4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
B . 甲先做匀加速后做匀减速运动
C .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D . 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m
14、如图所示,某球用一根轻绳悬在空中,球的重量为G,轻绳对球的拉力大小为F1 , 墙壁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F2 , 则( )
A . 若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F2都增大
B . 若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F2都减小
C . 若增大球的半径,则F1增大、F2减小
D . 若增大球的半径,则F1减小、F2增大
1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小车,小车内底面水平且光滑,侧面竖直且光滑。球A用轻绳悬挂于右侧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小车左下角放置球B,并与左侧面接触。小车在沿水平面向右运动过程中,A与右侧面的弹力恰好为零。设小车的质量为M,两球的质量均为m,则( )
A . 球A和球B受到的合力不相等
B .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C . 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为(M+m)g
D . 小车对球B的作用力大小为1.25mg
16、蹦床是小朋友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户外娱乐活动,其原理可简化如图所示,橡皮绳两端点A、B固定在金属杆上,橡皮绳处于ACB时为原长状态。把小孩拉至D点放手时开始计时,小孩将在橡皮绳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恰好到达E点。则橡皮绳的弹力和小孩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可能的是( )
A .
B .
C .
D .




二、实验题(共2小题)
1、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两种常用的打点计时器,其中工作电压需要交流220V的是(填A或B)。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2)
A . 实验前先平衡摩擦力
B . 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接近小车质量
C . 调节滑轮高度,使拉线与长木板平行
D . 先释放小车,后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
(3)如图所示是实验中按规范操作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上,A、B、C、D…为连续打印点,由纸带可得打下C点时小车速度大小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
(1)实验前,需要校准两把弹簧秤甲、乙的示数是否相同,某同学采取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校对,正确的操作是
(2)如图所示弹簧秤读数为N;
(3)在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 (3)
A . 两弹簧秤拉力方向必须垂直
B . 同一次实验过程中,结点位置允许变动
C . 弹簧秤拉力方向必须与细绳共线,且与木板平行
D . 只有一把弹簧秤也能完成该实验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2kg的木块静止的放置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求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2、有一种悬浮足球(如图所示),其内部有一个风机可以从足球上方吸入空气并从底部将空气排出,从而让足球获得一个向上的力,使它恰好悬浮在空中。已知该足球质量为m=0.5kg,悬停在地面上方,现对它施加一个F=2N的水平力,经过2s后撤去水平力F,在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恒为0.5N。求悬浮足球
(1)在水平力F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大小;
(2)经过2s通过的位移;
(3)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所经过的总时间?
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放置一个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一物块以v0=6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滑上斜面,恰好能到达斜面顶端。
(1)斜面的长度;
(2)在斜面上设置一个长度为d=0.75m的摩擦区,物块与摩擦区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要使木块在上滑过程中不滑出摩擦区,求摩擦区下边界到斜面底端的最小距离;
(3)由于摩擦区的存在,使物体上滑时间(从开始运动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减少了∆t,请写出∆t与摩擦区下边界到斜面底端距离x的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