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
所用的时间为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
所用时间为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
B .
C .
D .




2、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 , 则它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 6 m/s
B . 8 m/s
C . 10 m/s
D . 12 m/s
3、下列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有( )
A . 质量、时间、瞬时速度
B . 路程、平均速度、加速度
C . 速度的变化、速度、平均速率
D . 位移、速度、加速度
4、在一个无风的天气里,当你骑车快速前行时,会感到风迎面吹来,这时你所确定的风向(空气流动方向)是( )
A . 选择了空气作为参考系
B . 选择了你自己作为参考系
C . 选择路边的树木作为参考系
D . 没有选择任何物体作为参考系
5、下列关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增大,速度也必定增大
B .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一定增加
C .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 . 当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6、某汽车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先以平均速度v1跑完全程的2/3路程,接着又以v2=40km/h的平均速度跑完剩下的1/3路程.已经测出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v=56km/h,那么v1应是( )
A . 60km/h
B . 65km/h
C . 70km/h
D . 48km/h
7、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B . 根据速度定义式v=
,当Δt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法
C . 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
D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 .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都等于零
C . 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 . 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2、甲.乙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它们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物体做加速运动
B . 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C . 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D . 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3、某物体以a= 3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 )
A . 每经过1s,其速度变化大小为3m/s
B . 每经过1s,物体运动的位移为3m
C . 每1s的初速度比前1s的末速度增加3m/s
D . 速度变化率为3m/s2
4、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6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 2-4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 3s末物体速度为零,且改变运动方向
D . 2s末和4s末物体处于同一位置
5、如图,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两小球在0~8s内的运动情况是( )
A . 甲、乙两球加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不相等
B . 两球在t=8 s时相距最远
C . 两球运动过程中会相遇两次
D . 两球在t=2 s时速率相等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常用的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电压是V,其频率为50 Hz,每隔s打一个点。
(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试完成下面问题:
①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某同学已将1、2、3、5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并填入表中,请你将4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中。(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瞬时速度 | v1 | v2 | v3 | v4 | v5 |
数值/(m·s-1) | 0.165 | 0.214 | 0.263 |
| 0.363 |
②在图中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③由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m/s2。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一滑块自静止开始从斜面(足够长)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 s末的速度是10 m/s,试求:
(1)滑块的加速度;
(2)滑块第4 s末的速度。
(3)滑块运动后5 s内的位移;
(4)滑块第5 s内的位移。
2、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L=3.0 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Δt=4.0 s。试计算: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1=15m/s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走ETC通道,需要在到达收费站中心线前d=10m处正好匀减速至v2=5m/s,匀速通过“匀速行驶区间”后,再加速至v1后正常行驶;如果走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求:
(1)汽车走人工收费通道时,开始减速的位置距离收费站中心线是多远;
(2)汽车走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3)汽车采用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