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罗湖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s停止,若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内位移是( )
A . 3.5 m
B . 2 m
C . 1 m
D . 0
2、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
A . 研究正在绕一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此杆可作为质点来处理
B . 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中的位置,可以把它当做质点来处理
C . 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D .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引起气温一年四季变化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3、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它在连续第n秒末所对应的坐标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 0 | 1 | 2 | 3 | 4 | 5 |
x/m | 0 | 5 | -4 | -3 | -8 | 2 |
A . 第4s内的位移大小最大
B . 第2s内的路程最大
C . 前3s内的路程为2m
D . 第5s内的位移大小最大
4、做直线运动的一质点经过P点时的瞬时速度为1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它在经过P点后的1 s内的位移是1 m
B . 它在经过P点前的1 s内的位移是1 m
C . 它在以过P点的时刻为中间时刻的1 s内的位移是1 m
D . 若从P点开始匀速行驶1 s,它在1 s内的位移是1 m
5、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B .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C .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D .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6、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
B . 牛顿首先发现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C . 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 .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的力的大小大于乙对甲的力的大小
B . 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C . 任何一个受力物体,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D .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作用力
8、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发生了位移s.假设该位移中点的速度为v1 , 时间t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 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2>v1
B . 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2>v1 , 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 . 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 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D . 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2>v1 , 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2>v1
9、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t=0时它们在同一位置,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到20s,A在B的前面,20~40s,B在A的前面
B . 20s末,A,B在同一位置,且A,B速度相等
C . 40s末,A,B在同一位置,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
D . 0到40s,A,B之间的最大距离是50m
10、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 . 2m/s 3m/s 4 m/s
B . 3m/s 4m/s 5m/s
C . 2m/s 4m/s 6m/s
D . 3m/s 5m/s 7m/s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 .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 .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 .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2、近来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假设一辆以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 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2 s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1.6 m
B . 如果在距停车线6 m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
C .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 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
D .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 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
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物体在头2秒内做加速运动;
B . 物体在第3、4秒内共运动了60米;
C . 头5秒内物体的位移是负的;
D . 第8秒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在《利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下述器材中不需要的是(用代号表示).
①220V交流电源 ②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③秒表 ④小车
⑤带滑轮长木板 ⑥纸带 ⑦天平 ⑧刻度尺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取计数点为1、2、3、4、5、6、7,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测得:S1=1.42cm ,S2=1.91cm ,S3=2.40cm ,S4=2.91cm ,S5=3.43cm ,S6=3.92cm.
a.打第2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2=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当时电网中交流电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填大或小).
2、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并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以内)由图可知:
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cm;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从离地面50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 m/s2 , 求小球: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 s内的位移、最后1 s内的平均速度;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
2、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60m/s,着陆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飞机能滑行多远?
(2)静止前4s内飞机滑行的距离.
3、在平直的公路上,以6m/s匀速行驶的自行车与以10m/s匀速行驶的汽车同向行驶,某时刻同时经过A点,以后汽车以a=0.5m/s2的加速度开始减速,问:
(1)经多长时间自行车再次追上汽车?
(2)自行车追上汽车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3)自行车追上汽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