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众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有关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牛顿在“月—地检验”中计算出月球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B . 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 . 普朗克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成为新物理学思想的基石之一
D . 在电学研究中库仑首先提出并引入了“场的概念”

2、甲乙两汽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
时后车刚好追上前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追上之前甲车在乙车前面
B . 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车加速度的2倍
C .
时刻,甲乙两车相距
D .
后它们还能再相遇一次



3、如图所示,竖直面内半圆上有A、B、C、D四点,AD连线为水平直径,B点为半圆最低点,C点与圆心O点连线与水平成
角。从A点平抛一个小球,第一次以
平抛,小球经过B点;第二次以
平抛,小球经过C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两次平抛的初速度之比
等于( )




A .
B .
C .
D .




4、如图所示,在半径为
的光滑半球形容器内部,静止放着两个半径均为
、质量均为
的相同光滑球体,则两球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等于( )



A .
B .
C .
D .




5、一正弦交流电通过一特殊电子整流装置后,得到如图所示的交流电,则该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为( )
A .
B .
C .
D .




6、如图所示,物块A和B并排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与一轻弹簧栓接,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开始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
缓慢推B物体,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撤去F,A、B向右运动,随后A和B发生分离,整个压缩过程弹簧都在弹性范围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发生分离的位置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
B . A,B发生分离的位置与弹簧被压缩的长度有关
C . 当二者的速度达到最大时它们分离
D . 分离点的位置与它们的质量大小有关系
7、“天琴计划”是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到2035年前后,在距离地球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部署三颗卫星,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编队,在太空中建成一个探测引力波的天文台。因为三颗卫星组成的编队在天空中形似竖琴,故名“天琴”。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38万公里,结合一些天文常识,天琴卫星的运行周期最接近( )
A . 21.5天
B . 9.5天
C . 3.5天
D . 30天
8、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
小物块在水平面上A点处于静止状态,小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水平面右侧连有一半径为
、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半圆轨道,B为半圆轨道最低点,C为圆上与圆心等高点,D为轨道最高点。现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
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如乙图,
时小物块达到B点,此时撤去F。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小物块速度为
B . 小物块经过B点时对支持面的压力等于
C . 小物块能够到达圆轨道最高点D
D . 小滑块在运动中两次经过B点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从1907年起,物理学家密立根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物理量。他的目的是: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
与入射光的频率
,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
,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
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如图所示为根据密立根的方法测得某金属的遏止电压
和入射光频率
几组数据而画出的
图象,不考虑实验数据的误差,关于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
等于
B .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
等于
C . 图象的倾斜程度与金属的种类无关
D . 金属的逸出功越大图象倾斜程度越大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的小球A以
速度向右运动,与静止的质量为
的小球B发生正碰,碰后B的速度大小可能为( )



A .
B .
C .
D .




3、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的小物块从一固定的倾角为
的斜面底端以初速度
冲上斜面,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乙图所示,若斜面足够长,重力加速度
,图象中
、
未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物块沿斜面上升过程与沿斜面下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 . 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 . 根据图象可计算出
D . 物块返回底端时的速度为


4、如图所示,在真空中
坐标轴上
处和
处分别固定着两个点电荷
和
。
时在
轴上
的某位置静止释放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
,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试探电荷不影响原来电场的分布,不计
的重力和一切阻力,规定沿
轴正向为速度正方向,则电荷
的电势能
、速度
随时间
变化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甲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滑轮刚好伸出桌面,带有凹槽的小车放在长木板上,小车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和钩码相连,钩码的个数可以改变,小车后面连有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不计滑轮摩擦及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某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1)为达到本次实验目的,需要平衡摩擦力吗?(填“需要”或“不需要”)。
(2)测出小车的质量为
,若用钩码的重力当成细绳的拉力,已知钩码的规格有两种可选:
和
,为尽可能减少实验误差,该同学应该选取(选填“
”或“
”)规格的砝码更好。





(3)正确调整装置并选取合适砝码后,打开电源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如图乙,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
交流电,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如果钩码规格只有
,该同学认为:如果仍然研究小车的加速度和外力的关系,上述实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为此他进行了如下改进:首先在右边悬挂5个钩码,接通电源释放小车,得到一条纸带;第二次他取下右边一个钩码放在小车凹槽内,接通电源,得到第二条纸带……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得到第四条纸带。分别计算出各纸带的加速度
,
,
,
。用
作纵坐标,用对应的右边悬挂的钩码个数
为横坐标,得到的图象如图所示,如果数据无误差,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符合牛顿定律,测该直线图象的斜率的大小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分别做了以下两个电学实验:
(1)改装电表实验:如图他设计了一个用表头G改装的双量程电流表的电路图,已知表头G的内阻
,满偏电流
,两个量程分别为
和
,则
、
。








(2)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实验室备有以下器材可选:
A.标有“ ,
”小灯泡一个;
B.电源(电动势 ,内阻不计);
C.电压表 (量程
,内阻
);
D.电压表 (量程
,内阻
);
E.电流表 (量程
,内阻
);
F.电流表 (量程
,内阻约为
);
G.定值电阻 ;定值电阻
;
H.滑动变阻器 (
);
I.滑动变阻器 (
);
J.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①本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选用;(填器材前的序号)
②选择好器材,并尽可能减小误差,请你在方框中画出实验原理图,并标上所选器材符号。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小物块A通过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与小物块B相连,定滑轮用一直杆固定在天花板上,A、B的质量分别为
和
,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它们处于静止且绳子恰好伸直,此时A距地面
。松手使它们开始运动,已知
,不计滑轮重力,B离滑轮距离足够大。求:




(1)松手后经多长时间A达到地面;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直杆对滑轮的作用力;
(3)A落地后B还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着两根平行且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间距
,在虚线ab下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在导轨上端连接一个额定电压
的小灯泡(小灯泡电阻不变)。一根质量
的金属棒由静止沿导轨下落
后进入磁场,小灯泡随即保持正常发光,金属杆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不计空气阻力。取
。求:






(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

(2)金属棒自开始下落
内流过小灯泡的电量
。


3、如图所示,在坐标系
平面的第一象限内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第二象限内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第四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强度为
。质子
和氮核
先后从第二象限同一点
由静止释放,
的质量为
,电荷量为
。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且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电场和磁场足够大。求:










(1)两个粒子分别第一次达到
轴时的位置的横坐标之比;

(2)两个粒子分别第二次经过
轴时位置之间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