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调研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或意义)不包括(   )
A . 测量引力常量 B . “称量”地球质量 C . 发现未知天体 D . 实现“天地”统一
2、规划中的渝长厦高铁长沙至赣州段全长约420km,设计速度(最高)350km/h,通车后,原来6h的汽车车程将缩短为2h的高铁车程。可知( )
A . “2h”指的是时刻 B . “420km”指的是位移 C . “350km/h”是平均速度 D . 高铁的平均速度约为汽车的3倍
3、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如图,火箭点火后刚要离开发射台竖直起飞时(   )

A . 火箭处于平衡状态 B . 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C . 火箭处于超重状态 D . 空气推动火箭升空
4、图为“歼20”战机在珠海航展上进行大仰角沿直线加速爬升的情景,能正确表示此时战机所受合力方向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B . C . D .
5、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空气阻力就越大。雨滴形成后从高空落下,最后匀速落向地面。能反映雨滴在空中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其速度变化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3 B . 图片_x0020_100004 C . 图片_x0020_100005 D . 图片_x0020_100006
6、图为从高空拍摄的一张地形照片,河水沿着弯弯曲曲的河床做曲线运动。照片上,另有几处跟P处水流方向相同(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三处 B . 四处 C . 五处 D . 六处
7、如图,游客坐在水平转盘上随转盘一起转动。当转盘加速转动时,游客(   )

A . 质量越大越容易被甩出 B . 质量越小越容易被甩出 C . 距离转盘中心越近越容易被甩出 D . 距离转盘中心越远越容易被甩出
8、甲、乙两同学通过如下实验测量反应时间: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木尺上端,并让尺子自然下垂,乙在下方刻度L1处(手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甲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则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记下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L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实验测得(   )
A . 甲的反应时间为 B . 甲的反应时间为 C . 乙的反应时间为 D . 乙的反应时间为
9、如图,一小球通过一根足够长细绳悬挂于O点,现用一光滑的金属钩子勾住并水平向右缓慢拉动绳子,在这个过程中钩子对细绳的作用力(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 B . 大小和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C . 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 D . 方向不变,大小不断变化
10、木卫一、木卫二和木卫三都在木星的赤道平面内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公转),部分参数如下表,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可推算出(   )

编号

质量/kg

轨道半径/km

周期/d

木卫一

4.2×105

1.77

木卫二

4.8×1022

6.7×105

木卫三

15×1022

7.15

A . 木卫一的质量 B . 木卫二的周期 C . 木卫三的密度 D . 木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11、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于P点,使小球在水平面内以O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 ,重力加速度为g。则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   )

A . B . mg C . D .
12、如图,将一轻质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小球轻放在弹簧的上端,小球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直至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在压缩弹簧的整个过程中,能表示小球加速度a与其下落高度h间关系的图是(设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

图片_x0020_100013

A . 图片_x0020_100014 B . 图片_x0020_100015 C . 图片_x0020_100016 D . 图片_x0020_100017

二、实验题(共2小题)

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

图片_x0020_100018

(1)为完成本实验,还需要下列实验器材或仪器中的。(填写序号)

①秒表    ②适当电压的交流电源    ③适当电压的直流电源    ④刻度尺    ⑤天平

(2)实验中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时,应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填“受”或“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做(填“匀速“或“匀加速”)运动。
(3)该实验中,应保持所挂钩码的总重m0g不变,通过增减小车中的重物以改变小车的质量m。为减小实验误差,需满足条件(填“m0<<m”“m0>>m”或“m0≈m”)。
(4)图乙是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A、B、C、D、E为五个连续的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已测得各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 , 则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小车的加速度a=。(用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整个实验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放置在木板上的木块和弹簧测力计相连,在木块上放置砝码。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

(1)下列三个因素中,会引起测量误差的一项是(填序号)

①向右拉木板的速度未能保持恒定

②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不能忽略

③滑轮和木块间的细线未保持水平

(2)改变木块上砝码个数进行多次测量后,在图乙中描出了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f与砝码质量m间的关系图线。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a,则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木块的质量为M=。(用k、a及重力加速度g表示)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如图,某城市广场喷泉喷出的水柱略超40层楼高。试估算(计算结果取整数)

(1)水刚喷出时的初速度;
(2)水滞留空中的时间;
(3)空中水柱的质量(单位:t;喷管的横截面积约8×10-3m2)。
2、如图,篮球智能机器人在某次定点投篮中,出手点高度为2m,球在空中离地的最大高度为4.3m,并以与水平面成45°的倾角准确落入篮筐,篮筐离地高度为3.05m,g取l0m/s2 , 不计空气阻力,求在这次投篮中(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篮球从最高处运动至篮筐的时间;
(2)篮球在最高处的速度大小;
(3)篮球出手时的速度大小。
3、如图,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夯实。某次打夯时,两人同时通过绳子对重物各施加一个恒力,力的大小均为320N,方向都与竖直方向成37°,重物离开地面30cm后停止施力,最后重物落地并把地面砸深2cm。已知重物的质量为50kg,g取10m/s2 , cos37°=0.8。求:(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两人同时用力时重物的加速度大小;
(2)重物刚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3)重物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南省株洲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调研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