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2.1杠杆同步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定滑轮 B . 钓鱼竿 C . 托盘天平 D . 开瓶起子
2、如图所示的剪刀中,要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最合适?(    )
A . B . C . D .
3、衣服夹是一种常用物品,如图所示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费力杠杆 B . 当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杠杆 C .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杠杆 D .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杠杆
4、

如图是吊车起吊货物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撑杆为圆弧状,工作时它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从而将货物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吊臂是一省力杠杆,但要费距离 B . 吊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可以省功 C . 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的力臂变小 D . 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渐渐变小
5、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杠杆的平衡被破坏而影响了人们需要的工作效果的是(  )

A . 骆驼运载物品 B . 驴拉货物 C . 月球车降落在月球表面 D . 举重
6、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坩埚钳 B . 镊子 C . 筷子 D . 剪刀
7、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现将物体A悬挂在轻质杠杆的C端,当在D端悬挂物体B时,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此时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为p2 . 已知:OD=2OC,p1:p2=3:1.物体A、B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 , 且均大于水的密度.物体A、B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 , 且VA=2VB . 物体B的质量为0.5kg.g取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物体A所受重力为10N B . 两个物体的密度ρA:ρB=2:3 C . 将两个物体均浸没在水中,杠杆的D端下沉 D . 用2.5N的力竖直向下拉物体B,物体A恰能离开桌面
8、

如图所示的杠杆中,要提起重物最省力必须(  )

A . 沿F1方向施力 B . 沿F2方向施力 C . 沿F3方向施力 D . 都一样
9、以下几种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钓鱼杆     B . 利用筷子吃饭 C . 扳手 D . 利用扫帚扫地
10、如图所示,杠杆左右分别挂上钩码后保持平衡,若改变条件后仍保持平衡状态,则应该(  )

A . 左右各减去一个钩码 B . 左右各增加一个钩码 C . 左右各增加一倍的钩码 D . 左右各向外移动2个格
11、如图所示的杠杆调平衡后,将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挂在杠杆两侧的a、b处,杠杆仍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物体的密度之比为5:4 B . 将甲、乙两物体同时向支点移动一个格子,杠杆仍然平衡 C . 将甲、乙两物体同时远离支点移动一个格子,杠杆右端将下沉 D . 将甲、乙两物体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左端将下沉
12、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不省力但省距离的一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3、

如图所示,用方向不变的力F,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情况有(  )

A . 逐渐变大 B . 逐渐变小 C . 保持不变 D . 无法判定
14、

如图所示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A、B、C、D四种做法也可以使得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 B . C . D .
15、

如图所示,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开瓶盖时,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秤砣的质量为100g,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OA=5cm,OB=25cm,则被测物的质量

      kg.若秤砣有缺损时,则杆秤所示的质量值      被测物的真实质量值(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从力臂的定义上看,力臂是由             共同决定的,它包含了力的两个要素.

3、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皆学问,厨房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筷子实质上是一种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回锅肉”香气四溢,这是分子的       现象.

4、

如图甲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是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支点),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 . 由图可以判断“F      F2(选填“>”、“<”或“=”),判断依据是       

5、

如图是人抬起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当于一个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G为1200N,抬起车把的力F为         N.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2、图中,O是杠杆的支点,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

如图甲所示漫画描绘的是猴子和兔子分萝卜的情景,究竟谁分得的萝卜重,三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甲认为:猴子胜利了;乙认为:兔子胜利了;丙认为:猴子和兔子平均分配.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请结合图乙说明理由.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

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为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A点悬挂两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         个钩码;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         N;若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左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六、综合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晓月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若干钩码等实验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在挂钩码前,晓月发现杠杆的左端低,右端高,她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便于测量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平衡条是:      ,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      N。

(3)为什么要测量3次,这样操作目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2.1杠杆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