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2019年高三“领军考试”高考物理压轴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4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的特征光谱是由原子核内部的变化引起的
B . 物理学中,合力、交变电流有效值所共同体现的物理思维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C . 光电效应现象中逸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变成质子时产生的
D . 牛顿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出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是成正比的
2、如图甲所示,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输入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观察到当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时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6A,电流表为理想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3
B . 当R减小时,滑动变阻器功率减小
C . 当R增大时,两个电流表示数均增大
D .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

3、如图甲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取10m/s2)( )
A . 前6s内摩擦力做功为
B . 前4s内重力的冲量为
C . 前6s内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
D .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4、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并排放着两个物体A、B,现在用一斜向下的外力F推物体B,在外力F增大的过程中,两物体始终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B . 物体A对地面一定有摩擦力
C . 物体B对地面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D . 物体B对地面的摩擦力不变
二、多选题(共6小题)
1、北京时间4月10日21点整,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捕获的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问世。探寻黑洞的方案之一是观测双星系统的运动规律。双星系统是由宇宙中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的两颗星组成的。已知某双星系统中星体1的质量为m,星体2的质量为2m,两星体相距为L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星体1、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1:2
B . 双星系统运动的周期为
C . 两星体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之和为
D . 若在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处放入一星球,该星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2、如图所示,一个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A、B、C、D四个点,D为BC的中点且BD距离为AC距离的3倍。从A点同时以不同的速度平拋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球a落在C点,球b落在D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在a、b两球运动的过程中( )
A . 两球落到斜面上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2:1
B . 两球落到斜面上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
C . 两球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之比为2:1
D . 两球的动量变化率的大小之比为1:1
3、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在水平地面上固定着一倾角为37°的绝缘斜面。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物体A(质量为m、电荷量为+q)恰能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质点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现将电场方向变为水平向左,场强大小不变,将该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同时另一不带电物体B在顶端等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
A . 物体A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B . 物体A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C . 两物体同时落地
D . 若将电场方向变为水平向右,仍由静止释放物体A,其受到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4、如图所示,两条不等间距金属导轨ab和cd水平放置,ac之间距离为bd之间距离的两倍,导轨电阻不计。两相同材料制成的金属棒(粗细均匀)MNPQ垂直导轨恰好放置在两导轨之间,与导轨接触良好,与水平导轨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金属棒PQ质量为金属棒MN质量的一半,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MN质量为m,电阻为R,长度为L,在施加在金属棒MN上的恒定水平拉力F作用下两导体棒都匀速运动,导轨足够长,则( )

A . MN中电流方向是由M到N
B . 回路中感应电动势为
C . 在MN、PQ都匀速运动的过程中,
D . 在MN、PQ都匀速运动的过程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B . 物体的体积变大,则内能一定变大
C . 扩散现象是对流造成的
D . 摔碎的尖状玻璃烧灼的时候会变钝是表面张力的作用
E . 理想气体等压收缩一定放热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物体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自身的固有频率时,其振幅最大
B . 所有的波都具有干涉、衍射效应
C . 声波具有多普勒效应,而光波不具有多普勒效应
D . 起振方向相同的两列波才能发生稳定干涉
E . 在自然界中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光是偏振光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两条相同的细线分别挂着两个等体积小球,质量分别是m1和m2 , 中间夹有一轻弹簧,再用一细线穿过弹簧连接两球,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但不与小球连接。用火烧断细线,两球向左右运动,测出它们最大的摆角分别为 ,
,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选填“有”或“没有”)必要测出竖直细线的长度.
(2)理论上,质量大的小球摆角(选填“大”或“小”)
(3)试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2、某同学想测量欧姆表×10挡时欧姆表的内电源的电动势和此挡位的中值电阻在某次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测量不够准确,应该如何操作?
(1)换较(选填“大”或“小”)倍率的挡位.
(2)然后(具体操作).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欧姆表示数R,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丙.
(3)若接法正确则电压表的正接线柱应该与(选填“红”或“黑”)表笔相连.
(4)若
图象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内电源的电动势为,中值电阻为。

(5)该实验测得的电动势(选填“不准确”或“准确”).测得的中值电阻(选填“不准确”或“准确”).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一象限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第二象限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从x轴上某处(图中未画出)沿轴正方向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并且从y轴正半轴上的A点以与y轴正方向夹角为θ=45°的方向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已知OA=l,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1)粒子进入电场时的位置坐标及初速度大小为多少?
(2)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多少时粒子可以在第一次射出磁场时速度与x轴垂直?
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O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Ob距离为L=1m,a为Ob中点。两个物块与O点右侧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μ=0.5,静置在O点的物块带正电,q=0.02C,物块A不带电,mA=mB=0.1kg。Ob之间存在水平向右的电场,电场强度大小随离O点的距离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现给A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2m/s的初速度,A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B可以沿着电场方向一直向右运动,最后到达挡板处时被原速率弹回。g取10m/s2 . 不计电荷对电场的影响。
(1)求A与B碰撞后B的速度大小;
(2)求B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
(3)B与挡板碰撞后立即撤去电场,求物体最终停止的位置.
3、如图所示,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的U型玻璃管装有水银,试管总高度为20cm,左端液面高15cm,右端液面高10cm,液面处均铺有防止蒸发、不计质量和体积的不透膜,外界大气压P0=75cmHg缓慢地将整个装置倒置,玻璃管极细,在倒置过程中,水银没有流出,且不漏气,保持圆柱体形状问此时左侧的空气柱长度为多少?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已知
≈36.4.

4、用某种玻璃制成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和一个底角为30°的直角三棱镜,置于水平地面上,截面图如图所示,A点有一单色光源,一光线AB从B点折射后的出射光线平行于水平面,照射到直角三棱镜斜面上的C点,经三棱镜折射后,从D点射出。已知该玻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

(i)光在半球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
(ii)从D点射出的光线与竖直面的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