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福建等省2020年联考高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8小题)
1、在图示电路中,
为灵敏电流表,电流表示数较小,下列操作一定能使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的是( )

A . 只增加电源的电压
B . 只增加入射光的频率
C . 只增加入射光的强度
D . 只增加光照时间
2、如图所示,金属杆ab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倾斜、光滑的固定平行金属导轨底端向上滑行,一段时间后义回到导轨底端。已知两导轨上端连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金属杆向上滑行与向下滑行的时间相等
B . 金属杆向上滑行时,通过金属杆的电流方向从b到a
C . 金属杆向上滑行时,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大于向下滑行时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D . 金属杆刚向上滑行时受到的安培力大于刚回到导轨底端时受到的安培力
3、2020年3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中的第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该卫星在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下列对该卫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一定经过西安的正上空
B . 若只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自转周期,则可以求出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
C . 若只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则可以求出该卫星的角速度大小
D . 若只已知地球第一宇宙速度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则可以求出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
4、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有一质量为1kg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2kg的小球相连(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由静止释放滑块,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sin37°=0.6,cos37°=0.8,不计空气阻力。则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轻绳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
A .
N
B .
C . 10N
D . 5N


5、如图所示,水平面MN的上方和下方存在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分别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从MN上方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下方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已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
bc.重力加速度为g。则电场强度大小为( )

A .
B .
C .
D .




6、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副线圈串联有理想电流表和阻值为40Ω的电阻,电流表的示数为1.5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3
B . 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25次
C . 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60V
D .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90W
7、如图所示,a、b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分别从直径在水平线上的半圆轨道顶端和足够长的斜面轨道顶端O点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且同时落到各自轨道上。已知半圆轨道的半径为10
m,斜面轨道的倾角θ=3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则( )

A . 两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
B . 两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15m/s
C . 两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
s
D . 两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1.5s

8、如图甲所示,物块a、b间拴接一个压缩后被锁定的轻质弹簧,整个系统静止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中a物块最初与左侧固定的挡板相接触,b物块质量为1kg。现解除对弹簧的锁定,在a物块离开挡板后,b物块的v﹣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a的质量为1kg
B . a的最大速度为4m/s
C . 在a离开挡板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5J
D . 在a离开挡板前,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守恒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4小题)
1、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该同学所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从A点开始依次取了A、B、C、D、E五个计数点,且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3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cm,x2=14.73cm,x3=23.06cm,x4=32.03cm。
(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
(2)打D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1)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的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向B端逐渐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B .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 .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由于电源的内阻较小,现增加了一个阻值为1.00Ω的定值电阻R0 ,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增加R0后的实物连线,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3)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将记录的数据描绘在方格纸上,可求得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3、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轨道AB段弯曲,BC段水平,CD段为
圆弧轨道,三段轨道平滑连接。A点距水面的高度H=20m,圆弧轨道半径R=5m,D点恰好与水面接触。质量m=60kg的人(视为质点)由A点静止滑下,恰好从C点离开轨道,并从E点(图中末画出)落入水中。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
=1.4.求:


(1)从A点滑到C点的过程中,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D、E两点间的距离。
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xOy中,x轴上方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x轴下方无电场,但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有界匀强磁场与x轴相切于坐标原点O,磁场的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图中未画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由坐标为(0,1.5R)的A点无初速度释放,粒子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恰好运动
圆周,粒子所受重力不计,取sin35°=


(1)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2)若将该粒子释放位置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L(未知),再无初速度释放,求当L多大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并求该最长时间和粒子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坐标。(不考虑粒子离开磁场后的运动)
三、[物理--选修33](共2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绝热条件下压缩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 .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有间隙,布朗运动表明花粉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 人对空气干爽或潮湿的感受主要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
D . 若两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大小相等,则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E . 质量和温度均相等的氧气和氮气,其内能也相等
2、如图甲所示,内壁光滑、导热良好、质量m=50kg的汽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上部分的横截面积S1=150cm2 , 下部分的横截面积S2=300cm2 , 下部分汽缸高L=10cm,汽缸内上、下部分连接处有细小卡口,汽缸内有两个质量忽略不计、厚度不计的活塞A、B封闭了1、Ⅱ两部分理想气体,A活塞正好处在汽缸上、下两部分的分界处(对卡口无压力),B活塞处在下部分汽缸的正中间位置。现将该装置悬挂起来,稳定后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大气压强p0=1×105Pa.求:
(Ⅰ)该装置悬挂后,Ⅱ部分理想气体的压强;
(Ⅱ)A、B两活塞向上移动的距离之比。
四、[物理--选修34](共2小题)
1、一列简谐横波在t=ls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a、b、c分别为介质中的三个质点,其平衡位置分别为xa=0.5m、xb=2.0m、xc=3.5m。此时质点b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且在t=l.5s时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 . 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m/s
C . 质点a与质点c的速度始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 每经过2s,质点a通过的路程都为1.6m
E . 质点c的振动方程为y=0.4cos

2、如图所示,ABCD是一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棱镜,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单色光线由O点垂直AD边射入。已知棱镜的折射率n=l.5,AB=BC=10cm,OA=2.5cm,∠OAB=60°.求:
(i)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折射角的正弦值;
(ii)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的出射点到C点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