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0年名校联考高考物理冲刺试卷(全国Ⅰ卷)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8小题)
1、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增大为原来的4倍,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
A .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4
B . 轨道半径之比为4:1
C . 周期之比为4:1
D . 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2
2、如图所示,在x>0、y>0的空间中有恒定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现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x轴上的某点P沿着与x轴成30°角的方向射入磁场。不计重力影响,则可以确定的物理量是( )
A .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B . 粒子运动的半径
C . 粒子从射入到射出的速度偏转角
D . 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3、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c球的带电量为( )
A . +q
B . ﹣q
C . +2q
D . ﹣2q
4、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 . 13.6eV
B . 3.4eV
C . 12.75eV
D . 12.09eV
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滑块,它们中间夹着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由于被一根细绳拉着处于静止状态.当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之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滑块的动能之比EkA:EkB=1:2
B . 两滑块的动量大小之比pA:pB=2:1
C . 两滑块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2:1
D . 弹簧对两滑块做功之比WA:WB=1:1
6、如图所示,0是一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该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三条等势线,负点电荷q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实线所示的轨迹从a处运动到b处,然后又运动到c处。由此可知( )
A . 0为正电荷
B . 在整个过程中q的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C . 在整个过程中q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 . 在整个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零
7、如图所示,有一倾角θ=30°的斜面体B,质量为M.物体A质量为m,弹簧对物体A施加一个始终保持水平的作用力,调整A在B上的位置,A始终能和B保持静止.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B . 弹簧弹力越大,A、B之间的摩擦力越大
C . A、B之间的摩擦力为0时,弹簧弹力为
mg
D . 弹簧弹力为
mg时,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mg



8、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它放出一个α粒子后,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α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为44:1,如图所示,则( )
A . α粒子与反冲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 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90
C . 反冲核的核电荷数为88
D . α粒子和反冲粒子的速度之比为1:88
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共4小题)
1、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跟弹簧长度关系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F﹣L图象如图所示,若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由以上实验数据可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由图中实验数据得出弹簧弹力大小F与其长度L的关系式为,对应的函数关系图线与横轴(长度L)的交点表示。
2、某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测定电压表V1的内阻,可选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3kΩ
B.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20kΩ
C.电流表A:量程3A,内阻约0.1Ω
D.定值电阻R0:9.0kΩ
E.滑动变阻器R1:0~200Ω
F.滑动变阻器R2:0~2kΩ
G.电源E:电动势约为12V,内阻忽略不计
H.开关、导线若干
(1)现用多用电表测电压表V1的内阻,选择倍率“×100”挡,其它操作无误,多用电表表盘示数如图1所示,则电压表V1的内阻约为Ω。
(2)为了准确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两位同学根据上述实验器材分别设计了如图2甲和乙两个测量电路,你认为(选填“甲”或“乙”)更合理,并在实物图(图3)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图补充完整。
(3)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选填“R1”或“R2”)。
(4)用已知量R0和V1、V2的示数U1、U2来表示电压表V1的内阻RV1=。
3、如图,质量为2m的滑块A由长为R的水平轨道和半径也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组成,滑块A的左侧紧靠着另一质量4m的物块C,质量为m的物块B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滑下,D为圆弧轨道最低点,已知B与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A的水平轨道厚度极小,B从水平轨道上滑下和滑上的能量损失忽略不计,水平地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
(1)若A被固定在地面上,求B与C发生碰撞前的速度大小v0;
(2)若A的固定被解除,B滑下后与C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碰撞后B再次冲上A,求B与A相对静止时与D点的距离L。
4、如图甲所示,两竖直同定的光滑导轨AC、A'C'间距为L,上端连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矩形区域abcd上方的矩形区域abA'A内有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外的均匀分布的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1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其中B0、t0均为已知量),A、a两点间的高度差为2gt0(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矩形区域abcd下方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将一长度为L,阻值为R的金属棒从ab处在t=0时刻由静止释放,金属棒在t=t0时刻到达cd处,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金属棒在t=4t0时刻到达CC'处,且此时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kgt0(k为常数)。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空气阻力不计。求:
(1)金属棒到达cd处时的速度大小v以及a、d两点间的高度差h;
(2)金属棒的质量m;
(3)在0﹣4t0时间内,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以及d、C两点的高度差H。
三、选考题:共45分.(共2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
B . 在阳光照射下的教室里,眼睛看到空气中尘埃的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C . 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
D . 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要用力才能将空气压缩,说明空气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E . 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不可逆的
2、如图所示,两个可导热的气缸竖直放置,它们的底部都由一细管连通(忽略细管的容积)。两气缸各有一个活塞,质量分别为m1和m2 , 活塞与气缸无摩擦。活塞的下方为理想气体,上方为真空。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两活塞位于同一高度h。(已知m1=3m,m2=2m)
①在两活塞上同时各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求气体再次达到平衡后两活塞的高度差(假定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为T0)。
②在达到上一问的终态后,环境温度由T0缓慢上升到T,试问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对活塞做了多少功?气体是吸收还是放出了热量?(假定在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两物块均不会碰到气缸顶部)。
四、[物理--选修3-4](共2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 满足F=﹣kx的振动是简谐运动
B . 波可以发生干涉、衍射等现象
C . 由波速公式v=λf可知,空气中声波的波速由f、λ共同决定
D . 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E . 周期性的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彼此交互激发并向远处传播形成电磁波
2、如图,玻璃球冠的折射率为
,其底面镀银,底面的半径是球半径的
倍;在过球心O且垂直于底面的平面(纸面)内,有一与底面垂直的光线射到玻璃球冠上的M点,该光线的延长线恰好过底面边缘上的A点.求该光线从球面射出的方向相对于其初始入射方向的偏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