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定南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能力综合评价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横截面积为5 cm2的水柱以10 m/s的速度垂直冲到墙壁上,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 kg/m3 , 假设水冲到墙上后不反弹而顺墙壁流下,则墙壁所受水柱冲击力为( )
A . 0.5 N
B . 5 N
C . 50 N
D . 500 N
2、随着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引力弹弓效应”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引力弹弓效应”是指在太空运动的探测器,借助行星的引力来改变自己的速度。为了分析这个过程,可以提出以下两种模式:探测器分别从行星运动的反方向或同方向接近行星,分别因相互作用改变了速度。如图所示,以太阳为参考系,设行星运动的速度为
,探测器的初速度大小为v0 , 在图示的两种情况下,探测器在远离行星后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探测器和行星虽然没有发生直接的碰撞,但是在行星的运动方向上,其运动规律可以与两个质量不同的钢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发生的弹性碰撞规律作类比。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v1> v0
B . v1= v0
C . v2> v0
D . v2=v0
3、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子通过狭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
B . 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如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将会显示衍射图样
C . 光的粒子性是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
D . 单个光子通过狭缝后,底片上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
4、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3.10 eV范围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需要释放13.6 eV能量
B . 氢原子处于n=2能级时,可吸收2.86 eV能量的光子跃迁到高能级
C . 氢原子能量状态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为可见光
D . 大量氢原子处于n=4能级时,向低能级跃迁最多能发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5、下列与α粒子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核反应方程为
He+
N→
O+
n
B . 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速度与光速相当,穿透能力很强
C .
U(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就变为
Th(钍234)核
D .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6、如图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AB是小车内半圆轨道的水平直径。现将一小球从距A点正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小球由A点沿切线方向经半圆轨道后从B点冲出,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8h,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离开小车后做斜上抛运动
B . 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 小球离开小车后做竖直上抛运动
D . 小球第二次冲出轨道后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5h<h<0.8h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关于光电效应的规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某种色光照射金属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的频率越高,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B . 当某种色光照射金属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的强度越大,产生的光电子数越多
C . 同一频率的光照射不同金属,如果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则逸出功大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越大
D . 对于某种金属,入射光波长必须小于某一极限波长,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矩形长木板,木板左端放一小物块,已知木板质量大于物块质量,t=0时两者从图中位置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0向右运动,碰到右面的竖直挡板后木板以与原来等大反向的速度被反弹回来,运动过程中物块一直未离开木板,则关于物块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1905年,爱因斯坦把普朗克的量子化概念进一步推广,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在给出与光电效应有关的四个图像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1中,当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锌板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
B . 图2中,从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中可以看出,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
C . 图3中,若电子电荷量用e表示,ν1、νc、U1已知,由Ucν图像可求得普朗克常量的表达式为
D . 图4中,由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像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E或hν0

4、在冰壶比赛中,球员手持毛刷擦刷冰面,可以改变冰壶滑行时受到的阻力。如图a所示,蓝壶静止在圆形区域内,运动员用等质量的红壶撞击蓝壶,两壶发生正碰。若碰撞前、后两壶的 v-t图像如图b所示。关于冰壶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壶发生弹性碰撞
B . 蓝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较大
C . 碰撞后两壶相距的最远距离为1.1 m
D . 碰撞后蓝壶的加速度大小为0.12 m/s2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甲所示为光电管的原理图,当频率为ν的可见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
(1)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滑动时(填“左”或“右”),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将会减小;
(2)由乙图I-U图像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3)如果不改变入射光的频率,而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2、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
(1)现有下列器材,为完成本实验,哪些是必需的?请将这些器材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 (1)
A . 秒表
B . 刻度尺
C . 天平
D . 圆规
(2)如果碰撞中动量守恒,根据图中各点间的距离,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________. (2)
A .
B .
C .
D .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氢原子质量为mH=1.67×10-27kg。设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大量激发态氢原子处于n=5的能级状态。
(1)求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射出多少种不同频率的光;
(2)若跃迁后光子沿某一方向飞出,且光子的动量可以用
表示(h为普朗克常量,v为光子频率,c=3×108m/s),忽略氢原子的动能变化,求发生电子跃迁后氢原子的最大反冲速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一个静止的铀核
(原子质量为232.0372u)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质量为4.0026u)后衰变成钍核
(原子质量为228.0287u).(已知1u相当于931.5MeV的能量)


(1)写出铀核的衰变反应方程
(2)算出该衰变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
(3)若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新核的动能,则α粒子的动能为多少?
3、平板车停在水平光滑的轨道上,平板车上有一人从固定在车上的货箱边缘沿水平方向顺着轨道方向跳出,落在平板车地板上的
点,距货箱水平距离为
,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
,车连同货箱的质量为
,货箱高度为
。求车在人跳出后到落到地板前的反冲速度为多大。





4、如图所示,长为L=3 m的木板A质量为M=2 kg,A静止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静止于A的左端,B的质量为m1=1 kg,曲面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现让另一小物块C(可视为质点),从光滑曲面上离水平面高h=3.6
m处由静止滑下,C与A相碰后与A粘在一起,C的质量为m2=1
kg,A与C相碰后,经一段时间B可刚好离开A。(g=10 m/s2)求:
(1)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从开始到最后损失的机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