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林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3月线上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 B . 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变大 C . 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入射光的频率变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D . 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在曲轴AB上悬挂一个弹簧振子,若不转动把手C,让其上下振动,周期为 ,若使把手以周期 )匀速转动,当运动都稳定后,则(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 B . 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 C . 要使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减小 D . 要使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增大
3、若物体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 B . 物体通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力为零,回复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C . 物体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D . 物体的位移增大时,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4、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O、A、B、C、D是x轴上相隔1m的五个质点。t=0时,质点O开始从原点沿y轴向上运动,经0.1s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此时质点B开始向上运动。则(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该波波长为4m,频率为2.5Hz B . 该波的波速为20m/s,周期为0.8s C . 在t=0.2s时,D质点开始向上振动 D . 在t=0.2s时,B质点刚好回到平衡位置
5、一个在y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图(1)~(4)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中v、F、a分别表示物体的速度、受到的回复力和加速度)(   )

A . 图(1)可作为该物体的v-t图象 B . 图(2)可作为该物体的F-t图象 C . 图(3)可作为该物体的F-t图象 D . 图(4)可作为该物体的a-t图象
6、如图所示,将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拉下一段距离 ,释放后振子在AB间振动。设AB=20cm,振子由A到B时间为0.1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振子的振幅为20cm,周期为0.2s B . 振子在A,B两处受到的回复力分别为 C . 振子在A,B两处受到的回复力大小都是 D . 振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是20cm
7、近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多个方面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1905年提出的光量子概念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 . 钠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波长为 ,若改用波长 的光照射钠仍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C . 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D . 金属钠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8、如图所示为单摆在两次受迫振动中的共振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两次受迫振动分别在月球上和地球上进行,且摆长相等,则图线II是月球上的单摆共振曲线 B . 若两次受迫振动均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的,则两次摆长之比为 C . 图线II若是在地球表面上完成的,则该摆摆长约为 D . 若摆长约为 ,则图线I是在地球表面上完成的
9、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 的M点时开始计时,已知该波的周期为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波遇到宽约3m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 . M点以后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是向上的 C . 质点 经过 第一次到达波谷 D . 质点P在 s内沿波传播方向的移动了1m
10、有经验的铁路养护人员可以从火车鸣笛的声音判断火车的行驶方向.他所利用的应是 ( )
A . 声波的干涉现象 B . 声波的衍射现象 C .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D . 声波的反射现象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滑片P处于滑动变阻器中央位置,当束单色光照到此装置的碱金属表面K时,电流表有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仅增大该单色光入射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电流表示数也增大 B . 无论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还是增加入射光的强度,碱金属的逸出功都不变 C . 保持入射光频率不变,当光强减弱时,发射光电子的时间将明显增加 D . 若滑动变阻器滑片左移,则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
2、如图的实验中,分别用波长为 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1和U2 . 设电子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e,真空中的光速为c,极限波长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波长为 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B . 用波长为 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C . 普朗克常量等于 D . 阴极K金属的极限频率为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图片_x0020_598749457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2

G.以t2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2-l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题目:

(1)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1 mm)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cm.

图片_x0020_100002

(2)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图线t2-l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0l+3.0,设t2-l图象的斜率为k,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其值为m/s2 (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3)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 (3)
A . 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B . 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 . 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l- )图线 D . 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l+ )图线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为波源O振动1.5s时沿波的传播方向上质点振动的波形图,问:

图片_x0020_100016

(1)何时x=5.4m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2)从t=0开始至x=5.4m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这段时间内,波源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一列简谐横波在两个不同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虚线为实线所示的横波在△t=0.5s后的波形图线。

图片_x0020_100011

(1)若质点的振动周期T与△t的关系为0<△t<T,当波向右传播时,求波速v
(2)若质点的振动周期T与△t的关系为T<△t<2T,当波向左传播时,求波速v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林州市林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3月线上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