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3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如图所示为受迫振动的演示装置,当单摆A振动起来后,通过水平悬绳迫使单摆B,C振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A,C摆振动周期相等
B . A摆的振幅比B摆小
C . C摆的振幅比B摆小
D . A,B,C三摆的振动周期相等
2、如图所示是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可以判定( )
A . 从t1到t2时间内系统的动能不断增大,势能不断减小
B . 从t2到t3时间内振幅不断增大
C . t3时刻振子处于平衡位置处,动能为0
D . t1、t4时刻振子的动能、速度都相同
3、用波长为300nm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J,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 63×10-34J.s,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单色光的最低频率( )
A . 1×1014Hz
B . 8×1015Hz
C . .2×1015Hz
D . 8×1014Hz
4、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用光强相同的黄光和蓝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1和U2 , 产生的光电流I随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黄光和蓝光的频率分别为v1和v2 , 且v1<v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U1 <U2
B . 图(b)中的乙线是对应黄光照射
C . 根据题述条件无法算出阴极K金属的极限频率
D . 用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U2
5、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按照玻尔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氢原子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B . 一个氢原子从n=4能级向基态跃迁,最多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 . 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
D .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14eV的光子而发生电离
6、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变化的电场一定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
B . 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法拉第最先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 . 电磁波和机械波都依赖于介质才能传播
D . 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都相同
7、关于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B . 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的原因是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C . 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
D .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氧原子光谱的实验
8、一列简谐横波沿
轴负方向传播,
时刻的波形图像如图所示,此时刻开始介质中
的质点
经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时刻质点
向y轴负方向运动
B . 简谐横波的周期为
C . 简谐横波传播的速度为20m/s
D . 质点
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开始计时的振动方程为





9、如图所示两细束单色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如果a为蓝色光,则b可能为红色光
B . 在该三棱镜中b色光的传播速率比a光的传播速率小
C . 棱镜射向空气中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临界角大
D . 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折射率
二、多选题(共6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
B . 振动图像描述的是振动质点的轨迹
C . 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受迫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
D . 两个简谐运动:x1=4sin (100πt+
) cm和x2=5sin (100πt+
) cm,它们的相位差恒定


2、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的x轴上x=0和x=16cm两点有频率都为2.5Hz的两个波源产生的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朝着x轴正、负方向传播,在t=0时刻,两列波刚好传播到x=4cm和x=12cm两点,M、N、P分别为x轴上坐标为x=3.5cm、x=7cm、x=8cm的三个质点,关于这两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点是振动加强点,其位移始终为20cm
B . N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朝着y轴负方向
C . 在t=0.8s时,两列波都刚好传播到P点
D . 在0~0.05s时间内,质点M朝着y轴负方向振动,振动的加速度在增大
3、下面哪些应用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
A . 利用地球上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B . 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根据接收到的频率发生的变化,就知道汽车的速度,以便于进行交通管理
C . 铁路工人用耳贴在铁轨上可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D . 有经验的战士从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飞行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电磁辐射
B . 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短
C . 光的波长越长,其粒子性越强,光的波长越短,其波动性越强
D . 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氢原子辐射出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5、一简谐振子沿x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
时刻振子的位移
;
时刻
;
时刻
.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 )






A . 0.1 m,
B . 0.1 m, 8s
C . 0.2 m,
D . 0.2 m,8s


6、用a、b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一金属板,发现当a光照射时验电器的指针偏转,b光照射时指针未偏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增大a光的强度,验电器的指针偏角一定减小
B . a光照射金属板时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负电
C . 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D . 若a光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5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双缝间距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2.190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 mm
(2)根据以上条件,可算出这种光的λ= 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下列操作中可以使条纹变稀疏的是(______) (3)
A . 改用波长较短的光(如紫光)做入射光
B . 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C . 减少双缝间距
D . 增大双缝间距
2、
(1)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画出完整的光路图,由于没有量角器,他以入射点O点为圆心画圆交入射光线于A点,交折射光线于B点,过A点画法线的垂线与法线交于C点,过B点画法线的垂线与法线交于D点,如图所示,若各线段的长度可以用AC、CO、BD、DO表示,则玻璃的折射率可表示为。
(2)可以利用单摆实验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则: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 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cm.测定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中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s.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质量为m=0.5kg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5.5kg的平台上,随平台上、下做简谐运动,振幅为A=0.3m。设在简谐运动过程中,二者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已知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400N/m,(g=10m/s2)试求:
(1)两者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形变量;
(2)二者一起运动到最低点时,物体对平台的压力大小。
2、图示为一由直角三角形
和矩形
组成的玻璃砖截面图。
,
,
为
的中点,
。与
平行的细束单色光
从
点入射,折射后恰好到达
点。已知光在真空中速度大小为
。求:












(1)玻璃的折射率
;

(2)光从射入玻璃砖到第一次射出所用的时间
。

3、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t=3s时波传到x=9m处的质点B点,其波形如图甲所示,A质点的振动情况如图乙所示,求:
(1)在简谐横波从B质点传到C质点的过中,A质点运动的路程;
(2)从t=3s时开始C质点经过多长时间位移第一次为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