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05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4小题)

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上,选取一段如图所示,实验员告知同学们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图中每两点中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用刻度尺量得A到B、C、D、E各点的距离依次为:1.23cm、3.71cm、7.44cm和12.42cm,则打C点时物体的瞬间速度大小为      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以上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若实际上交流电的频率为51Hz,则上面计算出的加速度值比实际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偏”)

2、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

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cm,d2=8.00cm,d3=13.20cm,d4=19.19cm,d5=25.99cm,d6=33.61cm.

则计算vF=       m/s;计算得a=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同学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由纸带可知(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C点的速度 =       m/s;
(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m/s2 .

二、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1、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所示的点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即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有画出),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
(2)打第3个记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      m/s。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      cm;C点对应的速度是      m/s。加速度是      m/s2(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 ,打点计时器在小车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1)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      
(2)图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 为依次选中的计数点(各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在打出计数点 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计算结果均保留 位有效数字)
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匀变速运动,如图是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一段,打点顺序是A、B、C、D、E,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现把一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线和计数点A对齐,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操作正确的有                   . (1)
A .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远离打点计时器 B . 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远离滑轮的一端 C . 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 . 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
(2)根据该同学打出的纸带,可判断小车与纸带的      (填“左”或“右”)端相连.
(3)用该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A、C之间的距离为       cm.
(4)打计数点B时纸带的瞬时速度vB=      m/s.
(5)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5、某同学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即每0.02s打一个点)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cm、x2=7.67cm、x3=8.29cm、x4=8.91cm、x5=9.53cm、x6=10.15cm,

(1)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
A .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 .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 . 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 D . 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 在F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实验者如不知道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大于50Hz,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某物理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保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必要措施是_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1)
A . 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 . 将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 C . 钩码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 .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2)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打出几条纸带,选取一条比较清晰的纸带,部分计数点A、B、C、D、E、F、G如图乙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3.50cm,SBC=4.32cm,SCD=5.10cm,SDE=5.88cm,SEF=6.69cm,SFG=7.55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研究变速运动时,往往用 求某个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t的要求是      (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
7、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      (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m/s,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8、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共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7个计数点,计时器接在“220V 50Hz”交流电源上
(1)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用的是电火花和      (选填“复写”或“墨粉”)纸。
(2)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对应点

B

C

D

E

F

速度(m/s)

0.141

0.180

0.218

0.262

0.301

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v﹣t图象      ,并利用该图象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      m/s2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9、在“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
(1)某同学选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则与之配套的器材是_______ (1)
A . 220V交流电源 B . 4~6V的低压交流电源 C . 墨粉纸盘 D . 复写纸
(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 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交变电流的频率f=50Hz ,其中x1=7.05cm、x2=7.68cm、x3= 8.33cm、x4=8.95cm。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速度vc=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利用逐差法求得加速度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 比实际值偏      。(选填“大”或“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05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