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物理高考二轮复习专题03:近代物理初步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卢瑟福利用镭源所放出的α粒子,作为炮弹去轰击金箔原子,测量散射α粒子的偏转情况。下列叙述中符合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事实的是( )
A . 大多数α粒子在穿过金箔后发生明显的偏转
B . 少数α粒子在穿过金箔后几乎没有偏转
C . 大多数α粒子在撞到金箔时被弹回
D . 极个别α粒子在撞到金箔时被弹回
2、用中子轰击
原子核某次的裂变方程为
,
、
、
、
的质量分别为
、
、
、
,
半衰期为
,真空中的光速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裂变时质量亏损
B . 裂变时释放的能量为
C . 若增大对
的压力,
的半衰期小于
D .
原子核中含有
个中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量子论是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
B . 光的强度越大,则光子的能量也就越大
C . 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能发射某些特定频率的光子
D .
发生
衰变成钍
时,
粒子与钍
的质量之和等于铀
的质量






4、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粒子散对实验现象中,绝大多数
粒子不偏转,说明原子内几乎是“空”的
B . 核聚变反应方程
中,
表示质子
C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D .
衰变现象说明
粒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5、如图所示,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
、
、
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和④是
射线,它们有很强的穿透本领
B . ③和⑥是
射线,它们是高速电子流
C . ②和⑤是
射线,它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
D . ③和④是
射线,它们有很强的电离本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能量减少
B . 在核反应
中,X为质子
C . 若用蓝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用红光(频率比蓝光的小)照射该金属表面时一定有电子
D . 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大幅降低其温度后,其半衰期减小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β射线的本质是电子流,所以β衰变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
B . 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和镭两种新元素
C . 某种色光照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大光照强度,则单位耐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
D . 玻尔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8、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个氢原子吸收能量后由基态跃迁到 n=4的激发态,然后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能发出 6 种能量的光子
B . 只能发出 1 种能量的光子
C . 吸收的能量为 12.75eV
D . 可能发出能量为 0.85eV的光子
9、放射性同位素碘131是对甲状腺癌有辅助治疗作用。研究表明,碘131只在甲状腺组织聚集,利用碘131的放射性能有效的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及转移的癌细胞。已知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其衰变变方程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碘131衰变中释放出的X粒子为中子
B . 碘131衰变中释放出的X粒子为质子
C . 碘131与碘127具有相同的核子数
D . 10g的碘131经过16天有7.5g发生了衰变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 . 据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要放出核能量
D . 据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放出能量
2、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
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中含有92个质子。
B . 100个
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
C . 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
,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D . 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3、图1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2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 )
A . 若将滑片右移,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
B . 若将电源反接,电路中可能有光电流产生
C . 若阴极K的逸出功为1.05 eV,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1.5eV
D . 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中只有4种光子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电效应既显示了光的粒子性,又显示了光的波动性
B . 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转化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这就是β衰变的实质
C . 静止的核
在a衰变完成的瞬间,产生的两个新核
和
的速率之比为4:234
D . 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增大



5、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 由
可知,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小于衰变前铀核质量
C . 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金属钾表面均有光电子逸出,红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D . 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3激发态后,可能发射3种频率的光子。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水库的存水量,将一瓶放射性溶液倒入水库中,已知这瓶溶液每分钟衰变8×107次,这种同位素半衰期为2天,10天以后从水库取出1 m3的水,并测得每分钟衰变10次,求水库的存水量为多少?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处于激发态的能量与轨道量子数n的关系为En=
(E1表示处于基态原子的能量,具体数值未知).一群处于n=4能级的该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几种光,其中只有两种频率的光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这两种光的频率中较低的为γ.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电子质量为m.求:

(1)该原子处于基态的原子能量E1;
(2)频率为γ的光子的动量p;
(3)若频率为γ的光子与静止电子发生正碰,碰后电子获得的速度为v,碰后光子速度方向没有改变,求碰后光子的动量p′.
2、一个原来静止的锂核(
)俘获一个速度为7.7×104 m/s的中子后,生成一个氚核和一个氦核,已知氚核的速度大小为1.0×103 m/s,方向与中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1)试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出氦核的速度大小;
(3)若让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发生聚变时可产生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一个中子,求这个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已知氘核质量为mD=2.014 102 u,氚核质量为mT=3.016 050 u,氦核质量mHe=4.002 603 u,中子质量mn=1.008 665 u,1 u=1.660 6×10-27 kg)
3、用质子轰击锂核
生成两个
粒子
已知质子质量
,
粒子的质量
,锂核质量
,质子的初动能是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核反应前后发生的静止质量的质量亏损
;

(3)核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

(4)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全部用来增加了两个
粒子的动能,则核反应后两个
粒子具有的总动能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