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专题: 第52讲 实验: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实验探究题(共12小题)

1、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我校有五组同学用单摆测成都的重力加速度g,各组实验器材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若各组同学实验操作水平一样,那么第      组同学测定的结果最准确.若该组同学根据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做出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1,那么该组同学测出的重力加速度g大小是      m/s2

组数

摆球材料

最大偏角

摆长

测全振动次数

1

0.64m

10

2

30°

0.64m

10

3

0.81m

50

4

30°

0.81m

50

(2)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2)
A .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 . 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C .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 .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E . 振幅过小
(3)小白同学在学校利用图象法较准确地测出了成都的加速度,假期去参观北大的物理实验室时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并在同一张纸上绘制了T2~L图象,如图2所示.在北大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      (选填“A”或“B”).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1)
A . 摆球质量过大 B . 单摆振动时振幅较小 C . 测量摆长时.只考虑了线长.忽略了小球的半径 D . 测量周期时.把n个全振动误认为(n+1)个全振动.使周期偏小 E . 测量周期时.把n个全振动误认为(n﹣1)个全振动.使周期偏大
(2)若单摆是一个秒摆.将此摆移到月球上.(g= g).其周期是      
(3)实验中游标尺(50分度)和秒表的读数如图.分别是       mm.       s.

3、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重力加速度的数学表达式是      (1)
A . g= B . g= C . g= D . g=
(2)若测量值偏小,可能是由于       (2)
A . 计算摆长时,只考虑悬线长,而未加小球半径. B . 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成n+1次全振动. C . 计算摆长时,用悬线长加小球的直径 D . 单摆振动时,振幅较小.
4、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下列措施中必要的或做法正确的是     . (选填下列措施前的序号) (1)
A . 为了便于计时观察,单摆的摆角应尽量大些 B . 摆线长应远远大于摆球直径 C . 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 D . 用秒表测量周期时,应测量单摆20~30次全振动的时间,然后计算周期,而不能把只测一次全振动时间当作周期 E . 将摆球和摆线平放在桌面上,拉直后用米尺测出摆球球心到摆线某点O间的长度作为摆长,然后将O点作为悬点
(2)测摆长时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单摆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摆长为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2所示,秒表读数为       s.

(3)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3)
A .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 .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 . 开始计时时,秒表提前按下 D .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5、某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1)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1)
A . 振幅偏小 B .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使周期变大了 C .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 .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次数记为50次
(2)此同学用游标卡尺测一小球直径如图甲,已知游标尺为20等份,则读数应为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3)
A . g B . C . D .
6、下面为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部分操作.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求数如图所示,读数为mm.

(2)测出单摆偏角小于5°时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为d.用上述测得的量写出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
(3)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原因是         (3)
A . 计算时将l当成摆长; B .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C .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 . 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计为29次.
7、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如果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填写字母代号) (1)
A . 测摆长时,忘记了摆球的半径 B . 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牢,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 .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 D .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50次
(2)某同学在实验中,测量6种不同摆长l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T,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l/m

0.4

0.5

0.8

0.9

1.0

1.2

T/s

1.26

1.42

1.79

1.90

2.00

2.20

T2/s2

1.59

2.02

3.20

3.61

4.00

4.84

请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在如图1中作出T2﹣l图线      ,并利用此图线得重力加速度g=      m/s2 . (取π2=9.86,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一位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单摆在最大摆角θ较大时周期公式可近似表述为T=2π(1+ sin2 .为了用图象法验证单摆周期T和最大摆角θ的关系,他测出摆长为l的同一单摆在不同最大摆角θ时的周期T,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线.根据所给周期公式可知,图中的纵轴表示的是      ,图线延长后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8、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你所选用的器材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长1m左右的细绳;  B.长30cm左右的细绳;

C.直径2cm的铝球;   D.直径2cm的铁球;

E.秒表; F.时钟;       G.最小分度值是1cm的直尺;

H.最小分度值是1mm的直尺.

(2)某同学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出多组摆长L与周期T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T2﹣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为      m/s2(取π2=9.86,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9、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了一些数据,其中的一组数据如下所示.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时,将摆线平放,如图(A)所示,刻度尺读数是      cm,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卡尺游标位置如图(B)所示,可知摆球直径是       cm,如图所示测出的摆长      (偏大,偏小),正确的测量方法是      

(2)该同学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C所示,则秒表所示读数为       s.单摆的周期是       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D所示,T2与l的关系式T2=      ,利用图线可求出图线的斜率k=      ,再由k可求出g=      

(4)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4)
A . 未挂小球就测量绳长,然后与小球半径相加作为摆长 B .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 . 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 . 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次.
10、柑橘所学知识完成实验:
(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12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

(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丙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变化图线如图丁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      .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个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若已正确测出悬线长L和摆球直径d,及图丁中读取的周期,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      
11、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      cm.

(2)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填选项前的字母)

(2)
A .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 . 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 C . 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 . 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12、某课外兴趣小组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下列选项是小组成员提出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1)
A . 为了防止断裂,摆线要选择长些的、伸缩性大些的细绳 B . 为了减小阻力,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钢球 C . 为了方便测量,应使摆线偏离竖直位置30°角静止释放 D . 为了减小误差,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多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
(2)该小组成员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如图所示,摆球的直径为      mm;

(3)该小组成员测出了摆线的长为l , 摆球的直径为d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为t , 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专题: 第52讲 实验: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