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专题: 第5讲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小题)

1、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

A .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 .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 .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 . 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2、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的点为记数点,在每两相邻的记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 0.2m/s2 B . 2.0m/s2 C . 20.0m/s2 D . 200.0m/s2

二、实验探究题(共10小题)

1、李明同学在用电火花计时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

(1)电火花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       V.

(2)

从打出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相邻两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计数点间距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计算出纸带上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2=      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m/s2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

某同学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即每0.02s打一个点)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其中S1=7.05cm、S2=7.67cm、S3=8.29cm、S4=8.91cm、S5=9.53cm、S6=10.15cm,

(1)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 .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 .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 . 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 D . 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2)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s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 在F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3、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标出0~5六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计数点0对齐.由图可以读出1、3、5三个计数点跟0点的距离x1、x3、x5

(1)请将测量值填入表中.

  距离

    x1

    x3

   x5

  测量值/cm

      

      

      

(2)则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       m/s;

(3)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

4、

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用刻度尺量得点A、B、C、D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1.50cm,x2=3.40cm,x3=5.70cm,x4=8.40cm.由此可知,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m/s.与纸带相连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5、如图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没画出来,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1、2、3、4、5、6,测得s1=5.18cm,s2=4.42cm,s3=3.62cm,s4=2.78cm,s5=2.00cm,s6=1.20cm.(所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 , 方向      (填A→B或B→A);
(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      m/s.
6、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得到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

(1)计算vF的公式为vF=      
(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1)在打点计时器打B、C、D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B=       m/s; vC=       m/s;vD=       m/s.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8、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

由图中所标数据计算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VD=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是       电源 . 填交流或直流 ,工作电压是       由于电源频率不稳,某段时间内电源频率为40Hz , 则每隔       s打点一次.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 图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天纸带, .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

带上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      s

②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       . ;

③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第二问保留2位有效数字

10、学生课外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实验时,他们先测量分液漏斗下端到水桶底部的距离s;然后使漏斗中的水一滴一滴地下落,调整阀门使水滴落到桶底发出声音的同时,下一滴水刚好从漏斗的下端滴落;用秒表测量第1个水滴从漏斗的下端滴落至第n个水滴落到桶底所用的时间t

(1)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g=       (用s、n、t表示);
(2)如果某次实验中,s=0.90m,n=30,t=13.0s, 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      m/s2; (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写出一条能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专题: 第5讲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