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把下列四种 溶液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 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 ,此时 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 . 溶液 B . 溶液 C . 溶液 D . 溶液
2、密闭的真空容器中放入一定量 固体,发生反应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为原来的一半,重新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缩小容器体积,平衡正向移动 B . 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压强增大 C . 达到新平衡后,气体的密度不变 D . 达到新平衡后,固体总质量不变
3、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SO2、O2、SO3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2SO2(g)+O2(g) 2SO3(g) ΔH<0,改变条件对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关于改变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压缩容器体积 B . 通入O2 C . 通入稀有气体He D . 减低温度
4、NO催化O3分解的反应机理如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___________

总反应:

其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的错误的是(   )

A . 第一步基元反应是该反应的决速步骤 B . 第二步反应断裂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C . 第三反应的反应机理为: D . 催化剂NO改变了总反应的反应历程和焓变
5、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 FeO(s)+CO(g)。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过程中CO2气体和CO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v B . 4min内,CO2的转化率为71.4% C . CO的反应速率v(CO)=0.125mol·L-1·s-1 D . 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充入He,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6、一定温度下,在 物质 的溶液中,发生反应: ,测算出物质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平均速率为 B . 反应至 时, C . 反应过程中, D . 可推测出图中x为3930
7、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70 ℃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 . 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 C . 图丙表明,少量Mn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 D . 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8、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 通入少量HCl气体,溶液中pH值增大 C .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3COO-浓度增大 D .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3COO-浓度减小
9、相同质量的与足量稀硫酸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一组是(   )


温度/

锌的状态

A

0.1

20

颗粒

B

0.1

35

颗粒

C

0.1

20

粉末

D

1.0

35

粉末

A . A B . B C . C D . D
10、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 , 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X的浓度为时,Z的浓度为 C . 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 . 的取值范围为
11、100mL浓度为2mol/L的硫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加入适量的6mol/L的硫酸 B . 适当加热 C . 加入适量蒸馏水 D . 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实验室通过分解制备 , 加入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B . 已知工业合成氨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C . 反应中,不能100%转化为 D . 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时,用碳酸钙粉末比块状碳酸钙反应要快
1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可减缓食物腐败的速率 B . 铝粉与需要在高温下反应,所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 . 蜡烛燃烧过程中,只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能量变化 D . 品红溶液中通入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属于可逆反应
14、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到盛有10mL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 30mL2mol.L-1的X溶液 B . 20mL1mol.L-1的X溶液 C . 10mL4mol.L-1的X溶液 D . 10mL3mol.L-1的X溶液
15、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 . NO与氧气反应 B . H2与N2反应合成NH3 C . NH3溶于水 D . Cl2溶于水
16、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0s内从0.8 mol·L1变为0.2 mol·L1 , 则在这10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 . 0.06 mol·L1·s1 B . 0.02 mol·L1·s1 C . 0.02 mol·L1 D . 0.08 mol·L1·s1

二、综合题(共6小题)

1、具有十八面体结构的Ag3PO4晶体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实现“碳中和”,也可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
(1)Ⅰ.配位-沉淀法制备 高效光催化剂

已知:i.Ag3PO4难溶于水,可溶于硝酸;

ii.Ag3PO4沉淀的生成速率会影响其结构和形貌,从而影响其光催化性能;

iii.银氨溶液中存在:

配制银氨溶液时的反应现象是

(2)加入 溶液时,发生以下反应,请将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NH3+□+□ 

(3) 在溶液中反应也可制得Ag3PO4固体,但制得的Ag3PO4固体光催化性能极差。从速率角度解释其原因:
(4)Ⅱ.Ag3PO4光催化剂的使用和再生

已知:Ag3PO4晶体在光照条件下发挥催化作用时,首先引发反应。a.

Ag3PO4光催化CO2制备甲醇可实现“碳中和”,a的后续反应: ,则由CO2制备甲醇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Ag3PO4光催化降解RhB(代表有机污染物),RhB被氧化成CO2和H2O。a的后续反应

注:Ag3PO4在该催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光腐蚀,生成单质银,影响其光催化性能。

用Ag3PO4依次降解三份相同的废水,测得3次降解过程中RhB的残留率( :即时浓度与起始浓度之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 是降解RhB的重要氧化剂

b.第1次使用后Ag3PO4的光催化性能降低

c.该实验条件下,Ag3PO4使用两次即基本失效

②第1次光降解时, 内的反应速率为 (废水中RhB初始浓度 ,RhB的摩尔质量为 )

2、碘及碘的化合物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知反应H2(g)+I2(g) 2HI(g)ΔH=-14.9kJ·mol1
(1)根据下图判断1molH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为kJ。

(2)氢气和碘蒸气能直接反应生成碘化氢,T℃时,向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H2(g)和0.2mol I2(g),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H2(g)、I2(g)和HI(g)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0~5min内,用H2(g)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H2)=。6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为

(3)反应H2(g)+I2(g) 2HI(g)的反应机理如下:

第一步:I2 2I(快速平衡);

第二步:I+H2 H2I(快速平衡);

第三步:H2I+I→2HI(慢反应)。

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由步决定。

(4)将等物质的量的I2和H2置于预先抽真空的特制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500K,起始总压强为416kPa;体系达到平衡时,总压强为456kPa。若体系中只考虑如下反应关系:

①I2(g) 2I(g)Kpl=200ΔH1

②I2(g)+H2(g) 2HI(g)Kp2ΔH2

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1500K时,平衡体系中I(g)的分压为kPa,Kp2=(写表达式)。

(5)某实验兴趣小组将氧化还原反应2Cu2+5I 2CuI↓++ 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

带孔的封蜡鸡蛋壳为半透膜,鸡蛋壳内的电极为(填“正极”或“负极”);该电极反应式为

3、在 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 体系中, 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s

0

1

2

3

4

5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图中,A点处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图中表示 变化的曲线是。用 表示从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3)下列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及时分离出 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适当扩大容器的容积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和速率变化对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某研究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1)甲同学探究反应Fe+H2SO4(稀)=FeSO4+H2↑中的能量变化。向装有铁片的试管中加入1 mol/L的H2SO4 , 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触摸试管外壁,温度升高。

①该反应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下列措施中,能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是(填字母)。

a.将铁片改成铁粉    b.将稀H2SO4改成浓硫酸    c.加硫酸钠溶液

(2)乙同学认为原电池原理也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他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3)丙同学根据 反应的发生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如图2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定体积滴有酚酞的稀硫酸中(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

①写出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NH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为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

③在不同催化剂时测得混合气体中NH3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曲线(填序号)使用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理由是

5、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充入NO与O2 , 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NO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现象是
(2)上图中表示NO的曲线是(填序号),在 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3)为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填序号)。

A.     B.     C.

6、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molH2(g)和ymolI2(g),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变化?(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
(1)若升高温度,速率
(2)若加入催化剂,速率
(3)若充入更多的H2 , 速率
(4)若扩大容器的体积,速率
(5)若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速率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