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 物质分类及变化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来灭火的是(   )
A . B . 湿抹布盖灭 C . 二氧化碳气体 D . 干沙
2、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氯气的性质很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③久置的氯水漂白性增强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除去Cl2中的HCl,可使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⑤ C . ③⑤ D . ①④⑤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22.4L水含有NA个氧原子 B . 12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C . 常温常压下,22.4L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D . 4℃时9mL水和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 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B . 0.3 mol甲基所含电子数为2.1NA C . 60 g乙酸与足量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充分反应后断裂的C-O键数目为NA D . 标准状况下,11.2 L NH3含有的质子数为0.5NA
5、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重要方法。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图

现象

右边试管产生气泡较快

左边棉球变棕黄色,右边棉球变蓝色

B中产生白色沉淀,C中溶液颜色褪去

试管中液体变浑浊

结论

催化活性:Fe3+>Cu2+

氧化性:Br2>I2

硫酸亚铁铵分解的产物中除NH3外还含有SO3 和SO2

非金属性:C>Si

A . A   B . B   C . C   D . D
6、下列利用海带提取单质碘的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装置甲灼烧海带 B .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浸泡液 C . 用装置丙得到I2的CCl4溶液 D . 用装置丁提纯粗碘
7、 是制备磁性材料和催化剂的重要中间体。用含镍废料(主要成分为NiO,含有少量CuO、FeO和 )制备 并回收金属资源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滤渣l的成分为 B . 滤渣2的成分为中可能含S单质 C . “操作1”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D . 第一步“酸溶”时可选用硝酸
8、下列工业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工业制玻璃 B . 工业冶炼粗铜 C . 工业制硝酸 D . 工业制漂白粉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能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 B . 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 C . 的溶液中: D . 的溶液中:
10、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之和为2。化学式为 的化合物熔点高,可作超硬耐磨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 B .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 C . 可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 微粒 D . 具有强还原性,与足量水反应时每产生 气体转移 个电子
11、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 ,还含有 等杂质。工业上利用铬铁矿制备 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高温氧化”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B . “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 C . 发生的化学反应仅有 D . 试剂 可以为稀

二、多选题(共8小题)

1、侯氏制碱法是连续循环生产的过程,主要流程见图,有关该流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母液中含有大量的Na+、NH4+、Cl、CO32 B . 通入NH3只是为了增加NH4+浓度 C . 加入的Y物质为CO2 D . 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补充水
2、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5 ℃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 . 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 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 . 如图所示转化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每年10月23日上午6∶02到晚上6∶02被誉为“摩尔日"(MoleDay),这个时间的美式写法为6∶0210/23,外观与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值6.02×1023相似。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O2作为氧化剂参与反应,得到的电子数一定为4NA B . 46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3NA C . 0.4mol/LNa2SO4溶液中所含Na+ 总数为1.2NA D . 标准状况下,18g水所占的体积小于22.4L
4、下列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NaHSO4(熔融)=Na++H++SO B . 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电路板:Cu+2Fe3+=Cu2++2Fe2+ C . 过量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CO +OH-+Ca2+=CaCO3↓+H2O D . Na2O加入稀硫酸中:O2-+2H+=H2O
5、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的NaClO使NH 完全转化为N2 , 该反应可表示为2NH +3ClO-=N2↑+3Cl-+2H++3H2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反应中每生成1molN2 , 转移3mol电子 B . 还原性:NH <Cl- C . 反应中NH 被氧化,ClO-被还原 D . 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不可以直接排放
6、高铁酸钾 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作水处理剂时,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化水 B . 反应Ⅰ中尾气可用 溶液吸收再利用 C . 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 该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12L甲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2NA B . 0.5mol熔融的 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1.5NA C . 5.6g铁粉与足量稀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 D . 4.6g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氮原子数目为0.1NA
8、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和铝的硅酸盐,以及 等。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

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pH

1.9

7.0

8.9

3.0

8.1

完全沉淀pH

3.2

9.0

10.9

4.7

1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酸浸氧化”中,只有 两种离子被氧化 B . 随滤液②可除去的金属离子只有 C . “沉淀转溶”得到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 D . “调 ”的目的是为了除去铝元素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1)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若遇到下列情况,应如何操作.

①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必须先       ,后集中加热.

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都要先         , 后点燃.

③H2还原CuO实验结束时,要先       ,后移去导气管.

(2)要分离下列四组混合物:a.饱和食盐水与沙子  b.从KNO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获得KNO3   c.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d.CCl4液体与甲苯液体的混合物(已知CCl4与甲苯互溶,沸点分别为76.75℃和110.6℃)

①分离a、b的操作分别为       、       

②上述四组分离时需使用酒精灯的有         和         (填序号).

③分离c时所使用仪器中有一种在其他组分分离时无需使用,这种仪器是       

2、有反应:4Zn+10HNO3(极稀过量)→4Zn(NO32+NH4NO3+3H2O
(1)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被还原的元素是      
(2)反应中HNO3的作用是      (填序号)

a.氧化剂    b.催化剂    c.脱水剂     d.酸

(3)若有0.1mol NH4NO3生成,转移电子       NA个.
(4)若有1mol HNO3参加反应,被还原的HNO3       mol.
3、3molNH3与2molH2S所含氢原子的数目之比为;它们的质量之比为;在标准状况下,3molNH3的体积为L。
4、下面所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①氯化钾②乙醇③醋酸④氨气⑤蔗糖⑥硫化氢⑦硫酸氢钠⑧一水合氨⑨氯气⑩碳酸钡⑪铁

5、取3支试管并标记甲、乙、丙,分别依次倒入H2SO4 , Na2SO4溶液,Na2CO3溶液,然后各加入几滴BaCl2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振荡,观察现象。写出加入稀盐酸后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NaClO是生活中常用消毒剂,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aClO溶液,并进行成分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NaClO的制备:

该学习小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省去),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中溶液的 ;已知:饱和NaClO溶液pH为11。

仪器a的名称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瓶溶液中c(ClO-)+c(Cl-)c(Na+) (填“>”、“<”或“=”)。
(3)装置B的作用为
(4)Ⅱ.测定NaCl的浓度:

取C瓶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硫酸酸化,加入过量KI溶液,盖紧瓶塞并在暗处充分发生反应: 。用0.1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该锥形瓶中的溶液,常选用作指示剂,当加入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溶液时,其现象为,重复操作2~3次,Na2S2O3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0.00mL(已知: )。计算C瓶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5)若滴定结束时俯视滴定管读数,则测定的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 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在0℃时1体积水能溶解100体积以上的 ,与有机物接触时爆炸。实验室将体积比为 通入 粉末中,发生反应: ,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

已知: 的熔点为 ℃,沸点为 ℃; 的沸点为 ℃; 的熔点为 ℃,沸点为

请回答:

(1)装置B的名称为,C、G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
(2)装置D的作用是
(3)装置F中液氨的作用是
(4)从实验安全考虑,指出这套装置存在的缺陷
(5) 均可作自来水消毒剂,且消毒时还原产物均为 ,则 的氧化能力是等质量 倍(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6)据报道, 还可通过 与足量的潮湿 固体反应制得,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以天青石(主要成分为 ,还含有少量 杂质)为原料生产具有光催化活性的钛酸锶 ,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氢氧化锶和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天青石与过量焦炭隔绝空气“焙烧”,该过程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酸浸”时产生的有毒气体 可用 溶液吸收,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除杂”的方法是将溶液升温至95℃,同时加入 溶液调节 。经过“一系列操作”,包括:,收滤液,即可得到 晶体。“滤渣”的成分为
(4) 经“转化”、“共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草酸氧钛锶晶体 。请简述洗涤的操作。草酸氧钛锶晶体经“煅烧”分解成钛酸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5)光催化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利用钛酸锶光催化还原 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其质理如图2所示,写出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6)天青石也可作为冶炼金属锶的原料。依据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锶的冶炼方法是___________。 (6)
A . 电解法 B . 热分解法 C . 热还原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 物质分类及变化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