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为分析不同试剂是否对 H2O2 分解有催化作用,该小组向四支盛有 10mL5% H2O2 的 试管中滴加不同溶液,实验记录如下:

试管

滴加试剂

2 滴 1mol/L NaCl

2 滴 1mol/LCuSO4

2滴1mol/L CuSO4

和2滴 1mol/LNaCl

2滴 1mol/LCuSO4

和4滴1mol/LNaCl

产生气泡情况

无气泡产生

均产生气泡,且气泡速率从Ⅱ到Ⅳ依次加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根据实验Ⅰ的现象,可得结论NaCl对H2O2分解没有催化作用 B . 根据实验II的现象,可得结论CuSO4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 C . 对比实验可得结论:浓度较大的NaCl溶液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 D . 综合对比以上实验可得结论:NaCl浓度对于CuSO4的催化作用有影响,NaCl浓度越大催化效果越明显。
2、在抗击新冠肺炎传播的战斗中,化学试剂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75% B . 向空气中喷洒大量酒精进行消毒,存在安全隐患 C . 生产医用防护口罩的原料聚丙烯纤维属于纯净物 D . 84消毒液可作为环境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铜电极电解饱和KCl溶液

有气体生成

Cl-的失电子能力比OH-

B

Cl2通入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l2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C

对H2(g)+I2(g) 2HI(g)的平衡体系加压

气体颜色加深

加压平衡向生成I2(g)的方向移动

D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氧化性

A . A   B . B   C . C   D . D
4、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褐色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反应是(   )
A . Fe-3e-+3OH-=3Fe(OH)3 B . O2+2H2O+4e-=4OH- C . 4Fe(OH)2+O2+2H2O=4Fe(OH)3 D . 2Fe+O2+2H2O=2Fe(OH)2
5、科学家利用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X、Y和Z“组合”成一种超分子,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下。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实线代表共价键,Y与Y之间其他重复单元的W、X未标注)

A . Y的非金属性在同主族中最强 B . 简单离子半径:Z<Y C . Z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 . 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比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
6、绿色化学理念影响着整个化学实验改革,微型化学实验就是在这种复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创新性的实验教学方法。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探究实验改进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 反应中,品红溶液褪色,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 . 该装置能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D . X可以是某种碱,也可以是某种盐
7、丙烷(C3H8)的一溴代反应产物有两种:CH3CH2CH2Br和CH3CHBrCH3 , 部分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a表示活化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比较Ea1和Ea2推测生成速率:•CH2CH2CH3<•CH(CH3)2 B . 1mol丙烷中有3mol非极性共价键 C . CH3CH2CH3+•Br=•CH2CH2CH3+HBr ΔH<0 D . 丙烷(C3H8)与Br2的反应只涉及到极性键的断裂
8、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 M(g)+N(s),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n(N)

800

0.10

0.15

0.05

0.05

800

0.20

0.30

a

a

900

0.10

0.15

0.04

0.0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实验①5min达平衡,平均反应速率v(X)=0.005mol/(L•min) C .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1(mol/L)-1 D . 实验②中,达到平衡时,a大于0.10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B . 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1NA C . 加水稀释使H3PO4电离程度增大,溶液pH增大 D . c(H+)=c( )+2c( )+3c( )+c(OH-)
10、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向电解循环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可生成CuCl沉淀除去Cl- , 降低对电解的影响,反应原理如下:

Cu(s)+Cu2+(aq) 2Cu+(aq)ΔH1=akJ•mol-1

Cl-(aq)+Cu+(aq) CuCl(s)ΔH2=bkJ•mol-1

实验测得电解循环液pH对溶液中残留c(Cl-)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pH增大,Ksp(CuCl)增大 B . 反应达到平衡时:n(Cu)越多,c(Cl-)越小 C . 向电解液中加入稀硫酸,有利于Cl-的去除 D . 除Cl-反应为: Cu(s)+ Cu2+(aq)+Cl-(aq) CuCl(s)ΔH=( a+b)kJ•mol-1
1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为铁氰化钾K3[Fe(CN)6]和亚铁氰化钾K4[Fe(CN)6]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装置实现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B . Fe(CN)63-在催化剂b表面被还原的方程式为: -e-= C . 电解质溶液中 浓度之和理论上保持不变 D . 电子流向: →电极a→外导线→电极b→
12、常温下,用AgNO3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的KCl、K2C2O4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C2O42-的水解)。已知Ksp(AgCl)数量级为10-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n点表示Ag2C2O4的不饱和溶液 B . 图中X线代表的AgCl C . Ag2C2O4+2Cl-=2AgCl+ 的平衡常数为109.04 D . 向c(Cl-)=c( )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时,先生成Ag2C2O4沉淀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电子云都是哑铃形的,每个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它们相互垂直,能量相同 B . 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C . 甲醛(HCHO)和光气(COCl2)分子中:键角∠H—C—H<∠Cl—C—Cl D . 四硼酸根离子Xm-(含B、O、H)的球棍模型如图,配位键存在于4、5和4、6原子之间
14、下列对分子结构及其性质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相同 B . 液态氟化氢的化学式有时写成(HF)n的形式与氢键有关 C . 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 . 酸性:H3PO4>HClO,是因为H3PO4分子中氢原子数比HClO的多
15、有5种元素X、Y、Z、Q、T,除Y外均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Z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元素Y和Q可形成化合物YQ B . T的一种单质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 C . X和T第一电离能:X<T D . ZQ2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16、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假设金属的摩尔质量为Xg•mol-1,金属原子半径为rcm,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③和④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6、12 B . 金属Zn采用②堆积方式 C . ①中空间利用率的表达式为: ×100% D . 对于采用②堆积方式的金属,实验测得Wg该金属的体积为V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表达式为
17、下列表述或说法正确的是(   )
A . —OH与 都表示羟基 B . 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C .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D . 命名为:2-甲基-3-戊烯
18、可用来鉴别甲苯、1-己烯、乙酸乙酯和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
A . FeCl3溶液、浓溴水 B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FeCl3溶液 C . 碳酸钠溶液、浓溴水 D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溴水
19、研究1-溴丙烷是否发生消去反应,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向反应后的①试管中加入少量的AgNO3溶液无法验证是否发生消去反应 B . 若②中试剂改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到溶液褪色,则①中一定发生了消去反应 C . ①试管中一定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 D . ②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20、免水洗消毒液中含有能快速杀死新冠病毒的三氯羟基二苯醚,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三氯羟基二苯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式为C12H8O2Cl3 B . 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C . 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6种 D . 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 )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 )。

已知有关物质的沸点:甲醇(CH3OH):64.7℃;苯甲酸:249℃;苯甲酸甲酯:199.6℃。

I.合成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g苯甲酸和15.Sg甲醇,再小心加入3mL浓硫酸,混合均匀,再投入几块碎瓷片,小心加热充分反应后,得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1)写出苯甲酸与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套实验室合成苯甲酸甲酯的装置(夹持仪器和加热仪器均已略去)。根据有机物的有关性质分析,最好采用装置(填“甲”或“乙”)。
(3)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反应物CH3OH过量的方法,原因是

II.粗产品的精制

(4)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甲醇、苯甲酸和水等,现拟按下列流程进行精制,请在流程图中方括号内填入操作方法的名称:a,b

(5)通过计算,苯甲酸甲酯的产率为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            
(1)I.工业制氢有多种渠道,其中一个重要反应是:CO(g)+H2O(g)=CO2(g)+H2(g)ΔH=-4lkJ/mol

已知:2C(s,石墨)+O2(g)=2CO(g)ΔH1=-222kJ/mol

H2(g)+ O2(g)=H2O(g)ΔH2=-242kJ/mol

则石墨的燃烧热ΔH3

(2)工业上可通过CO(g)和H2(g)化合来制备可再生能源CH3OH(g):CO(g)+2H2(g)=CH3OH(g)ΔH=-99kJ•mol-1

又知该反应中某些物质分子里的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已知CO中的C与O之间为叁键连接):

化学键

C—H

H—H

C 图片_x0020_681073649 O

H—O

键能/kJ•mol-1

413

436

1076

465

则C—O键的键能为kJ•mol-1

(3)II.CO2的熔盐捕获与电化学转化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采用该技术可将工厂烟气中的CO2直接转化为碳材和氧气,是一种短程、高效、绿色的CO2高值利用方法。我国科学家设计的转化装置示意图如下:

图片_x0020_2032491134

①②中,熔盐捕获CO2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填“有”或“无”)。

(4)b为电源的极,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上述装置发生的总反应为
2、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其产量居各种化工产品的首位。合成氨方面的研究共产生了三名诺贝尔奖得主,分别是理论可行性研究、工业化研究和机理研究三个方面,这也代表了现代化学研究的三个方面。

回答下列问题:

(1)I.合成氨反应的机理研究:N2和H2在活性铁表面催化合成NH3的机理如图所示,其中(ad)表示物种的吸附状态。

根据反应历程图,写出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合成氨经历如下五个过程:

N2(g)+ H2(g)→N(ad)+3H(ad)i

N(ad)+3H(ad)→NH(ad)+2H(ad)ii

NH(ad)+2H(ad)→NH2(ad)+H(ad)iii

NH2(ad)+H(ad)→NH3(ad)iv

NH3(ad)→NH3(g)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2)
A . 升高温度,过程i的反应速率减慢,过程ii的反应速率加快 B . 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过程i的转化率 C . 使用催化剂时,反应 N2(g)+ H2(g)→N(g)+3H(g)ΔH<0
(3)II.合成氨反应的反应条件研究:实验测定不同条件下,平衡时氨气的含量与起始氢氮比[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T0420℃(填“<”“>”或“=”,下同)。

(4)a点时的转化率:a(N2)a(H2)。
(5)a、b、c、d四点对应的平衡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Ka、Kb、Kc、Kd表示)。
(6)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b=MPa-2(用体系中各物质的分压表示平衡常数,物质的分压=物质的量百分含量×容器的总压,列出计算式即可)。

III.合成氨的工业化研究:合成氨的原料气中的杂质会影响氨的合成效率,已知某原料气中含有20%N2、40%H2、30%CO、3%Ar。

(7)在恒压条件下,单位时间通入的气体总量一定时,杂质稀有气体Ar会使N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的原因为
3、我国具有丰富的锑矿资源,锑及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材料、塑料、阻燃剂、微电子技术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利用脆硫铅锑精矿(主要成分是Sb2S3及PbS)制备锑白(Sb2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26444737

已知:浸出反应Sb2S3+3Na2S = 2Na3SbS3

酸化反应4Na3SbS3 +9SO2=6Na2S2O3+3S↓+2Sb2S3

回答下列问题。

(1)精矿进行研磨的目的是
(2)在浸出反应中,浸出率随NaOH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NaOH的作用是

图片_x0020_2092844214

(3)向浸出液中通入SO2气体进行酸化,得到Sb2S3中间体。酸化反应过程中,pH对锑沉淀率及酸化后溶液中Na2S2O3含量的影响如下表所示,则最适宜的pH为。 pH不能过低的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pH

酸化后溶液成分/(g·L-1

锑的沉淀率/%

Sb

Na2S2O3

6

0.6

160.5

99.5

7

2.7

157.6

97.5

8

5.6

150.4

95.4

9

10.5

145.0

92.4

(4)浸出液酸化后过滤,得到沉淀混合物,在高温下被氧化,写出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从尾气处理的角度评价该工艺流程在环保方面的优点是
4、光刻技术需利用深紫外激光,我国是唯一掌握通过非线性光学晶体变频来获得深紫外激光技术的国家。目前唯一实用化的晶体是氟硼铍酸钾(KBeBF,含K、B、Be、O、F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一群均处于激发态1s22s13s1的铍原子,若都回到基态,最多可发出___种波长不同的光。 (1)
A . 1 B . 2 C . 3 D . 4
(2)Be和B都容易与配体形成配位键,如[BeF4]-、[B(OH)4]-等,从原子结构分析其原因是
(3)氟硼酸钾是制备KBeBF的原料之一,高温下分解为KF和BF3。KF的沸点比BF3的高,原因是
(4)BF3易水解得到H3BO3(硼酸)和氢氟酸。氢氟酸浓溶液中因F-与HF结合形成HF 使酸性大大增强。HF 的结构式为;H3BO3和BF 中,B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为
(5)KBeBF晶体为层片状结构,图1为其中一层的局部示意图。平面六元环以B—O键和Be—O键交织相连,形成平面网状结构,每个Be都连接一个F,且F分别指向平面的上方或下方,K+分布在层间。KBeBF晶体的化学式为

(6)BeO晶体也是制备KBeBF的原料,图2为其晶胞结构示意图。

①沿着晶胞体对角线方向的投影,下列图中能正确描述投影结果的是

②BeO晶胞中,O的堆积方式为;设O与Be的最近距离为acm,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BeO晶体的密度为g·cm-3

5、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明显抑制作用;K为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A俗称石炭酸):

已知:①R—OH R—Cl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B的名称为
(2)G到H的反应类型为
(3)I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4)E中含两个Cl原子,则E的结构简式为
(5)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X是C的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写出一种即可)

①苯环上含有氨基且苯环上只有一种化学环境氢原子;

②1molX消耗2molNaOH。

(7)设计由苯甲醇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B…… 目标产物。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