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1小题)

1、我国利用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获重大突破,其原理是(   )

反应①:C(s)+ O2(g)=CO(g)  △H1

反应②:C(s)+H2O(g)=CO(g)+H2(g) △H2

反应③:CO(g)+2H2(g)=CH3OH(g) △H3=-90.1 kJ·mol-1

反应④:2CH3OH(g)=CH3OCH3(g)+H2O(g) △H4 , 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652240579

反应⑤:3CH3OH(g) CH3CH=CH2(g)+3H2O(g) △H5=-31.0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③使用催化剂,△H3减小 B . △H1-△H2>0 C . 反应④中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 . 3CO(g)+6H2(g) CH3CH=CH2(g)+3H2O(g) △H=-301.3 kJ·mol-1
2、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C(s)+H2O(g)=CO(g)+H2(g)           H1=akJ mol−1

②CO2(g)+H2(g)=CO(g)+H2O(g)        H2=bkJ mol−1

③CO2(g)+3H2(g)=CH3OH(g)+H2O(g)   H3=ckJ mol−1

④2CH3OH(g)=CH3OCH3(g)+H2O(g)    H4=dkJ mol−1

A . 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 . 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 . 反应CH3OH(g)= CH3OCH3(g)+ H2O(l)的 H= kJ mol−1 D . 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的 H=(-2b+2c+d)kJ mol−1
3、关于下列 ΔH的判断错误的是(   )

H2S(g)+ O2(g)=SO2(g)+H2O(g)        ΔH1

H2S(g)+ O2(g)=S(g)+H2O(g)        ΔH2

2H2S(g)+SO2(g)= S8(s)+2H2O(l)        ΔH3

2H2S(g)+SO2(g)= S8(g)+2H2O(g)    ΔH4

8S(g)=S8(g)         ΔH5

A . ΔH1<0  ΔH5<0 B . ΔH1<ΔH2 C . ΔH5= H1H4-3ΔH2) D . ΔH3<ΔH4
4、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B .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C .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一定相等 D .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5、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同条件下, 氢气与 氟气的能量总和高于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B . 氢气与 氟气反应生成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 C . 常温常压下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 氢气和 氟气吸收 热量 D . 键的键能比 键和 键的键能之和小于
6、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   ΔH=+100 kJ·mol-1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714472132

A . 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热ΔH将减小 B . 每形成2 mol A-B键,将吸收b kJ能量 C . 每生成2分子AB吸收(a-b) kJ热量 D . 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00 kJ·mol-1
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 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 . 由C(s,石墨)=C(s,金刚石)ΔH=+1.90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 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kJ·mol-1 D .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1 , 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8、工业上处理含CO、SO2烟道气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S和CO2。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S(s)+O2(g)=SO2(g) ΔH=-296 kJ/mol;则该条件下2CO(g)+SO2(g)=S(s)+2CO2(g)的ΔH等于( )
A . - 270 kJ/mol B . +26 kJ/mol C . -582 kJ/mol D . +270 kJ/mol
9、已知 1 mol X2 (g)完全燃烧生成 X2O(g)放出能量a kJ,且X2中 1mol X-X键断裂时吸收能量b kJ,氧气中 1mol O=O键断裂时吸收能量ckJ,则X2O中 1mol X-O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为( )
A . kJ B . kJ C . kJ D . kJ
10、已知,在25℃、101 kPa时: ①C(s)+O2(g)=CO2(g)    ΔH=-393.5 kJ/mol

②2C(s)+O2(g)=2CO(g)   ΔH=-221.0 kJ/mol

③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6 g碳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196.8 kJ B . 反应②可以自发进行 C . H2的燃烧热ΔH=-241.8 kJ/mol D . 制备水煤气的反应热ΔH=+131.3 kJ/mol
11、已知298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H=-92.0kJ/mol,将此温度下的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忽略能量损失)
A . 一定大于92.0kJ B . 一定小于92.0kJ C . 一定等于92.0kJ D . 不能确定
12、已知:C(s)+H2O(g)=CO(g)+H2(g)ΔH=akJ·mol-1

2C(s)+O2(g)=2CO(g)ΔH=-220kJ·mol-1

H-H、O=O和O-H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1、496kJ·mol-1和462kJ·mol-1 , 则a为(   )

A . -332 B . +118 C . +350 D . +130
13、工业合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2SO2(g)+O2(g)⇌2SO3(g)  ∆H=-198kJ/mol,反应过程可用如图模拟( 图片_x0020_100014 表示O2图片_x0020_100015 表示SO2图片_x0020_100016 表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7

A . 过程Ⅰ和过程Ⅳ决定了全部反应进行的程度 B . 过程Ⅱ为放热过程,过程Ⅲ为吸热过程 C . 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H减小 D . 1mol SO2和1mol O2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9kJ
14、室温下,将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 ,将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热效应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用 催化还原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①

若在一定条件下, 恰好与一定量的 反应生成 ,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   )

A . B . C . D .
16、对于反应: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7、H2和Cl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H2(g) +Cl2(g)=2HCl(g)。已知断开1 mol 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的能量为436.4 kJ。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H2、Cl2和HCl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 B . 形成1 mol Cl2(g)分子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为242.7 kJ C . 相同条件下,1 mol H2(g)和1 mol Cl2(g)的总能量小于2 mol HCl(g)的总能量 D . 1 mol H2(g)和1 mol Cl2(g)反应生成2 mol HCl(g),共放出184.4 kJ的热量
18、已知断开1 mol Cl2(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 242.7 kJ 的能量。根据反应 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H2(g)+Cl2(g)=2HCl(g)是放热反应 B . 反应2HCl(g)=H2(g)+Cl2(g)中断键吸收总能量大于成键释放总能量 C . 断开1 mol H2(g)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 436.4 kJ 的能量 D . H2(g)和 Cl2(g)形成1 mol HCl(g)释放 863.5 kJ 的能量
19、一定条件下, 可以将 置换出来,其转化的能量变化如下:

则在1538℃时,反应 为(   )

A . B . C . D .
20、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反应的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1、根据所示的能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破坏1molA2(g)和1 molB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之和小于破坏2mol AB(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 B . 2mol AB的总能量大于1mol A2和1mol B2的能量之和 C . 1mol A2(g)和1 mol B2(g)的能量之和为a kJ D . 2AB(g)=A2(l)+B2(l)  ΔH<(b-a)kJ·mol-1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已知:氧化锂(Li2O)晶体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1<0,∆H2>0 B . -∆H5+∆H1+∆H2+∆H3+∆H4+∆H6=0 C . H3<0,∆H4<0 D . 氧化锂的晶格能=∆H6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          
(1)请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1molN2(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2molNO2(g),吸收68kJ热量。

②4g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 , 放出9.6kJ热量

(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

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又已知    Δ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

③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2、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已知:2CO(g)+O2(g) = 2CO2(g)     △H1=-566kJ·molˉ1

H2O(g)+CO(g) = H2(g)+CO2(g) △H2=-41kJ·molˉ1

CO(g)+2H2(g) = CH3OH(g)   △H3=-107kJ.molˉ1

则CH3OH(g)+O2(g) = CO2(g)+2H2O(g) △H=kJ·molˉ1

3、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已知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以NO2作氧化剂,反应生成N2(g)和气态的水,据下列的2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N2(g)+2O2(g)= 2NO2(g) △H= +67.7kJ/mol

N2H4(g)+O2(g)=N2(g)+ 2H2O(g) △H= -534kJ/mol

试写出气态肼(N2H4)与NO2反应生成N2(g)和气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4、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H=﹣571.6kJ•mol1

C3H8(g)+5O2(g)═3CO2(g)+4H2O(l)△H=﹣2 220kJ•mol1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H2燃烧的反应热为,C3H8燃烧的焓变为

②1mol H2和2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而氢气、丙烷、乙硼烷等都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______(填字母)。

①石油②煤③天然气④沼气⑤太阳能⑥氢能⑦风能

(1)
A . ③④⑤ B . ③⑤⑥⑦ C . ③⑤⑥ D . ④⑤⑥⑦
(2)25℃、101Pa时,11g丙烷C3H8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55.0kJ,则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运动会上使用的火炬的燃料一般是丙烷(C3H8),丙烷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氢反应可以得到丙烯。已知:C3H8(g)→CH4(g)+HC CH(g)+H2(g)△H=+156.6kJ/mol

CH3CH=CH2(g)→CH4(g)+HC CH(g)△H=+32.4kJ/mol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H3CH=CH2(g)+H2(g)的△H=kJ/mol。

(4)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7

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

②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③实验中改用20mL0.5mol/L的盐酸跟2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相等”或“不相等”)。

2、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碳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燃料的国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 (1)
A . 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用燃料烧掉太可惜,应该综合利用 B . 煤是发热很高的固体燃料,我国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开发成本低,用煤作燃料合算 C . 煤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对环境污染严重 D . 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燃烧的热利用率
(2)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为N。转化过程如下:

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

(3)在25℃、101kPa下,1g液态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石墨的燃烧热△H=kJ•mol﹣1

(5)研究表明CO2和H2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发生反应生成CH3OH。已知部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3OH(g)+ O2(g)═CO2(g)+2H2O(1)△H1=akJ•mol﹣1

H2(g)+ O2(g)═H2O(1)△H2=bkJ•mol﹣1

H2O(g)═H2O(l)△H3=ckJ•mol﹣1

则 CO2(g)+3H2(g)⇌CH3OH(g)+H2O(g)△H=kJ•mol﹣1

五、综合题(共5小题)

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101kPa,1g液态的CH3OCH3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1.74kJ。则表示CH3OCH3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H4—CO2催化重整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CH4(g)=C(s)+2H2(g)    △H=+75.0kJ•mol-1

C(s)+O2(g)=CO2(g)    △H=-394.5kJ•mol-1

C(s)+ O2(g)=CO(g)    △H=-110.5kJ•mol-1

则催化重整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H=kJ•mol-l;从温度和压强的角度考虑,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3)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元素的循环使用。

反应A:4HCl(g)+O2(g)=2Cl2(g)+2H2O(g) △H=-124.2kJ•mol-1

已知:

①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为 kJ。

②新型RuO2催化剂对反应A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的△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叫作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1)下列∆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不能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填字母)

A.H2(g)+ O2(g)=2H2O(g)  ∆H1

B.C(s)+ O2(g)=CO(g)  ∆H2

C.CH4(g)+2O2g)=CO2(g)+2H2O(l)  ∆H3

D.C(s)+O2(g)=CO2(g)              ∆H4

E.C6H12O6(s)+3O2(g)=6CO(g)+6H2O(1)     ∆H5

F.NaOH(aq)+HCl(aq)=NaCl(aq)+H2O(l)       ∆H6

G.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H7

H.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H8

(2)2.00 g 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99.8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的热量为Q,生成的CO2恰好与100mL浓度为4mol∙L-1的K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正盐。则燃烧1mol丁烷放出的热量为
(4)4.4g丙烷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与100 mL浓度为4mol∙L-1的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的溶液中酸式盐的物质的量是mol
(5)氢能源有可能实现能源的贮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研究表明过渡金属型氢化物(又称间充氢化物),在这类氢化物中,氢原子填充在金属的晶格间隙之间,其组成不固定,通常是非化学计量的,如,LaH2.76、TiH1.73、CeH2.69、ZrH1.98、PrH2.65、TaH0.78。已知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钯粉大约可吸附840体积的氢气(钯粉的密度为10.64g∙cm-3 , 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试写出钯(Pd)的氢化物的化学式
3、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而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在 下,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的热量,

①请写出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将上述反应设计成下图所示的原电池,其中Y为极(填“正”或“负”),该极电极反应式为

图片_x0020_100017

(2)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介绍了我国科学家曾杰团队的成果:在含铂高效催化剂作用下把二氧化碳高效转化清洁液态燃料——甲醇

①该法利用 制取甲醇的有关化学反应如下:

已知:i.断开 中的化学键共吸收 的能量

ii.反应①中部分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H-O

键能/( )

436

463

由此计算断开 需要吸收kJ的能量,

②甲醇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a、b、c、d均大于0):

由此知,a、b、c、d由小到大排序为

③将甲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以 为电解质。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4、           
(1)Ⅰ.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g)+ O2(g)=H2O(l)   ∆H=-285kJ·mol-1

②H2(g)+ O2(g)=H2O(g)  ∆H=-241.8kJ·mol-1

③C(s)+ O2(g)=CO(g)  ∆H=-110.5kJ·mol-1

④C(s)+O2(g)=CO2(g)ΔH=-393.5kJ·mol-1 , 回答下列问题:

C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填序号)

(2)燃烧1gH2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3)Ⅱ.中和热是一类重要的反应热,也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已知强酸稀溶液与强碱稀溶液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H1=-57.3kJ•mol-1

下列各组试剂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
A .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B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 C . 醋酸与氢氧化钠固体 D . 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E . 氢氧化镁溶于稀盐酸
(4)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1molH2O(l),则反应放出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7.3kJ,原因是
(5)Ⅲ.如图所示,某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

图片_x0020_100009

据图可判断出反应物的总键能(填“>”“<”或“=”,下同)生成物的总键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 0。

5、                 
(1)Ⅰ.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符合图示的是

①铝片和稀盐酸的反应;②Ba(OH)·8H2O和NH4Cl反应;

③甲烷在氧气中燃烧;④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⑤酸碱中和反应;

⑥碘的升华;⑦NaOH固体溶于水;⑧氢气还原氧化铜

(2)Ⅱ.断裂 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如表所示,腓( )的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化学键

氧氧键

能量/( )

a

498

946

391

回答下列问题:

①( 反应生成 放出的能量为

断键吸收的能量为

④当有 (l)生成时,放出的能量(填“>”“<”或“=”) 523kJ.

(3)Ⅲ﹒用 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 。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元素的循环使用。

反应A:

已知:①.反应A中 被氧化,放出 的热量。

②.

断开 键与断开 键所需能量相差 。水分子中H-O键比氯化氢分子中H-Cl键(填“强”或“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