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嫦娥五号”飞船采集回的月壤在空气中会变色,可能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
A . B . C . D . Ar
2、“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的青铜器(主要成分为铜、锡、铅等)上。下列有关青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冶铜技术早于炼铁 B . 具有导电性 C . 熔点高于纯铜 D . 硬度大于纯铅
3、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气体是(   )
A . B . C . D .
4、中国科学家率先合成出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对其判断合理的是(   )
A . 含碳量与 不同 B . 属于纯净物 C . 会产生白色污染 D . 结构可表示为
5、溶液足量时,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金属一定有剩余的是(   )
A . 铝与氯化铁溶液 B . 锌与浓盐酸 C . 铜与浓硫酸(加热) D . 铝与浓硝酸(常温)
6、下列溶液敞口放置后,pH一定能增大的是(   )
A . 浓醋酸 B . 酸雨样品 C . 漂粉精溶液 D . 石灰水
7、关于氯、溴、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易形成 价离子 B . 都只能从海洋中提取 C . 单质熔沸点依次上升 D .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
8、化学家从一个三角形分子( )入手,“撕裂”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碳原子构成的环状分子 ,该分子是单键和叁键交替的结构,其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不饱和烃 B . “撕裂”过程发生了分解反应 C . 互为同系物 D . “撕裂”过程主要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
9、水可以发生如下变化:

液态水(4℃) 水蒸气(100℃) 氢气+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中物质体积膨胀 B . 过程②中分子间距缩小 C . 过程③中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D . 过程②与过程④互为可逆反应
10、关于化工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合成氨工业中, 循环使用使得原料的总转化率较高 B . 硫酸工业中,大块黄铁矿石不能煅烧,因此必须将其粉碎 C . 石油分馏得到乙烯 D . 氯碱工业生产纯碱
11、“天问一号”于2021年2月被火星捕获。火星大气中含有羰基硫(COS)分子,其结构与 相似,关于羰基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比例模型: B . 结构式: C . 共用电子对都偏向碳 D . 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12、关于有机物X(结构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有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 B . 常温下呈气态 C . 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D . 一氯取代物有2种
13、土壤中游离 越多,绣球花的颜色越蓝。若想种出蓝色绣球花,可向土壤中加入硫酸铝。为保证调色效果,不宜同时施用(   )
A . 硫酸亚铁 B . 硝酸钾 C . 碳酸钾 D . 氯化铵
14、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
A . B . C . D .
15、已知: 。不同情况下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1mol (g)和3mol (g)混合后反应,放出Q kJ热量 B .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途径,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 . 当生成的水为液态时,Q值减小 D . 催化剂不同,反应的热效应不同
16、选取 的醋酸溶液分别与生铁反应,进行腐蚀实验,测量密闭容器内压强变化情况如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的醋酸溶液中一定存在吸氧腐蚀 B . 酸度不同,腐蚀的主要类型可能不同 C . 两组溶液的pH一定逐渐变大 D . 若改用盐酸进行实验,腐蚀速率一定变大
17、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逐滴加入液体x后,下列实验目的能够实现的是(   )

选项

x

y

z

实验目的

A

浓氨水

生石灰

溶液

验证 能溶于碱

B

稀醋酸

小苏打

澄清石灰水

验证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C

过氧化钠

溶液

验证 具有还原性

D

70%硫酸

亚硫酸钠

紫色石蕊试液

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A . A   B . B   C . C   D . D
18、在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残留固体X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X中含有铁,则反应时一定有气泡 B . 若向Y中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则X中无铁 C . Y一定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 Y中滴入NaOH溶液,一定有沉淀产生
19、某新型氨氮去除技术中的含氮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程Ⅰ还需要加入氧化剂 B . 过程Ⅱ反应后酸性减弱 C . 过程Ⅲ中,参与反应的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D . 过程Ⅰ、Ⅱ、Ⅲ的总反应为:
20、某温度下,向浓氯水(由0.12mol氯气溶于水配制而成)中,以恒定速率滴入NaOH溶液,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溶液中的含氯微粒为: B . 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C . 时,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 D . 时,溶液中含NaCl 0.20mol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硅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交通、建筑、汽车等行业。

完成下列填空:

(1)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比较硅铝的原子半径:r(Si)r(Al)(选填:“>”、“<”或“=”)。硅铝合金中的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氟化铝和氯化铝的熔点分别为1040 和194 ,它们熔点差异大的原因可能是
(3)门捷列夫准确预测了铝、硅下一周期的同主族元素(当时并未被发现)的性质,并将他们分别命名为“类铝”和“类硅”。你据此推断类铝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推断的依据是
(4)制备硅铝合金时,在高温真空炉中发生如下反应:

上述反应的最终还原产物为;当有1mol C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有机物H是合成抗肿瘤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A的分子式为。④的反应类型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合成过程中使用TBSCl试剂的目的是
(4)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简式。

①能使石蕊试液变色;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

(5)设计由乙酸和1,3-丁二烯为原料合成G( )的路线。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甲 乙…… 目标产物)
3、“绿色化学”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理念。下图为利用尿素工厂废气以及磷肥工厂废渣(液)联合生产硫酸铵的工艺流程。

完成下列填空:

(1)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硫酸铵溶解度变化趋势与氯化钠相似,则从沉淀池中获得产品的操作包含、洗涤、烘干等。
(2)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设计有等。
(3)为在实验室模拟沉淀池中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导管a下端连接粗管的目的是;导管b下端使用多孔球泡的目的是

可用甲醛法测定所得 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可以表示为:

[已知: 不与NaOH反应]

实验过程:称取样品1.500g,溶解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甲基橙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4)终点的判断依据是
(5)已知 ,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00mL,则所得硫酸铵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保留4位小数),实验测得硫酸铵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略高,原因可能是

a.甲醛被氧化                                  b.没有进行平行实验

c.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变质                        d.锥形瓶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4、利用 可消除CO污染或定量测定CO,反应为:

完成下列填空: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5min后,固体质量减少了6.4g,则0~25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取一定量的 和CO于某密闭容器中,分别在80 和100 下进行实验,测得 如下:

时间/min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80

0.50

0.37

0.26

0.18

0.12

0.12

100

0.50

0.35

0.24

0.17

x

0.15

上表中 ,理由是。根据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图所示,300 的百分含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减小,请解释其原因

(4) 可用高浓度NaOH溶液吸收。

①若4.48L (标准状况)和0.35mol 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至溶液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的物质的量之比1∶1,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③若使碳酸氢钠溶液中 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a.通入HCl      b.NaOH固体      c.通入      d. 固体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