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夏朝和商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
A . 启 成汤 B . 启 盘庚 C . 禹 盘庚 D . 禹 成汤
2、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 . 炎黄战蚩尤 B . 商汤灭夏 C . 牧野之战 D . 春秋争霸
3、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
A . 女娲补天 B . 涿鹿之战 C . 大禹治水 D . 牧野之战
4、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 )

A . 黄帝 B . C . D .
5、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春秋争霸的是 ( )

A . 退避三舍 B . 围魏救赵 C . 纸上谈兵 D . 三顾茅庐
6、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

A . 20世纪前期 B . 20世纪后期 C . 21世纪前期 D . 21世纪后期
7、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

A . 会使用火 B . 种植水稻 C . 烧制彩陶 D . 铸造司母戊鼎
8、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9、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

A .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 . 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 . 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 . 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10、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11、“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D .
12、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哪一制度的衰落(  )

A . 世袭制 B . 禅让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13、

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四处分别为(  )

A . 燕、楚、齐、秦 B . 燕、齐、秦、楚 C . 齐、秦、楚、燕 D . 楚、燕、齐、秦
14、

某同学利用如图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

A . 西周分封 B . 春秋五霸 C . 战国七雄 D . 秦灭六国
15、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

A . 齐桓公 B . 秦穆公 C . 楚庄王 D . 晋文公
16、商鞅变法遭到秦国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法令的推行(  )

A . 土地私有 B . 建立县制 C . 鼓励生产 D . 奖励军功
17、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A . 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 . 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 . 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 . 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18、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19、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下列的(  )

A .   B .     C .    D .
20、下列哪一观点体现老子的思想主张(  )

A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 . “无为而治” C . “民贵君轻” D . “法治”
2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在美国西点军校受到学员的追捧。此思想属于以下哪个学派(  )

A . 墨家 B . 兵家 C . 法家 D . 道家
2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学派是(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法家 D . 兵家
23、初三某班班委会因为班上纪律混乱,准备制定严格的班规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他们的主张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似(  )

A . 儒家 B . 法家 C . 道家 D . 墨家
24、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

A . 聚族而居 B . 原始农业 C . 贫富分化 D . 采集狩猎

二、辨析题(共2小题)

1、东周时期,一些重要的诸侯国比如齐国、晋国、楚国等仍然存在,说明西周时期传承下来的宗法制分封制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说法正确吗?如有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2、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所创立的道家学派影响深远,在中国历史上,这一学派的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材料二:《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战国时的一次变法:“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管仲相桓公”之后,桓公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2)材料二中的“商君”在谁的支持下实行变法?这次变法对该国产生什么影响?

(3)通过对上述事件的了解,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如表格

学派

代表人物

儒家

孟子、荀子

道家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

……

材料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何种局面?它有何历史价值?

(2)材料二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3)战国时期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是哪位思想家?

(4)青少年应该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做贡献,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 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方式二: 歌谣学史】

建夏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  。夏桀本是亡国君,  灭夏建商朝。  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西周立。

【方式三: 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面的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领会与创新】

(1)“轩辕”指的是谁?后人是怎样尊称他的?

(2)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从歌谣中分别找出1位“得天下”、“失天下”的国王。

(4)如图展示的哪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谁主持修筑这一工程?

(5)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