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将0.2 mol/L的KI溶液和0.01mol/L 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平衡2Fe3++2I 2Fe2++I2的是(   )
A . 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B . 加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C . 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D . 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2、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 使用催化剂可降低E1 C .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D . 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CO2(g)+NO(g)    ΔH=-(a-c)kJ•mol-1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H2(g)、I2(g)、HI(g)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B . 常温下,将pH=10的NH3•H2O溶液稀释10倍,pH>9 C . 利用TiCl4水解制备TiO2时,需加入大量水并加热 D .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4、如图为以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Pt为电极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B . a极为负极,电子由a极经外电路流向b极 C .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D .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中c(H2SO4)不变
5、下列电化学装置及用途正确的是(   )

A

B

C

D

铜的精炼

铁上镀银

防止Fe被腐蚀

构成铜锌原电池

A . A   B . B   C . C   D . D
6、常温下,下列关于pH=3的CH3COOH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0-11mol•L-1 B . 与等体积pH=11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 C . 加入少量水稀释该溶液的过程中, 增大 D . 加入0.1mol•L-1CH3COONa溶液使pH=7,则c(CH3COO-)=c(Na+
7、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

证明CO 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分别测定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

证明相同温度下,HCl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H

C

向0.1mol•L-1的稀硫酸中加入ag锌粉,向0.4mol•L-1的稀硫酸中加入ag锌粒

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向两支装有4mL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rnL0.04mol•L-1H2C2O4(草酸)溶液、2mL0.2mol•L-1H2C2O4(草酸)溶液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回答下列问题。
(1)I.研究CO2与CH4转化为CO与H2,对缓解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已知:①2CO(g)+O2(g)=2CO2(g)ΔH=-566kJ•mol-1

②2H2(g)+O2(g)=2H2O(g)    ΔH=-484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g)ΔH=-802kJ•mol-1

则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ΔH=kJ•mol-1

II.中和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2097456132

(2)仪器A的名称是
(3)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4)III.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21346692

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铅蓄电池充电时,其正极应连接外加直流电源的(填“正”或“负”)极,充电时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实验室用铅蓄电池做电源,用石墨电极电解400mL饱和食盐水,产生0.02mol Cl2 , 电解后所得溶液pH为(假设溶液体积不变),此时铅蓄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为mol。
2、                 
(1)Ⅰ.T℃时,在2L刚性密闭容器中,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容器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2)正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图1中,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时3min,则0~3min内,v(X)=
(4)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若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为
(6)Ⅱ.常温下,用0.1000m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L•L-1CH3COOH溶液,溶液的pH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或用品是(填序号)。

A 100mL容量瓶 B 锥形瓶 C 滴定管夹 D 玻璃棒 E.滴定管

(7)如图点①所示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8)如图点①②③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填序号),c(Na+)=c(CH3COO-)的是(填序号)。
(9)已知Ka(CH3COOH)=1.8×10-5 , 当滴定过程中c(CH3COOH):c(CH3COO-)=5:9时,溶液pH=
3、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诮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X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
(2)元素W与X处于同一周期,其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 ,W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比Y大的主族元素有(填元素符号).
(4)YZ3分子中,Y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5)Z的氢化物(H2Z)的沸点高于Y的氢化物(H2Y),其原因是
(6)H2Z在特定条件下得到一个H+形成H3Z+ , 从结构角度对上述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A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发生了改变

B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发生了改变

C 微粒的立体结构发生了改变

D 微粒中键角发生了改变

(7)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2061284982

①X离子的配位数为

②若该晶体密度为ρg•cm-3,晶胞参数为apm,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A=

4、氯化铜晶体(CuCl2·H2O)中往往含有FeCl2杂质,为制得纯净的氯化铜晶体,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再按下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进行提纯。

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填空: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Cu2+

4.7

6.7

Fe2+

7.0

9.0

Fe3+

1.9

4

(1)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   
(2)适合本实验的X物质可以是(填字母)。

A KMnO4    B H2O2    C NaClO    D Cl2

(3)加入试剂Y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试剂Y的化学式为,根据题给信息,溶液的pH范围应为
(4)当c(Fe3+)=1.0×10-5mol•L-1时,可以认为沉淀完全,则Fe(OH)3的Ksp=    。
(5)实验室在配制CuCl2溶液时需加入少许(填物质名称),理由是(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回答)。
(6)操作III是
5、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研究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作出的卓越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原理如下:

C2H5CH=CHCH3+CH2=CH2 C2H5CH=CH2+CH2=CHCH3

现以烯烃C5H10为原料,合成有机物M和N,合成路线如下:

(1)A的结构简式是。B的系统命名是
(2)C→D的反应类型是
(3)写出D→M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X的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且取代基无甲基,则N的结构简式为
(5)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写出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

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②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

(6)写出E→F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