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化学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的重要基础。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煤的脱硝脱硫 B . 风力发电 C . 以黏土为原料烧结陶瓷 D . 以N2为原料合成氨及铵盐
2、实验室配制250 mL 0.1mol/L的Na2CO3溶液,无需用到的仪器是(   )
A . B . C . D .
3、下列关于元素及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等于主族序数 B . 铝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ⅢA族 C . Be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10 D . 第117号元素Ts的非金属性强于Br
4、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大理石溶于盐酸: + 2H= H2O + CO2 B . 用FeCl3溶液“腐蚀”覆铜板:Fe3++ Cu = Fe2++ Cu2+ C . 小苏打溶液呈弱碱性:HCO + H2O H2CO3 + OH D . “84消毒液”中加少量醋酸可增强其漂白性:ClO+ H = HClO
5、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中普遍使用的物质之一。当汽车受到猛烈碰撞时,瞬间引发反应:2NaN3 = 2Na + 3N2↑,同时释放大量的热。NaN3为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成3 mol N2时,转移2 mol电子 B . 1个 中含有21个电子 C . NaN3中只含离子键 D . N2的电子式为 N⋮⋮N
6、实验小组设计图所示装置,验证SO2性质,对实验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试管内Br2的CCl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B . 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白色沉淀,说明SO2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 C . 试管中的红色花瓣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 .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说明SO2能与碱溶液反应
7、下列各项比较中,相等的是(   )
A .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中的c(CH3COO) B . 相同质量的乙炔和苯中所含的氢原子数 C . 相同物质的量的Cl2分别与足量的Fe、Ca(OH)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 D . 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NO和NO2所含氧原子数
8、氢化亚铜(CuH)是一种红棕色的难溶物,可在40℃~50℃时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制取。CuH在Cl2中能燃烧生成CuCl2和HCl;CuH跟盐酸反应生成CuCl难溶物和H2。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 “另一种反应物”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 B . CuH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 + 3Cl2 2CuCl2 + 2HCl C . CuH与Cl2反应时,CuH做还原剂 D . CuH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H + H= Cu+ H2
9、“中国芯”的发展离不开高纯单晶硅。从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制取高纯硅涉及的主要反应用流程图表示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①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比为1:2 B . 流程中HCl和H2可以循环利用 C . 反应①②③均为置换反应 D . 由②③反应推测,③为放热反应
10、H2O2是重要的绿色消毒液和氧化剂,研究其分解反应有重要意义。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是:ⅰ.H2O2 + I= H2O + IO;ⅱ.H2O2 + IO=H2O + O2↑+ I。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I改变了H2O2分解的路径,曲线②为含有I的反应过程 B . 反应i和ii均为放热过程 C . 反应i的反应速率比反应ii慢 D . I不能改变总反应的能量变化
11、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科学家合成了PLA塑料,其结构片段如图所示(图中 表示链延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PLA聚合物的链节为 B . PLA可由 通过缩聚反应制得 C . PLA制取过程中可能生成副产物 D . PLA相比于聚氯乙烯塑料的优点是易降解
12、外加少量酸或碱而pH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人体血液存在H2CO3/HCO 的缓冲体系,能消耗人体正常代谢产生的酸或碱,保持pH的稳定。已知人体血液在正常体温时,H2CO3的一级电离常数Ka1=1×10-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体血液存在缓冲作用可用平衡表示:H++HCO H2CO3 CO2+H2O B . 人体血液在酸中毒时,可注射少量NaHCO3溶液缓解 C . 代谢产生的H+与HCO 结合形成H2CO3来维持血液pH的稳定 D . 某血液中c(HCO ):c(H2CO3) ≈ 20:1,则c(H+) ≈ 5×10-7mol/L
13、正戊烷异构化为异戊烷是油品升级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合适催化剂和一定压强下,正戊烷的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名称

熔点/℃

沸点/℃

燃烧热

H /kJ•mol-1

正戊烷

-130

36

–3506.1

异戊烷

-159.4

27.8

–3504.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25 ℃,101 kPa时,正戊烷异构化成异戊烷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H2CH2CH2CH3(l) = (CH3)2CHCH2CH3(l)  ∆H = –2.0 kJ/mol B . 28~36 ℃时,随温度升高,正戊烷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原因是异戊烷气化离开体系,产物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 C . 36~150 ℃时,随温度升高,正戊烷异构化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 . 150 ℃时,体系压强从100 kPa升高到500 kPa,正戊烷的平衡转化率基本不变
14、某小组对Fe2+和Ag+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操作

现象

Ag+ 浓度变化曲线

实验Ⅰ

向1 mL 0.1 mol/L FeSO4溶液中加入1 mL 0.1 mol/L AgNO3溶液

几分钟后,出现大量灰黑色浑浊

实验Ⅱ

先向试管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然后重复实验Ⅰ的操作

现象与实验Ⅰ相同

(已知:Ag2SO4为白色微溶物;反应过程中测得温度几乎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Ⅰ只发生反应:Fe2++Ag+⇌Fe3++Ag,灰黑色浑浊是Ag B . 图中c(Ag+)由a→b急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反应放热 C . 图中c(Ag+)由a→b急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生成的Ag起催化作用 D . 图中c(Ag+)由a→b急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生成的Fe3+起催化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本草纲目》记载红曲米有特殊功效,受此启发有学者从红曲米中分离出具有降脂功能的有效成分——洛伐他汀,之后科学家合成了多种他汀类药物。“匹伐他汀钙”是人工合成的一种他汀类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是一种芳香烃,A的名称是
(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是
(3)D→E的化学方程式是
(4)F的结构简式是
(5)D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有种。

①与FeCl3作用显色;②能够发生银镜反应。

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6)H含有2个苯环,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7组峰,且面积比为2:2:2:1:1:1:1,G→H的化学方程式是
(7)H→I反应中生成中间体L,L含有3 个六元环,1 mol的L转化成I 需要脱去2 mol水,L的结构简式是
2、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及其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广泛使用的高效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氯气制备漂白液的离子方程式是
(2)TCCA是一种高效含氯消毒漂白剂,贮运稳定,在水中释放有效氯时间长,应用于游泳池等公共场合,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X、Y、Z、W属于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

①TCCA的分子式是

②X、Y、Z对应简单氢化物中热稳定性最强的是(用氢化物的化学式表示)。

(3)ClO2和NaClO2均为重要的杀菌消毒剂,将ClO2通入到NaOH和H2O2混合溶液中,可制备NaClO2

资料:NaClO2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 ℃时析出NaClO2·3H2O晶体,高于38 ℃时析出NaClO2晶体,高于60 ℃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① 写出由ClO2制备NaClO2的离子方程式

② 从上述NaClO2溶液获得干燥的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将溶液在减压和55 ℃条件下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后,,低于60℃干燥,得到NaClO2晶体 (补全实验步骤)。

3、将CO2还原成甲烷,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1)I.CO2甲烷化

CO2甲烷化过程可能发生反应:

ⅰ.CO2(g) + 4H2(g) CH4(g) + 2H2O(g) ΔH1

ⅱ.CO2(g) + H2(g) CO(g) + H2O(g) ΔH2=+41.2 kJ∙mol−1

ⅲ.CO(g) + 3H2(g) CH4(g) + H2O(g) ΔH3=-206.1 kJ∙mol−1

……

ΔH1 kJ∙mol−1

(2)不同条件下,按照n(CO2):n(H2)=1:4投料,CO2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

 

①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压强为p1时,随着温度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先减小后增大。解释温度高于600℃之后,随着温度升高CO2转化率增大的原因

(3)Ⅱ.微生物电化学法

微生物电化学产甲烷法是将电化学法和生物还原法有机结合,装置如上图所示。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若生成1 mol CH4 , 理论上阳极室生成CO2的体积是L(标准状况,忽略气体的溶解)。
4、重铬酸钾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可用铬铁矿为原料制备。以铬铁矿(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 , 还含有SiO2、Al2O3、Fe2O3等杂质)制备重铬酸钾(K2Cr2O7)固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① NaFeO2遇水强烈水解。

(1)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
(2)步骤①发生多个反应,补全下列化学方程式:

FeO·Cr2O3 + Na2CO3 +KClO3 =12Na2CrO4 +Fe2O3 +CO2 +KCl

(3)熔块的主要成分为Na2CrO4、NaFeO2、Na2SiO3和NaAlO2等可溶性盐,滤渣1为红褐色固体,写出步骤②NaFeO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4)结合化学用语解释步骤④调pH的目的
(5)重铬酸钾纯度测定

称取重铬酸钾试样2.9400 g配成250 mL溶液,取出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 mol/L H2SO4和足量碘化钾(Cr2O 的还原产物为Cr3+),放于暗处5 min,然后加入100 mL水和淀粉指示剂,用0.12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 + 2S2O = 2I+ S4O )。

①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

②若实验共用去Na2S2O3标准溶液40.00 mL,则所得产品中重铬酸钾的纯度是(滴定过程中其它杂质不参与反应)。

5、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某实验小组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进行探究。

资料:Ag+与NO 反应,可生成AgNO2白色沉淀或无色配离子。

(1)Ⅰ. NaNO2的制取(夹持装置略)

实验i

向装置A中通入一段时间N2 , 再通入NO和NO2混合气体,待Na2CO3反应完全后,将所得溶液经系列操作,得到NaNO2白色固体。

仪器a的名称是

(2)制取NaNO2的离子方程式是
(3)小组成员推测HNO2是弱酸。为证实推测,向NaNO2溶液中加入试剂X,“实验现象”证实该推测合理,加入的试剂及现象是
(4)Ⅱ. NaNO2性质探究

将实验ⅰ制取的NaNO2固体配制成约0.1 mol/L NaNO2溶液,进行实验ⅱ和ⅲ。

实验ii

①由实验ⅱ的现象得出结论:白色沉淀的生成与有关。

②仅用实验ⅱ的试剂,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5)① 酸性条件下,NO 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iii

②甲同学认为,依据实验ⅲ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该条件下,NO 能氧化I-。乙同学则认为A装置中制取的NaNO2含有副产物,仅凭实验ⅲ不能得出上述结论,还需要补充实验iv进行验证,乙同学设计实验iv证明了实验ⅲ条件下氧化I-的只有NO ,实验iv的实验方案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