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已知某电池总反应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AgCl是氧化产物 B . Na+不断向电池的负极移动 C . 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D . 负极反应式为Ag+Cl--e-=AgCl
2、为了减缓地下钢管的腐蚀,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 钢管与镁块相连 B . 钢管与铜板相连 C . 钢管与铅板相连 D . 钢管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3、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 C . 1mo1酸与1mol碱反应放出的热叫作中和热 D .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过程中没有热量变化
4、已知0.1mo1·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 +H+。要使溶液中  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 加少量冰醋酸 B . 降低溶液温度 C . 加少量稀盐酸 D . 加蒸馏水
5、电解含下列离子的水溶液,若阴极析出相等质量的物质,则消耗电量最多的是(   )
A . Hg2+ B . Cu2+ C . K+ D . Ag+
6、已知CuSO4·5H2O(s)、 CuSO4(s)及CuSO4(aq)之间转化时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Q1<Q2 B . Q1=Q2 C . Q1>Q2 D . ΔH=Q1+Q2
7、空间探测器发射时常用肼(N2H4)作燃料,以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它们相互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2NO2(g) ΔH=+67.7 kJ • mo1-1;②N2H4(g)+O2(g)=N2(g)+2H2O(g)  ΔH= -534 kJ • mo1-1。则 N2H4(g)和 NO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A . N2H4(g)+NO2 (g)= N2(g)+2H2O(g)  ΔH= -567.85 kJ • mo1-1 B . 2N2H4+2NO2=3N2+4H2O  ΔH= -1135.7 kJ • mo1-1 C . 2N2H4(g)+2NO2(g)= 3N2(g)+4H2O(g)  ΔH= +1135.7 kJ • mo1-1 D . N2H4(1)+NO2 (g)= N2(g)+2H2O(l)  ΔH= +567.85 kJ • mo1-1
8、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向氯水的平衡体系中加入 NaOH 溶液后颜色变浅 B . 增大压强,平衡体系2HI(g)⇌H2(g)+I2(g)的颜色变深 C . 升高温度,反应3H2(g)+N2(g)⇌2NH3(g)  ΔH<0平衡向左移动 D . 打开碳酸饮料的瓶盖后,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9、在1L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的CaCO3与100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 反应生成CO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按标准状况折算)。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EF段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反应体系的温度上升 B . FG 段反应速率减慢的原因是稀盐酸的浓度不断减小 C . 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1•L—1•min—1 D . OE,EF,FG 三段中,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4:1
10、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H2(g)+CO2(g)  ΔH>0,当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均为n mo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欲使CO2的平衡浓度增大一倍,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 升高温度 B . 加入催化剂 C . 再加入n mol CO2和n mol H2 D . 再加入2n mol CO 和2nmol H2O(g)
11、X、Y、Z三种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半径小于周期表中任何其他元素原子的半径,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Z的单质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的气体单质可以在Z的气体单质中燃烧 B . Y 原子的半径大于Z原子的半径 C . Y 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Z元素显正价 D . Z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12、已知高炉炼铁时发生反应Fe2O3(s)+3CO(g) = 2Fe(s)+3CO2(g)  ΔH= -24.6kJ·mo1-1 , 则消耗28 g CO 时,上述反应的能量变化为(   )
A . 吸收4.1kJ能量 B . 放出4.1kJ能量 C . 吸收8.2kJ能量 D . 放出8.2kJ能量
1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 CO 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

温度/℃

25

80

220

平衡常数

5×104

2

2× 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表中数据分析知生成 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25℃ 时反应 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4 C . 80C℃达到平衡时,测得c(CO)=1mo1·L-1 , 则c[Ni(CO)4]=2mo1·L-1 D . 80℃,若测得 Ni(CO)4、CO 浓度均为0.5mo1·L-1 , 则此时v(正)>v(逆)
14、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储电能力高,其结构如图所示,负极反应式为2VB2+22OH- -22e- = V2O5+2B2O3+11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电极X经负载流向硼化钒电极 B . 该电池实现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 图中选择性透过膜为阳离子透过膜 D . 电池总反应为4VB2+11O2 = 4B2O3+2V2O5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甲、乙两同学用实验确定某酸 HA 是弱电解质,其实验方案如下:

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 HA 配制0.1mo1.L-1的溶液100mL;

②用pH 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明 HA 是弱电解质。

乙:①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HA 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

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mL,加水稀释为100mL;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支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 HA 是弱电韶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方案的第① 步中,要用到的定量玻璃仪器是
(2)甲方案中,说明 HA 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 (填“>”“<”或 “=”)1。
(3)乙方案中,说明 HA 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__________(填字母)。 (3)
A . 装盐酸的试管中放出 H2的速率快 B . 装 HA 溶液的试管中放出 H2的速率快 C . 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速率一样快
(4)乙方案中难以实现之处和不妥之处分别是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某校课题组的同学设计“甲烷一碳酸盐一空气”熔盐燃料电池处理污水,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污水处理原理: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沉淀。Fe(OH)3有吸附性,可吸附污物而沉积下来,具有净化水的作用。阴极产生的气泡把污水中的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刮去(或撤掉)浮渣,即起到了浮选净化的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的化学式为
(2)燃料电池正极反应为O2+2CO2+4e-=2CO ,负极反应式为
(3)用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或化学方程式说明电解池中生成Fe(OH)3的过程:
(4)若在阴极产生了2mol气体,则理论上熔融盐燃料电池消耗CH4(标准状况下)
2、CH4—CO2催化重整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C(s)+2H2(g) = CH4(g) ΔH= -75kJ·mo1-1

C(s)+O2(g)= CO2(g) ΔH = -394kJ·mo1-1

C(s)+ O2(g)= CO(g) ΔH=-111 kJ·mo1-1

则催化重整反应CH4(g)+CO2(g) = 2CO(g)+2H2(g)的ΔH =kJ·mo1-1;从温度和压强的角度考虑,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2)催化重整时催化剂的活性随积碳的增多而减弱,有关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的数据如表:

积碳反应/消碳反应

催化剂

活化能/kJ·mo1-1

CH4(g)= C(s)+2H2(g) ΔH =+75 kJ·mo1-1

X

33

Y

43

CO2(g)+C(s) = 2CO(g) ΔH =+172 kJ·mo1-1

X

91

Y

72

①由表中数据分析:从有利于催化重整的角度考虑,应选用的催化剂为(填“X”或“Y”);催化剂可以改变同一化学反应的(填“活化能”或“反应热”,下同),但不能改变其

②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v=k·p(CH4)·[p(CO2)]-0.5(k为速率常数)。在p(CH4)一定时,不同p(CO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p(CO2)数值最大的是(填“a”“b”或“c”)。

3、铬酸钠(Na2CrO4)为黄色晶体,易潮解,常用于制染料、颜料等。以铬铁矿(主要成分是FeO.Cr2O3)和纯碱为主要原料制备Na2CrO4的反应为4FeO·Cr2O3(s)+8Na2CO3(s)+7O2(g)⇌8Na2CrO4(s)+2Fe2O3(s)+8CO2(g)  ΔH<0。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 Na2CrO4时,常将铬铁矿石先粉碎,其目的是;该反应在常温下(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反应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有关物理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2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0

①在0~2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由图1判断,反应进行至4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使用高效催化剂

③在图2上画出4~6min时间段vˊ正和vˊ逆的图像

4、废钴酸锂电池含LiCoO2、Al和碳粉以及极少量Fe,以其为原料回收Co、碳粉以及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912424710

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在电池拆解过程中,发生短路引起火灾,废电池拆解前需进入放电处理,常用方法为用食盐水浸泡。浸泡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是(填化学式)。
(2)写出步骤(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步骤(III)净化时需除去浸液中少量的Fe3+、Al3+ , 应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

已知实验条件下,几种离子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pH如表:

金属离子

Al3+

Fe3+

Co2+

开始沉淀pH

3.5

2.2

6.9

沉淀完全pH

5.4

3.5

9.2

(4)步骤(IV)阳极、阴极分别为惰性电极、钴片。电解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A、B、C、D、E五种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20。A、B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二者化合而成的一种气体化合物为红棕色;D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C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原子半径中最大;A、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D、E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简单氢化物化学式:,D的高价氧化物化学式:
(2)C、D、E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用离子符号填写)。
(3)B的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
(4)C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D的单质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