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理)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4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 . 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 . 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 . 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2、2020年7月,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的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该火箭使用的无毒燃料是液氢和航天煤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火箭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 . 液氢和航天煤油燃烧时,均作还原剂 C . 航天煤油可通过石油干馏得到 D . 与航天煤油相比,液氢燃烧后的产物对环境影响较小
3、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NaHCO3溶于水:NaHCO3 Na++ B . NaHSO4溶于水:NaHSO4=Na++H++ C . HF溶于少量水:HF=H++F- D . H2CO3溶液:H2CO3=2H++
4、下列措施与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A . 汽车加大油门 B . 使用加酶洗衣粉 C . 搅拌使食盐在水中溶解 D . 在月饼包装中放置脱氧剂
5、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亚硝酸(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常温下HNO2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H+、NO 、HNO2 , OH、H2O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10mL1 mol∙L−1HNO2溶液恰好与10mL1 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

④0.1 mol∙L−1HNO2溶液的c(H+)<0.1 mol∙L−1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H2(g)+I2(g) 2HI(g)反应达平衡后,压缩体积气体颜色变深 B .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C . N2(g)+3H2(g) 2NH3(g)△H<0,工业上采用高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 D . 浸泡在冰水中的NO2球的红棕色明显变浅
7、下列反应的反应热属于燃烧热的是(    )
A . Na(s)+ Cl2(g)=NaCl(s)△H1 B . 2Na(s)+ O2(g)=Na2O(s)△H2 C . 2Na(s)+O2(g)=Na2O2(s)△H3 D . CH3OCH3(g)+3O2(g)=2CO2(g)+3H2O(l)△H4(已知CH3OCH3沸点为-24.9℃)
8、环戊二烯(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已知:

(g)= (g)+H2(g)△H1=+100.3kJ·mol-1

②H2(g)+I2(g)=2HI(g)△H2=-11.0kJ·mol-1

则反应 (g)+I2(g)= (g)+2HI(g)的△H等于(    )

A . +89.3kJ·mol-1 B . -89.3kJ·mol-1 C . +111.3kJ·mol-1 D . -111.3kJ·mol-1
9、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乙烯生产国,乙烯可由乙烷裂解得到:C2H6(g) C2H4(g)+H2(g),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上述反应的△H等于(    )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kJ•mol-1)

412

348

612

436

A . -124kJ·mol-1 B . +124kJ·mol-1 C . -288kJ·mol-1 D . +288kJ·mol-1
10、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K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 . 同一个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增大2倍,K值也增大两倍 C . K值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快 D . 对于合成氨反应,压强增大,平衡右移,K增大
11、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 Ni(CO)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增加Ni的用量,可加快该反应速率 B .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4v[Ni(CO)4]=v(CO) C . 减小压强,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12、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 △H=-akJ·mol-1(a>0),其反应机理如下:

①NO(g)+Br2(g)=NOBr2(g) △H1快反应;

②NO(g)+NOBr2(g)=2NOBr(g) △H2慢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H=△H1+△H2 B . 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① C . NOBr2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 D . 恒容时,增大Br2(g)的浓度能增加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总数,加快反应速率
13、某科研人员提出HCHO与O2在羟基磷灰石(HAP)表面催化氧化生成CO2、H2O的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图(图中只画出了HAP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292515686

A . HAP能提高HCHO与O2的反应速率 B . HCHO在反应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 . 根据图示信息,CO2分子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O2 D . 该反应可表示为:HCHO+O2 CO2+H2O
14、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当△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下列反应△H>0,△S>0的是(    )
A . HCl(g)+NH3(g)=NH4Cl(s) B . 高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反应:2N2O5(g)=4NO2(g)+O2(g) C . 2H2(g)+O2(g)=2H2O(l) D . 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反应:COCl2(g)=CO(g)+Cl2(g)
15、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 4NO(g)+6H2O(g)△H=-905.9 kJ∙mol−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4molNH3和5molO2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905.9kJ B . 平衡时υ(O2)= υ(NO) C . 平衡后减小压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D . 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分数降低
16、可逆反应: 在恒容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的同时生成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 的同时生成

③用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 ①④⑥ B . ②③⑤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⑥
17、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导率表示,且电导率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之一是离子的种类,如图所示(HAc代表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246417482

A . 强酸的电导率最大,强碱次之,盐类较低 B . 浓度相同时,H2SO4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大于Na2SO4溶液 C .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D . 氨水加水稀释或加酸中和后,溶液的导电能力均下降
18、由表格中的电离常数判断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的是(    )

弱酸

HClO

H2CO3

电离常数(25℃)

K=3.2×10-8

K1=4.3×10-7

K2=4.7×10-11

A . NaClO+NaHCO3=HClO+Na2CO3 B . NaClO+CO2+H2O=HClO+NaHCO3 C . 2NaClO+CO2+H2O=2HClO+Na2CO3 D . HClO+NaHCO3=NaClO+CO2↑+H2O
19、碳酸钠作为固硫剂并用氢气还原辉钼矿(主要成分为MoS2)的原理为MoS2(s)+4H2(g)+2Na2CO3(s) Mo(s)+2CO(g)+4H2O(g)+2Na2S(s)。实验测得平衡时气体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已知A点压强为0.1MPa,则该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p为( )
(提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A . 4×10-4(MPa)2 B . 4×10-3(MPa)2 C . 2×10-2(MPa)2 D . 2×10-2MPa
20、T℃时,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8

A . 曲线I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B . 若曲线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H>0 C . 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0.5mol·L-1·min-1 D . 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值为0.5

二、综合题(共6小题)

1、在一定温度下,将4.0molSO2与2.0molO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经过2min达到平衡状态,SO2的平衡转化率为90.0%。
(1)0~2min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v(O2)=
(2)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值K=
(3)在相同温度下,某容器内c(SO2)=c(O2)=c(SO3)=1.0mol·L-1 , 则此时反应速率vv(填“>”、“<”或“=”)。
(4)在一定温度下,下列措施可以提高SO2转化率的是___ (填字母)。 (4)
A . 增大SO2的浓度 B . 容积不变,充入氖气 C . 增大O2的浓度 D . 容积不变,再充入4.0molSO2与2.0molO2
2、            
(1)现有下列物质:①HNO3②冰醋酸③氨水④Al(OH)3⑤NaHCO3(s)⑥Cu⑦氯水⑧CaCO3⑨H2CO3。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2)在一定温度下,有c(H+)均为0.01mol·L-1的:三种酸:a.盐酸b.硫酸c.醋酸,取等体积的三种溶液:

①中和三种酸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a”、“b”、“c”填空,下同)

②分别加入表面积相同的Zn粒,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

图片_x0020_100019

①ab、c三点中酸性最强的是

②若使c点溶液中的c(CH3COO-)变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

A.适当加热

B.加大量很稀的NaOH溶液

C.加少量固体KOH

D.加一定量水

E.加少量固体CH3COONa

F.加Zn粒

③25℃时,体积均为10mL、c(H+)均为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pH=-lgc(H+),则:25℃时,醋酸的电离常数。(填“>”、“<”或“=”)HX的电离常数

图片_x0020_100020

3、能源危机是当前全球性的问题,“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
(1)下列做法有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 (填字母)。

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循环再生

(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1

①在通常状况下, (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H

②若12g金刚石在24g氧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g,则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

(3)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mol·L-1、497mol·L-1 , N2(g)+O2(g)=2NO(g)△H=+180.0kJ·mol-1 , 则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kJ·mol-1
(4)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4、某科研小组研究臭氧氧化-碱吸收法同时脱除SO2和NO的工艺,其氧化过程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热、活化能数据如下:

反应I:NO(g)+O3(g) NO2(g)+O2(g)△H1=-200.9kJ·mol-1 , E1=3.2kJ·mol-1

反应II:SO2(g)+O3(g) SO3(g)+O2(g)△H2=-241.6kJ·mol-1 , E2=58kJ·mol-1

已知该体系中臭氧发生分解反应:2O3(g) 3O2(g)。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每次向容积为2L的反应器中充入含2.0molNO、2.0molSO2的模拟烟气和4.0molO3 , 改变温度,反应相同时间后体系中NO和S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2

(1)臭氧氧化过程不能有效地脱硫,但后续步骤“碱吸收”可以有效脱硫。写出利用氨水吸收SO3的离子方程式:
(2)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NO的转化率远高于SO2 , 其可能原因是
(3)若其他条件不变时,缩小反应器的容积,可提高NO和SO2的转化率,请解释原因:
(4)假设100℃时,P、Q均为平衡点,此时发生分解反应的O3占充入O3总量的10%,体系中剩余O3的物质的量是。试分析反应II中SO2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先增大后减小的可能原因:
5、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温度/℃

浓度/(mol•L-1)

体积/mL

浓度/(mol•L-1)

体积/mL

0.10

2.0

0.01

3.0

25

0.20

2.0

0.01

3.0

25

0.20

2.0

0.01

3.0

50

(1)实验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顺利观察到KMnO4紫色褪去,起始时需要满足n(H2C2O4):n(KMnO4)≥
(2)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是实验(填编号,下同),探究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是实验
(3)测得实验①中溶液褪色的时间为30s,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
(4)实验过程中发现:在开始反应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较小,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反应速率明显增大,溶液很快褪色。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5)草酸又称乙二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写出草酸在水中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该步电离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
6、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室温下向2mL0.001mol·L-1KMnO4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草酸溶液2mL,实验结果如图1;若上述实验中使用的是含20%硫酸的0.001mol·L-1KMnO4溶液,实验结果如图2。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3

已知: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过程可能为:Mn(VII)(VII表示价态,下同) Mn(VI) Mn(IV) Mn(III) Mn(III)(C2O4)n3-2n2(红色)→Mn(II)+2nCO2

(1)实验时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由题可知,Mn(II)的作用是;由图2可知,在当前实验条件下,增大草酸的浓度,褪色时间(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对比图1和图2,该小组同学推测酸化有利于提高该反应的速率。为了验证该推测,设计了系列实验,记录如下(均在室温下进行):

试管编号

0.01mol•L-1KMnO4溶液/mL

0.2mol•L-1

H2C2O4溶液/mL

蒸馏水/mL

2.0mol•L-1H2SO4溶液/mL

A

4.0

2.0

2.0

0

B

V1

V2

1.5

V3

C

V4

2.0

V5

1.0

D

V6

2.0

0

2.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V5=,V6=

②设计A号试管实验的目的是

(4)已知25℃时草酸的电离常数为K1=5.0×10-2K2=5.4×10-5

①写出H2C2O4与少量的K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已知25℃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为K=1.75×10-5 , 则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和醋酸溶液中,pH较小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理)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