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等,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②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 B . a、b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 . 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 D . ④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项

古诗文

化学知识

A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利用焰色反应

B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

强水为氢氟酸

C

《诗经·大雅·绵》:“堇茶如饴。”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

糖类均有甜味

D

《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

A . A    B . B    C . C    D . D
3、室温下,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 0.1mol·L1Na2CO3溶液中,加水稀释, 的值减小 B . 0.1mol·L1的硫酸铝溶液中:c(SO42-)>c(Al3)>c(H)>c(OH) C . pH=7的氨水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 D . pH=2的醋酸溶液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H3COO)+c(CH3COOH)
4、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图片_x0020_100001 B . 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 C .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片_x0020_100002 D . 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图片_x0020_100003
5、下列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化学键类型的是 ( )
A . NaCl、HCl、H2O、NaOH B . Cl2、Na2S、HCl、SO2 C . HBr、CO2、H2O、CH4 D . Na2O2、H2O2、H2O、O3
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 . 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 ,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 . 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D . 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7、下列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101964386

A . 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 . 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 . 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D .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8、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L

M

X

R

T

Q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89

0.074

0.078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2

+5、-3

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X>T>Q B . 离子半径: X2-> T2-> L2+> M3+ C . 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状态的M和T的化合物制取单质M D . M和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漂白粉、水玻璃和铝热剂都是混合物;

②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

③氨基酸、纯碱、芒硝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④乙醇中混有乙酸,除去乙酸可先加足量生石灰后再蒸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10、已知:X(g)+2Y(s) 2Z(g)  △H=-a kJ·mol-1(a>0)。一定条件下,将1mol X和2mol Y加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l0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1.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10min时,Z的浓度为0.7 mol-1 B . 10min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3kJ C . 10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1·min-1 D . 若容器中的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生22.4 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B . a 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b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C . 含有氢原子数为0.4NA的CH3OH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5NA D . 常温下,1.0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
12、关于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外观上无法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B . 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9m至10-7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 . 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带正电 D . 将碳酸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
13、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
A . 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B . 0.1 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 C . 水的离子积常数Kw D .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14、常温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用pH均为3的醋酸和盐酸中和等物质的量NaOH溶液,醋酸消耗的体积多 B . pH均为11的CH3COONa溶液和氨水中,CH3COON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C . 0.10 mol·L1CH3COONa的pH小于0.10 mol·L1 NaCN溶液的pH,则酸性:CH3COOH<HCN D . 0.10 mol·L1醋酸溶液的pH=a , 稀释n倍后pH=a+1,则n<10
15、肼(N2H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200 ℃时在Cu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甲所示。已知200 ℃时:

反应Ⅰ:3N2H4(g)=N2(g)+4NH3(g)   ΔH1=-32.9 kJ·mol1

反应Ⅱ:N2H4(g)+H2(g)=2NH3(g)    ΔH2=-41.8 kJ·mol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 图所示过程①、②都是放热反应 B . 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C . 断裂3 mol N2H4(g)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1 mol N2(g)和4 mol NH3(g)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D . 200 ℃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N2(g)+2H2(g) ΔH=+50.7 kJ·mol1
16、α­氯乙基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一种制备反应原理为 +Cl2(g) +HCl(g) ΔH

T1℃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乙苯(g)和0.40 mol Cl2(g)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min

0

1

2

5

10

n(HCl)/mol

0

0.12

0.20

0.32

0.3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T1℃时,反应在0~2min内的平均速率v(α-氯乙基苯)=0.05mol·L-1·s-1 B . 10min后,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至T2℃,达到新平衡时测得c(α-氯乙基苯)=0.18mol·L-1 , 则反应的ΔH>0 C . 温度从T1℃升至T2℃时,正向反应速率增大,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D . T1℃时,体系的总压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7、组成和结构可用 表示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结构)(   )
A . 16种 B . 18种 C . 20种 D . 22种
1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3B(g)⇌2C(g),下列有关图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依据图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时的变化情况 C . 若ΔH<0,图可表示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 由图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吸热
19、将 14 g 铁粉溶于 1 L 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 4.48 L NO 气体(假设是惟一还原产物),则原溶液中硝酸的浓度为(   )
A . 1. 0 mol/L B . 0. 4 mol/L C . 0. 6 mol/L D . 0. 8 mol/L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下图所示为镍锌可充电电池放电时电极发生物质转化的示意图,电池使用KOH 和K2Zn(OH)4为电解质溶液,下列关于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187123423

A . 放电时溶液中的K+移向负极 B . 充电时阴极附近的pH会升高 C .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H+ +NiOOH+e-=Ni(OH)2 D . 负极质量每减少6.5 g,溶液质量增加6.3 g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下列各组微粒,请按要求将序号填空:

①H与D   ②O2与O3   ③正戊烷与环戊烷   ④C2H6与CH3CH2CH2CH3   ⑤C2H4与C3H6   ⑥CH2═CHCH═CH2与CH 图片_x0020_211612157 CH   ⑦液氯与氯气   ⑧氯化氢与盐酸   ⑨ 图片_x0020_803018423图片_x0020_2448672    ⑩ 图片_x0020_748210370图片_x0020_1144813073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属于同位素的是 ;属于同种物质的是;属于同系物的是

(2)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2 , 该有机物分子中只有一种相同化学环境的氢,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四、未知(共4小题)

1、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1431348566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的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4)已知1mole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mL1mol·L-1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示意图如下:

图片_x0020_804013869

①R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若R溶液改加20mL1.2 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mol。

2、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15 mol·L1 A、0.05 mol·L1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中甲图所示[t0t1c(B)未画出,t1c(B)增大到0.05 mol·L1]。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图片_x0020_2138742742

(1)若t4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则B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2)若t5时改变的条件是升温,此时v(正)>v(逆),若A的物质的量减少0.03 mol时,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t3时改变的某一反应条件可能是(填字母)。

a.使用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增大反应物浓度

(4)在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v(正)v(逆)(填“>”“=”或“<”)。
3、利用电化学原理,将NO2、O2和熔融KNO3制成燃料电池,模拟工业电解法来处理含Cr2O72-废水,如下图所示;电解过程中溶液发生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图片_x0020_1472301540

(1)甲池工作时,NO2转变成绿色硝化剂Y,Y是N2O5 , 可循环使用。则石墨Ⅱ是电池的极;石墨Ⅰ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工作时,甲池内的NO3-离子向极移动(填“石墨Ⅰ”或“石墨Ⅱ”);在相同条件下,消耗的O2和NO2的体积比为
(3)乙池中Fe(Ⅰ)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4)若溶液中减少了0.01 mol Cr2O72- , 则电路中至少转移了mol电子。
(5)向完全还原为Cr3+的乙池工业废水中滴加NaOH溶液,可将铬以Cr(OH)3沉淀的形式除去,已知Cr(OH)3存在以下溶解平衡:Cr(OH)3(s) 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10-32 , 要使c(Cr3+)降至105mol·L-1 , 溶液的pH应调至
4、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
(1)①氯胺(NH2Cl)的电子式为。可通过反应NH3(g)+Cl2(g)=NH2Cl(g)+HCl(g)制备氯胺,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右表所示(假定不同物质中同种化学键的键能一样),则上述反应的ΔH=

化学键

键能/(kJ·mol-1)

N-H

391.3

Cl-Cl

243.0

N-Cl

191.2

H-Cl

431.8

②NH2Cl与水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物质,可作长效缓释消毒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焦炭还原NO的反应为:2NO(g)+C(s) N2(g)+CO2(g),向容积均为1L的甲、乙、丙三个恒容恒温(反应温度分别为400℃、400℃、T℃)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NO,测得各容器中n(N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t/min

0

40

80

120

160

n(NO)(甲容器)/mol

2.00

1.50

1.10

0.80

0.80

n(NO)(乙容器)/mol

1.00

0.80

0.65

0.53

0.45

n(NO)(丙容器)/mol

2.00

1.45

1.00

1.00

1.00

①该反应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乙容器在200min达到平衡状态,则0~200min内用N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3)用焦炭还原NO2的反应为:2NO2(g)+2C(s) N2(g)+2CO2(g),在恒温条件下,1molNO2和足量C发生该反应,测得平衡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B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c(A)Kc(B)(填“<”或“>”或“=”)。

②A、B、C三点中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填“A”或“B”或“C”)点。

③计算C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C)=(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