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

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H2+I2。若c(HI)由0.1mol·L1降到0.07mol·L1时,需要15s,那么c(HI)由0.07mol·L1降到0.05mol·L1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

A . 5s B . 10s C . 大于10s D . 小于10s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
A . 2 B . 3 C . 4 D . 5
3、已知:①:2C(s)+O2(g)═2CO(q)△H=﹣221.0kJ/mol②2H2(q)+O2(q)═2H2O(g)△H=﹣483.6kJ/mol,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2O(g)═CO(g)+H2(g)的△H为(   )
A . 262.6kJ/mol B . ﹣131.3kJ/mol C . ﹣352.3kJ/mol D . +131.3kJ/mol
4、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v(A)=0.5 mol·L1·s1 B . v(B)=0.3 mol·L1·s1 C . v(C)=0.8 mol·L1·s1 D . v(D)=1 mol·L1·s1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B . 放热反应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能量就能发生 C .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D .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6、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P(白磷,s)=P(红磷,s)△H<0。根据上述信息推论正确的是(  )
A . 前者为放热反应    B . 红磷的能量比白磷低 C . 红磷比金刚石稳定    D . 上述变化都为物理变化
7、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V(A)、V(B)、V(C)之间有以下关系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 A+B=C    B . A+3B=2C    C . 3A+B=2C    D . 2A+3B=2C
8、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2

A . 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⑤    D . 全部
9、二氧化氮存在下列平衡2NO2(g) 图片_x0020_100004 N2O4(g);△H<0。在测定NO2 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较为适宜的是(  )
A . 温度130℃,压强3.03×105pa    B . 温度25℃,压强1.01×105pa C . 温度130℃,压强5.05×104pa    D . 温度0℃,压强5.05×104pa
10、今有如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H2(g)+ O2(g)=H2O(g) △H=akJ/mol,H2(g)+ O2(g)=H2O(l) △H=bkJ/mol,2H2(g)+ O2(g)=2H2O(l) △H=ckJ/mol,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 a、b、c均为正值    C . a=b    D . c=2b
11、对平衡CO2(g) 图片_x0020_1678350964 CO2(aq) △H= -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 升温增压    B . 降温减压 C . 升温减压    D . 降温增压
1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 图片_x0020_100015 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B的转化率降低    B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 x+y<z    D . C的体积分数增大
13、已知2H2O(g)=2H2(g)+O2(g) ΔH=+496kJ·mol-1。断开1molH—H键、O=O键分别需要吸收436 kJ、498 kJ的热量,则断开1molO—H键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
A . 462 kJ    B . 469 kJ    C . 362 kJ    D . 466.5 kJ
14、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2CH4(g)+4O2(g)=2CO2(g)+4H2O(l)ΔH=+890kJ·mol-1 B . 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1 C . 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1 D . 2CH4(g)+4O2(g)=2CO2(g)+4H2O(l)ΔH=-890kJ·mol-1
15、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 图片_x0020_540960144 N2(g)+CO2(g);Δ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 .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 .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 .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16、反应:A(g)+3B(g) 2C(g)[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 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7、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 图片_x0020_100008 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同时生成2nmolY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8、升高温度能使反应速率加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 . 对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加大 C . 体系中活化分子总数不变 D . 使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19、对可逆反应A(g)+B(g) 图片_x0020_100012 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13     B . 图片_x0020_100014     C . 图片_x0020_906014752     D . 图片_x0020_1133825401
20、一定条件下,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0.5molX和0.5molY进行反应:2X(g)+Y(g) 图片_x0020_1948854268 2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2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容器体积变为1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B . 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11 C . 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90% D . 若降低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放出热量99kJ,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
(2)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填“升高”,“降低”),△H(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理由是.
(3)图中△H=kJ/mol.
2、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由此推断:
(1)x值等于
(2)B的平衡浓度为
(3)A的转化率为
(4)生成D的反应速率
(5)如果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在2SO2+O2 图片_x0020_100028 2SO3的平衡体系中,加入18O构成的氧气,当平衡发生移动后,SO218O的含量(增加、减少、或不变)
4、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若1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H2(g)+1/2O2(g)=H2O(l)的ΔH=kJ/mol 。氢气的燃烧热为kJ/mol。
5、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3)
A .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 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 . υ(H2)=υ(H2O)               D . 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5)在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为2mol·L-1c(H2)为1.5mol·L-1c(CO)为1mol·L-1c(H2O)为3mol·L-1 , 则下一时刻,反应向(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6、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同温度下涉及如下反应:

①2NO(g)+Cl2(g) 图片_x0020_203904257 2ClNO(g) ΔH1<0,平衡常数为K1

②2NO2(g)+NaCl(s) 图片_x0020_1562040346 NaNO3(s)+ClNO(g) ΔH2<0,平衡常数为K2

(1)4NO2(g)+2NaCl(s) 图片_x0020_890342876 2NaNO3(s)+2NO(g)+Cl2(g) ΔH3 , 平衡常数K=(用K1、K2表示)。ΔH3(用ΔH1、ΔH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①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NO和0.1molCl2 , 10 min时反应①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 , 则平衡后n(Cl2)=mol,NO的转化率α1。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①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α2 , α1α2(填“>”“<”或“=”),平衡常数K1(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1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