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坐在逆水航行的轮船中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 . 河岸上的树 B . 船舱 C . 迎面驶来的船 D . 河水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不振动的物体也可以发出声音 B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 D . 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3、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 .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 . 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 . 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4、“请大家安静,现在准备考试!”监考老师要求考生减少声音的(  )

A . 频率 B . 音调 C . 响度 D . 音色
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 . 春天,白雾弥漫 B . 夏天,大雨滂沱 C . 秋天,霜打枝头 D . 冬天,千里冰封
6、以下实例中属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 . 雷声预示有雨 B . 铁路工人敲打铁轨判断是否有松动 C . 医生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 D . 人们听说话声音判断是谁
7、新闻里常说某条高速通车后,从A地到B地的车程从原来的三个半小时,缩短到现在的两个小时,新闻里所说的“车程”此时含义是指的哪个物理量(   )
A . 时间 B . 路程 C . 速度 D . 平均速度
8、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 B .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 .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 D . 水的沸点是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9、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 B . 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C . 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 D . 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10、某同学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和酒精,他将滴水的玻璃片放在太阳光下照射,滴酒精的玻璃片放在树荫下,结果发现水迹先干.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水比酒精更易蒸发”的结论 B . 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结论 C . 若把两玻璃片都放在阳光下,则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 D . 此实验只能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11、下列几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
A . 霜的形成 B . 樟脑丸变小 C . 湖水结冰 D . 雾的形成
12、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
A . 提高声音的音调 B . 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 . 降低声音的音调 D . 增强音色
13、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B . 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 C . 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14、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声的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   )
A . 音色和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响度和音调
15、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象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 . 减弱回声 B . 增强回声 C . 增加声音响度 D . 使墙壁更美丽
16、如图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   )

A . 丙、乙、甲、丁 B . 乙、丙、甲、丁 C . 甲、乙、丙、丁 D . 丁、丙、乙、甲
17、某火车站并列停靠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东运动了,关于两列火车运动情况的说法可能的是(   )
A .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 B . 甲车不动,乙车向西 C . 甲车向西,乙车不动 D . 甲车向西,乙车向东
18、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 . 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 . 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2、如图所示,在蜿蜒的铁路线上,“铁轨医生”用探伤仪给铁轨做“B超”这是利用声可以传递      .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见,原因是超声波的      太高.

3、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从物态变化角度看,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      ,后者是酒精      
4、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50m短跑的竞赛成绩是8.0s,他的平均速度是       m/s;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到      
5、在用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小明认为应该继续用猛火,而小红认为用小火维持沸腾就可以了.你认为      的观念正确,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6、城市道路刷黑后,行车时感觉更平稳,且噪声比原来小.小明经过仔细观察后认为,这可能是沥青比水泥路面软,有      功能,同时道路上许多微孔,有      功能.
7、宜昌市已经投入使用的“BRT”,贯穿宜昌市夷陵区、西陵区和伍家岗区三大主城区,是宜昌市现阶段客流量最为集中的干线客运走廊之一.BRT一号线从小溪塔夷陵客运站至伍家岗宜昌东站,全长约22.4km,若“BRT”专用车的平均速度30km/h,则全程的运行时间为      分钟.某同学坐在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某小组同时进行了“海波熔化”“水的沸腾”实验,在进行到时间t1时都停止了加热,然后他们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图象.

(1)在给晶体海波加热时,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装有海波的试管加热,而用装有热水的烧杯间接加热?
(2)      图是水沸腾图象,为什么?
(3)另一小组将海波全部熔化,根据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丙,则海波在BC段处于      态.

2、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是根据      原理测小车平均速度的.
(2)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3)经测量小车从斜面滑下作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3、请按要求回答:
(1)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      的关系;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      

(3)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填“高”或“低”).

(4)图丁: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4、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纽扣的直径是      cm.

四、应用实践题(共3小题)

1、双休日,小明家要来客人,妈妈叫小明提前从冰箱把肉拿出来.小明将肉取出发现表面有一层白粉,放在桌子上就去玩了,过了一会儿他经过桌边,发现肉上白粉不见了,有了许多水珠.

(1)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肉上白粉、水珠是怎么出现的?

(2)小明通过查阅说明书,冰箱的制冷剂是R600a.请你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简要叙述它是怎么把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面的?

2、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 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则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多少(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3)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多少.
3、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如图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18的含义:      

40的含义:      

(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车速应为多少?
(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人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处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