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A . 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 B .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C . 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D . 悬浊液中滴加足量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2、25℃时,在含有大量PbI2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平衡:PbI2(s) Pb2(aq)+2I(aq),加入KI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Pb2和I浓度都增大 B . 溶度积常数KSP增大 C . 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 D . 溶液中Pb2浓度增大
3、已知Ksp(AgCl)=1.8×1010 , Ksp(AgI)=1.5×1016 , Ksp(Ag2CrO4)=2.0×1012 , 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 AgCl>AgI>Ag2CrO4 B . AgCl>Ag2CrO4>AgI C . Ag2CrO4>AgCl>AgI D . Ag2CrO4>AgI>AgCl
4、下列有关溶度积常数Ks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sp减小 B . 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减小 C . 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增大 D . 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sp不变
5、取1 mL 0.1 mol·L-1 AgN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中所用试剂浓度均为0.1 mol·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①白色沉淀是难溶的AgCl B . 由实验②说明AgI比AgCl更难溶 C . 若按①③顺序实验,看不到黑色沉淀 D . 若按②①顺序实验,看不到白色沉淀
6、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Ksp(AB2)小于Ksp(CD),则AB2的溶解度一定小于CD的溶解度 B . 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sp增大 C . 在氯化银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钠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 D . 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溶解平衡不移动
7、常温下,向10mL0.1mol·L-1KCl溶液和10mL0.1mol·L-1K2CrO4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AgNO3溶液。滴加过程中pM[表示-lgc(Cl-)或-lgc(CrO42-)]与所加AgNO3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bc所在曲线对应K2CrO4溶液 B . 常温下,Ksp(Ag2CrO4)<Ksp(AgCl) C . 溶液中c(Ag+)的大小:a点>b点 D . 用0.1mol·L-1AgNO3标准液滴定上述KCl、K2CrO4溶液时,Cl-先沉淀
8、在T℃时,铬酸银(Ag2Cr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T℃时,Ag2CrO4Ksp数值为 1×10-11 B . T℃时,在Y点和X点,水的离子积Kw相等 C . 图中a= ×10-4 D . 向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固体AgNO3能使溶液由Z点变为X点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CeFCO3)是提取稀土化合物、冶炼铈的重要矿物原料,以氟碳铈矿为原料提取铈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2

(1)CeFCO3中Ce的化合价为      
(2)氧化培烧时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      
(3)氧化焙烧后的产物之一为CeO2 , 则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HT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则操作Ⅰ的名称为      
(5)为了提高酸浸率,可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但温度偏高浸出率反而会减小,其原因是      
(6)有机物HT能将Ce3+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为Ce3+ (水层)+3HT(有机层) CeT3 (有机层)+3H+ (水层)。向CeT3(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能获得较纯的含Ce3+水溶液,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      
(7)已知,298K时,Ksp[Ce(OH)3]=5×10-20 , 若溶液中c(Ce3+)=0.05mol·L-1 , 加碱调节pH到      时Ce3+开始沉淀(忽略加碱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
(8)写出向Ce(OH)3悬浊液中通入氧气得到产品Ce(OH)4的化学方程式:      
2、活性氧化锌(ZnO)广泛用于橡胶、涂料、陶瓷、电子等行业,以粗氧化锌(主要成分为ZnO,还含有少量MnO、CuO、FeO、Fe2O3等)为原料经深度净化可制备高纯活性氧化锌,其流程如图所示:

几种难溶物的Ksp

物质

Mn(OH)2

Fe(OH)2

Fe(OH)3

ZnS

CuS

Ksp

1.9×1013

8.0×1016

4.0×1038

2.5×1022

6.4×1036

(1)将大小为66nm的高纯活性氧化锌粉末分散到水中,所得分散系为
(2)“浸取”过程中ZnO与NH3·H2O、NH4H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Zn[(NH3)n]CO3和H2O。若有1mol ZnO溶解,则在该转化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H3·H2O和NH4HCO3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值为(已知:1≤n≤4)。
(3)“深度除锰”过程中双氧水可将“滤液1”中的Mn(OH)2转化为更难溶的MnO2·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滤渣2”中存在的物质除了MnO2·H2O还可能含有(用化学式表示)。
(4)“深度除铜”过程中当溶液中 ≤2.0×106时,才能满足“深度除铜”的要求,若溶液中Zn2浓度为1mol/L时,则最终溶液中S2的浓度理论上的最小值为mol/L。
(5)“蒸氨”过程中Zn[(NH3)n]CO3分解为ZnCO3·2Zn(OH)2·H2O、NH3和CO2。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请设计循环利用NH3和CO2方案
(6)“煅烧”时ZnCO3·2Zn(OH)2转变为高纯活性氧化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铜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为80%~90%,还含有Fe等。通常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其中Cu的含量,步骤如下:

Ⅰ.称取a g样品,加入稀H2SO4和H2O2溶液使其溶解,煮沸除去过量的H2O2 , 冷却后过滤,滤液定容于250 mL容量瓶中;

Ⅱ.取50.00 mL滤液于锥形瓶中,加入NH4F溶液,控制溶液pH为3~4,充分反应后,加入过量KI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呈棕黄色;

Ⅲ.向Ⅱ的锥形瓶中加入c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锥形瓶中溶液为浅黄色时,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继续滴至浅蓝色,再加入KSCN溶液,剧烈振荡后滴至终点;

Ⅳ.平行测定三次,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平均为v mL,计算铜的质量分数。

已知:ⅰ.F与Fe3+生成稳定的FeF63−(无色)。

ⅱ.I2在水中溶解度小,易挥发。

ⅲ.I2+I ⇌ I3(棕黄色)。

ⅳ.I2+2Na2S2O3= 2NaI+Na2S4O6(无色)。

(1)Ⅰ中Cu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2)Ⅱ中Cu2+和I反应生成CuI白色沉淀和I2

①加入NH4F溶液的目的是

②Cu2+和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加入过量KI溶液的作用是

(3)室温时,CuSCN的溶解度比CuI小。CuI沉淀表面易吸附I2和I3 , 使测定结果不准确。Ⅲ中,在滴定至终点前加入KSCN溶液的原因是
(4)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为(列出表达式)。
4、某温度时,Ag2S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点表示Ag2SO4( 填“过饱和”“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该温度下Ag2SO4的溶度积常数 Ksp=。(列式代入数据并计算出结果)
(3)现将足量的Ag2SO4 固体分别加入:

a.40mL0.01mol·L-1K2SO4溶液

b.10 mL 蒸馏水

c.10mL0.02mol·L-1H2SO4溶液。

则Ag2SO4的溶解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字母)。

(4)向Ag2SO4悬浊液中加入足量Na2CrO4固体,可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生成(Ag2CrO4为砖红色),写出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已知Cu(OH)2的Ksp=2×1020:某溶液中c(Cu2)=0.02 mol·L1 , 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大于?(写步骤)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