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溶液与20mL 1 mol·L-1 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 . 10 mL 1 mol·L-1 Mg(NO3)2溶液    B . 5 mL 0.8 mol·L-1 Al(NO3)3溶液 C . 10 mL 2 mol·L-1 AgNO3溶液    D . 10 mL 0.5 mol·L-1 Cu(NO3)2溶液
2、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Fe+CuSO4=FeSO4+Cu B . AgNO3+NaCl=AgCl↓+NaNO3 C . Fe2O3+3CO 2Fe+3CO2 D . 2KMnO4 K2MnO4+MnO2+O2
3、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结合这段文字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荷塘上方的薄雾是气溶胶 B . 月光通过薄雾时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C . 薄雾是一种较稳定的分散系 D . “大漠孤烟直”中“孤烟”的组成成分和这种薄雾的组成成分相同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电解质

NH3

BaSO4

NH4Cl

NaOH

混合物

漂白粉

冰水混合物

碱石灰

五水硫酸铜

酸性氧化物

CO2

SO2

CO2

CO

Na2CO3

NaOH

Ca(OH)2

NH3•H2O

A . A   B . B   C . C   D . D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有关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 Na的还原性强于金刚石 B . 另一种化合物是NaCl C . 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属于胶体 D .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硫酸钡固体不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B . 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 . 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 . 三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7、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 . Na+、K+、OH、Cl B . Na+、Cu2+ 、SO 、NO C . Mg2+、Na+、SO 、Cl D . Ca2+、HCO 、NO 、K+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醋酸溶解水垢(CaCO3):CaCO3+2H+ =Ca2++H2O+CO2 B . 在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OH)2溶液: Ba2+ +2OH- +2HCO =BaCO3↓+2H2O+CO C . 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 H+ +OH=H2O D . 实验室制氯气:MnO2+4H ++4Cl= Mn2++2Cl2 ↑+2H2O
9、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反应产物并不改变的是(    )
A . Na和O2 B . NaOH和CO2 C . NaHCO3和NaOH D . “84”和盐酸
10、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 . 铁片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H+ B . 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HClO) C . 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H+、HClO) D . 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Cl-
11、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    )
A . 2 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 mol水的摩尔质量 B . 32 gN2O4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和32 gNO2氮原子的物质的量 C . 32 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11.2 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 D . 10%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5% 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12、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 CO B .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 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SO C .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 Ba2+ D .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则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 Na+ , 不确定是否有 K+
13、目前新一代高效、无污染的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已被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在饮用水的处理上.已知工业上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之一是用甲醇在酸性介质中与氯酸钠反应,其反应关系为CH3OH+6NaClO3+3H2SO4═6ClO2+CO2+3Na2SO4+5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化剂是甲醇 B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 氧化产物是二氧化氯 D .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14、稀土资源素有“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之称,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已知:金属铈(稀土元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注:铈常见的化合价为 ,氧化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B . 溶液与硫酸铁溶液混合,其离子方程式为: C . 铈元素如果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其位置应靠近 元素 D . 金属 保存时可以用水封来隔绝空气,防止被氧化
1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oC、101kPa下,11.2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NA B . 18g H2O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 L C . 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的Ba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4NA D . 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16、标准状况下,①6.72LNH3;②1.204×1023个H2S;③5.6gCH4;④0.5molHCl,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 . 体积大小:④>③>①>② B . 原子数目:③>①>④>② C . 密度大小:④>②>①>③ D . 质量大小:④>③>②>①
17、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实验时,先点燃酒精喷灯再点燃酒精灯 B . 装置B中H2O作氧化剂,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干燥管中加入的固体干燥剂可以是无水硫酸铜 D . 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选用装置A
18、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联合合成氨工业生产纯碱和氮肥,工艺流程图如下。碳酸化塔中的反应: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图片_x0020_10000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以海水为原料,经分离、提纯和浓缩后得到饱和氯化钠溶液进入吸氨塔 B . 碱母液储罐“吸氨”后的溶质是NH4Cl和NaHCO3 C . “冷析”和“盐析”是为了分离NH4Cl,获取氮肥 D . 该工艺的碳原子利用率理论上为 100%
19、如图所示装置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④
20、某100mL溶液可能含有Na+、NH 、Fe3+、CO 、SO 、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溶液一定存在CO 和SO ,一定不存在Fe3+ B . 是否存在Na+只有通过焰色试验才能确定 C . 原溶液一定存在Na+ , 可能存在Cl D . 若原溶液中不存在Cl , 则c(Na+)=0.1mol·L1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小苏打
(2)H2SO4与B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钠与CuSO4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固体NaHSO4的性质:(填写符合要求的序号)

①电解质;②非电解质;③酸;④碱;⑤盐;⑥导电;⑦不导电

2、如图为“一些物质与水”的分类图,利用化合价和物质类别预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已知:3NO2 + H2O = 2HNO3 + NO

(1)从化学反应类型的角度可以将物质分类。将上述物质分为A、B两组的依据是 ,C组物质与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则D组物质为
(2)从化合价的角度可以预测Na2O2的性质。

①Na2O2的性质(填序号)。

a.只有氧化性         b.只有还原性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Na2O2以氧化性为主,Na2O2加入含有 的溶液中反应结束后,硫元素存在形式合理的是(填序号)。

a.S2-      b.S        C.     d.

(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①从物质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三酸”中一种酸的浓溶液与“84消毒液”混合会生成一种黄绿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可延长鲜花的寿命。下表是1 L“鲜花保鲜剂”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质量/g

摩尔质量/(g·mol1

蔗糖

50.00

342

硫酸钾

0.50

174

阿司匹林

0.35

180

高锰酸钾

0.50

158

硝酸银

0.04

170

(1)“鲜花保鲜剂”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成分是(填写名称)。
(2)“鲜花保鲜剂”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阿司匹林中不含K(只要求写表达式,不需计算)mol·L1
(3)下图所示的仪器中,在配制“鲜花保鲜剂”溶液时肯定不需要的是(填字母),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填仪器名称)。

(4)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 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B 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

C 定容时仰视液面

D 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鲜花保鲜剂而未洗净

E 加水定容时越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F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

(5)欲确定“鲜花保鲜剂”中硝酸银的浓度,则加入的试剂中应含有(填化学符号)。
2、常温常压下,一氧化二氯(Cl2O)为棕黄色气体,沸点为3.8℃,42℃以上会分解生成Cl2和O2 , Cl2O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将氯气和空气 不参与反应 按体积比1:3混合通入含水 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同时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一种盐),并用水吸收Cl2O(不含Cl2)制备次氯酸溶液。(Cl2在CCl4中的溶解度较大)

图片_x0020_100009

(1)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2)装置B中多孔球泡和搅拌棒的作用是;装置C的作用是
(3)B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过程中,装置B需放在冷水中,其目的是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           
(1)某同学进行CO2与Na2O2反应的探究实验,将100 mL纯净的CO2通过一定量的Na2O2粉末,反应后气体体积为65 mL,则反应消耗CO2的体积是mL。
(2)已知铜和浓硫酸可以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Cu + H2SO4(浓) →CuSO4 + SO2↑ +H2O(方程式未配平),如果一定量的铜片与100mL 18mol/L的浓H2SO4充分反应,在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2mol电子,将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不考虑SO2的溶解)经一定稀释后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计算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为g(保留到0.1g)。
(3)现有 NaOH 和 Ba(OH)2 混合溶液 100mL,已知该溶液中 c(OH-)=1mol/L,向溶液中缓缓通入CO2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当至少通入CO2气体体积为 0.56L(标准状况)时生成的沉淀最多,那么当通入CO2气体体积为1.792 L(标况)时,溶液中HCO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