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对该反应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 . 催化剂不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 .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2、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 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A . A   B . B   C . C   D . D
3、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T1<T2   p1<p2   m+n>p放热反应 B . T1>T2   p1<p2   m+n<p吸热反应 C . T1<T2   p1>p2   m+n>p放热反应 D . T1>T2   p1<p2   m+n>p吸热反应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 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决定 D .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5、在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v(A)=0.5mol/(L·s)    B . v(B)=0.3mol/(L·s) C . v(C)=0.8mol/(L·s)    D . v(D)=1.8mol/(L·min)
6、已知反应A2(g)+2B2(g) 图片_x0020_100001 2AB2(g)的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 .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 .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 .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7、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 . 由C(石墨)→C(金刚石);ΔH=+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 已知: ;ΔH=-92.4kJ/mol。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6molH2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84.8kJ C . 在稀溶液中: ;ΔH=-57.3kJ/mol,若将含1mol醋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D . 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ΔH=+285.8kJ/mol
8、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经过tmin后,测得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0.4mol·L-1 , c(Y2)=0.8mol·L-1 , 则该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  )
A . X2+2Y2 图片_x0020_941520658 2XY2    B . 2X2+Y2 图片_x0020_1333432467 2X2Y C . X2+3Y2 图片_x0020_100003 2XY3    D . 3X2+Y2 图片_x0020_100004 2X3Y
9、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 图片_x0020_1675684101 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 缩小体积    B . 恒容,充入He C . 恒容,充入O2    D . 恒压,充入N2
10、反应A(g)+B(g) 图片_x0020_2073890531 2C(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增大    B . 减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C . 增大c(A),A的转化率增大    D . 降低温度,v 增大,v 减小
11、反应CO(g)+H2O(g) 图片_x0020_439112200 H2(g)+CO2(g)  ΔH<0,改变其中一种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且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的是(  )
A . 升高温度    B . 减小压强 C . 加入CO    D . 加入催化剂
12、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图片_x0020_100007 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φ)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8     B . 图片_x0020_100009 C . 图片_x0020_100010     D . 图片_x0020_100011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热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B .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的途径有关 C . 催化剂不仅能加快反应速率,也能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D . 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不能提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14、100℃时,将0.1mol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 图片_x0020_1293523787 2NO2(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②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

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 . ②③⑥⑦    B . ①④⑧    C . 只有①④    D . 只有⑦⑧
15、在C(s)+CO2(g) 图片_x0020_898682103 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通入CO2④恒压下充入N2

⑤恒容下充入N2⑥通入CO

A . ①③④    B . ②④⑥    C . ①③⑥    D . ③⑤⑥
16、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图片_x0020_184952443 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的转化率变小    B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 D的体积分数变大    D . a > c+d
17、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3B2(g) 图片_x0020_909965513 2AB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 容器内每减少1molA2 , 同时生成2molAB3 B . 容器内每减少1molA2 , 同时生成3molB2 C . 容器内A2、B2、AB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D . 容器内A2、B2、AB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
18、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

图片_x0020_1581304069

A . 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C .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D . 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Ⅱ时浓度不相等
19、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 . 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 .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 .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20、已知:(1)Fe2O3(s)+ C(s)= CO2(g)+2Fe(s),ΔH=+234.1kJ•mol-1

的ΔH是(   )

A . -824.4kJ•mol-1    B . -627.6kJ•mol-1    C . -744.7kJ•mol-1    D . -169.4kJ•mol-1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          
(1)请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1molN2(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2molNO2(g),吸收68kJ热量。

②4g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 , 放出9.6kJ热量

(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

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又已知    Δ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

③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量筒量取50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t1

步骤二: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t2

步骤三: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t3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三中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 (1)
A . 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 . 分三次少量倒入          C . 一次迅速倒入
(2)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2)
A . 轻轻地振荡烧杯            B . 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 . 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D . 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3)(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理由是
(4)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HCl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氮氧化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用催化技术可将超音速飞机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 , 其反应为:2NO+2CO 2CO2+N2 ,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下表:

时间(s)

0

2

4

c(NO)(mol·L-1

1.00×10-3

2.50×10-4

1.00×10-4

c(CO)(mol·L-1

3.60×10-3

c’

2.70×10-3

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前4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O)=。c’=
(2)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右图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上述反应中二氧化碳浓度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

①该反应的ΔH0(填“>”、“<”或“=”)。

②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 , 在答题卡图中画出c(CO2) 在T2、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3)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五、填空题(共1小题)

1、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金属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mol·L-1

V(H2SO4)/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0.7

50

20

36

250

4

0.10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1.0

50

20

35

125

7

0.10

1.0

50

35

50

50

8

0.10

1.1

50

20

34

100

9

0.10

1.1

50

2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是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