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向100 mL稀H2SO4与稀H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假设加入铁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且每一段只对应一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开始时产生的气体为H2 B . AB段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C . 所用混合溶液中c(HNO3)=0.5 mol· L-1 D . 参加反应铁粉的总质量m2=8.4 g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常温常压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与Na2S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相等 B . 标准状况下,22.4LHF所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C . 常温常压下,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46g,原子总数为3NA D . 0.1mol-NH2(氨基)中所含有的电子数为NA
3、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可以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实验目的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实验室制备氨气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推断S、C、Si的非金属性强弱

实验装置

图片_x0020_100013

图片_x0020_100014

图片_x0020_100015

图片_x0020_100016

A . A   B . B    C . C   D . D
4、《本草纲目》记载:“凡使白矾石,以瓷瓶盛。于火中,令内外通赤,用钳揭起盖,旋安石峰巢人內烧之。每十两用巢六两,烧尽为度。取出放冷,研粉”。在实验室完成该操作,没有用到的仪器是(   )
A . 蒸发皿 B . 坩埚 C . 坩埚钳 D . 研钵
5、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下列有关垃圾分类说法错误的是(   )
A . 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分类回收之后直接填埋,可以有效减少白色垃圾 B . 铝制易拉罐分类回收,可大大节约矿物资源 C . 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可进行堆肥处理 D . 在垃圾分类处理中化学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6、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B . 在中性溶液中: C .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D . 的溶液中:
7、将 溶于水配成 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离子为 ,b离子为 B . 溶液中含有 个水合 C . 溶液中的 均以水合离子的形态存在 D . 该过程表示为
8、下列离子方程书写正确的是( )
A . 过量的 ,通入 溶液中: B . 溶于过量氢碘酸溶液中: C .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 D . 滴入酸性 溶液中:
9、 (超氧化氢)等都属氢氧化合物,其中 又叫超氧酸,与 化学性质相似,又与 ( 、I等)某些性质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溶液中滴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加热后红色不恢复 B . 在碱中能稳定存在 C . 不稳定,分解会生成氧气 D . 可与 溶液反应:
10、下列实验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还原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 ,再熄灭酒精灯

B

探究 的可燃性

先检验 的纯度,确认纯净后,再点燃

C

分解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从水槽中拿出导气管

D

萃取碘水中的碘

静置后,先将上层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A . A   B . B   C . C   D . D
11、实验室用 固体配制 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四种是不需要的,还需一种玻璃仪器即可 B .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配制溶液 C . 用放置时间较长 来配制溶液,可能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 .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12、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uO

C

D

Zn

FeCl2

Cu

HCl

A . A   B . B   C . C   D . D
13、在Zr2O 催化作用下CO与N2O的循环反应路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Zr2O 是反应中间产物 B . 反应过程中Zr的成键数目未改变 C . Zr2O 转化为Zr2O 的氧化剂是N2O D . 催化循环的总反应为CO+N2O N2+CO2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有一混合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的若干种:K、Mg2 、Ba2、Cl ,现有两份体积相同各为100 mL的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后,收集到0.224 L的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定),并产生0.58 g白色沉淀;②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6.99 g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错误的是(    )
A . K可能存在 B . Ba2一定不存在 C . 可能存在 D . 100 mL该溶液中若含有0.01mol Cl , 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0.4 mol·L-1
2、氯化亚铜为白色粉末状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氧化,可用作催化剂、杀菌剂、媒染剂等。工业以硫化铜精矿为原料,制备氯化亚铜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步骤①焙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可用碱液吸收 B . 步骤②所用硫酸浓度越大浸出速率越快 C . 步骤③离子方程式: D . 步骤④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使 尽快干燥,防止被空气氧化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硫是生命的必需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1)火山口会有硫单质出现,硫单质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主要成分,黑火药中起氧化作用物质的化学式为
(2)大气中的 会形成酸雨,防止或减少酸雨形成途径有(列举两个方面)。
(3)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 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 ,慢慢转变为铜蓝( ),其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4)土壤中的黄铁矿(主要成分为 )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转化,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5)大气中的水蒸气在紫外线作用下会转化为活泼的 (羟基自由基,“·”表示1个电子), 可看作催化剂,将 转化为 ,过程如下:

则第二步转化的反应方程式是

四、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E、F为短周期元素,其中B的原子序数最小,它们的最高正价与原子半径关系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1

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C与D可形成一种硬度很大的新型结构材料,其化学式为.
(3)同主族元素对应的单质或化合物在结构性质上体现相似性和递变性. 的电子式为;向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填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元素的性质与它左上方或右下方的另一元素的性质相似,称为对角线规则,则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D与F能形成一种三角锥形分子,该物质常温下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水反应能生成一种单质气体和两种酸,其中一种酸常用于杀菌、消毒,该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资料表明,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基于以下事实:

Ⅰ.稀硝酸不能氧化 ,而浓硝酸能将 氧化成 .

Ⅱ.稀硝酸与磷化物反应时,只能将磷元素氧化成单质磷,而浓硝酸与磷化物反应时,能将磷元素氧化成 .

Ⅲ.稀硝酸只能将 氧化成单质碘,而浓硝酸则能把 氧化成

Ⅳ.……

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通过实验验证事实Ⅰ,所用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如图(实验前用 将装置中空气排尽):

图片_x0020_100012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 反应,能与 反应生成 .

①B的作用是,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实验时,首先将a和b相连接,C中的试剂为,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然后将a与c相连接,其目的是,E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根据事实Ⅱ,写出稀硝酸与磷化亚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事实Ⅲ,将 气体通入浓 溶液中至过量,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褐色,写出生成使溶液显黄褐色的物质的离子方程式.
(4)请你举出一例将Ⅳ补充完整
2、四氯化锡常温下呈液态,熔点 ℃,沸点144℃,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强烈水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用作媒染剂、催化剂等.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四氯化锡(夹持装置略).

图片_x0020_100013

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仪器B的名称是.
(2)按照气流方向连接装置,接口顺序为.
(3)实验开始时,需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此时应打开仪器A的活塞(填“ ”、“ ”或“ ”和“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后才能点燃乙处的酒精灯,判断装置中空气已排尽的现象是.实验结束,应先停止加热的装置是(填“甲”或“乙”).
(4)丙装置的作用是,若没有丙装置,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实验制得 溶有氯气的 ,其中氯气质量分数为13.0%,则至少需向乙中通入标准状况的氯气L(保留3位有效数字).提纯该 的方法是(填序号).

a.用 溶液洗涤再蒸馏

b.升华

c.重结晶

d.加入少量锡屑再蒸馏

e.过滤

六、工业流程题(共1小题)

1、以工业碳酸锶(含有 等杂质)制备牙膏用氯化锶( )的工艺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00014

(1)锶与钙元素同主族,实验室少量金属锶应保存在中。
(2)天青石(主要成分为 )经过多步反应后可制得工业碳酸锶,其中第一步是与过量焦炭隔绝空气微波加热还原为硫化锶,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渣”的主要成分是。上图通过蒸发结晶,重结晶得到精制氢氧化锶的过程中除去的杂质物质的化学式为
(4)“重结晶”时蒸馏水用量〔以质量比m(H2O)∶m(SrO)〕对 纯度及产率的影响如下表,最合适的质量比为,当质量比大于该比值时, 产率减小,其原因是

质量比/ m(H2O)∶m(SrO)

4∶1

5∶1

6∶1

7∶1

8∶1

9∶1

10∶1

纯度/%

98.64

98.68

98.65

98.64

98.63

98.63

98.65

产率/%

17.91

53.36

63.50

72.66

92.17

89.65

88.93

(5)水氯镁石是盐湖提钾后的副产品,其中 含量约为1%,“净化”过程中常使用 除杂,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6)取 样品 ,于170 ℃烘干脱水,得到产物的质量为 ,计算获得产物的化学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