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七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4小题)

1、如果比较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的历史功绩,可以看出他们的相同之处是( )

A . 反抗殖民统治 B . 为民族独立而战死 C . 摧毁了殖民统治 D . 赢得了国家的解放
2、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 . 传播了人文主义 B . 发现了美洲大陆 C . 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D . 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3、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最能体现拿破仑“伟大”之处的是( )

A . 建立帝国,实行独裁 B . 颁布法典,加强法制 C . 发动政变,执掌大权 D . 发动战争,横扫欧洲
4、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这场改革(  )

A . 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 .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5、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你认为这个“兴”的涵义是指(  )

A .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 . 兴起了一批思想家、艺术家 C . 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 .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6、欧洲人说,他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是一个有功之臣;印第安人说,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这里的“他”是(  )

A . 迪亚士 B . 达•伽马 C . 哥伦布 D . 麦哲伦
7、阅读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  )

A . 英国产阶级革命 B . 法国大革命 C . 美国独立战争 D . 美国南北战争
8、下面是法国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②制宪议会制定《人权宣言》  ③雾月政变  ④热月政变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③④②① D . ①④③②
9、1889年7月14日来自欧洲各国的社会主义者云集巴黎,倡导“自由、平等、博爱”,这次大会是下列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百年纪念(  )

A . 攻占巴士底狱 B . 《人权宣言》发表 C . 巴黎公社成立 D . 《共产党宣言》发表
10、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乙:《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丙:《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丁:《工业革命后建立了现代大工厂制度》。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11、如图是印度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她因为反抗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而永垂青史(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日本
12、美国教育部曾经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究其原因,四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同学甲:《共产党宣言》是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B . 同学乙:《共产党宣言》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C . 同学丙:《共产党宣言》领导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 D . 同学丁:《共产党宣言》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3、有位革命领导这样评述《国际歌》的影响:在欧洲,只要你唱起《国际歌》,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志和朋友。这里的“同志和朋友”指的是(  )

A . 资产阶级 B . 封建阶级 C . 无产阶级 D . 教会势力
14、如图是某同学在历史课上所作的课堂笔记,你认为这节课他学习了什么内容(  )

A . 法国巴黎公社运动 B . 美国南北战争 C . 中国洋务运动 D . 日本明治维新
15、对比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它们的相同点是(  )

A . 诱因都是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 B . 都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C . 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D . 都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政治
16、某项发明出现后,纽约一家报纸感叹:“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该发明指的是(  )

A . 煤油灯 B . 蒸汽机 C . 电灯 D . 内燃机
17、在国际上,该品牌(如图)通常被简称为“梅赛德斯”(Mercedes),而中国内地称其为“奔驰”,台湾译为“宾士”,香港译为“平治”。该品牌汽车发明于(  )

A . 德国 B . 美国 C . 英国 D . 法国
18、中国新首富、阿里巴巴执行主席马云说:“我年轻时候曾经想,梦幻般的生活就是早上在香港吃早餐,中午在巴黎喝咖啡,晚上在纽约和人共进晚餐……”马云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发达的交通。两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领域内都有重大发明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德国 C . 美国 D . 法国
19、有专家说:“就像1914年时那样,一起小事件就能够触发同盟义务,引发一场覆盖面更广的战争。”这起“小事件”是(  )

A . 克里木战争 B . 英俄签订军事协约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20、有人将一战的爆发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小孩打架将一群大人牵扯进来引发的更大规模斗殴的过程。其中“两个小孩”寓指(  )

A . 德国和法国 B . 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 C . 意大利和法国 D . 奥斯曼帝国和塞尔维亚
21、“他们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这里“他们”应该是指(  )

A . 无产阶级革命家   B . 人文主义者 C . 宗教改革者 D . 启蒙思想家
22、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这位“世纪人物”应是(  )

A . 牛顿 B . 爱迪生 C . 达尔文 D . 爱因斯坦
23、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正确对应的是(  )

①牛顿——电磁感应现象          

②达尔文——进化论

③爱因斯坦——相对论            

④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4、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是(  )

A . 贝多芬 B . 梵高 C . 列夫•托尔斯泰 D . 拿破仑

二、材料分析题 (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的一个英国人、18世纪的一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在进入天堂后回忆自己生前的经历:

A:“你们知道吗,我的国家那时候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享有特权,我们这些人被分到了第三等级,后来还是我们带领第三个等级的人们取得了自由。”

B:“你们国家比我们国家好多了,我们国家根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国王说他的权力是神授予的,是代表上帝统治我们的,最后我们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C:“我们比你们幸运一些,没有什么国王,但你们中间一个国家的国王却在我们国家发号施令,不让我们发展经济,还企图镇压我们,结果我们宣布独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成为一个全世界最自由最民主的国家。”

材料二:

材料三: 2016年是美国第240个“独立日”,独立日是美国的主要法定节日之一,每逢这一天,全美大大小小的教堂钟声齐鸣,以纪念美国独立。首先敲响的是费城自由钟。各地居民自发地进行庆祝游行,全美各地也呈现出一派节日的欢乐景象。

请回答:

(1)知道上面的A、B、C分别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A:      ;B:      ;C:      

(2)材料二中图一的颁布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人权宣言》是哪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材料三中所述的纪念日具体时间是每年的几月几日?该纪念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哪一部文献的发表?

(5)就其影响而言,这三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共同之处?

2、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探究其发展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与文化】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1848年以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民主与法制】

材料三: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英国革命的最大成就,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体?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经济与科技】

材料四: 如果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则拿着这把钥起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材料五: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各国在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同时,也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思想成果?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学说是指什么?这个学说的实践尝试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是什么给英王套上了“紧箍咒”?

(4)材料四中,瓦特“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指什么?这一发明被广泛应用,从此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5)请举出促使材料四中图一、图二能源产量变化的重要发明各一例。

(6)材料五中“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最早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阅读下面材料

19世纪60﹣70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

【遭遇障碍】

【排除障碍】

材料一:(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材料二: 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农民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

【走向发展】

19世纪60年代掀起的这些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虽然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些许遗憾,但即使这样,我们也能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正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向前奔流。

(1)请你结合这三幅图片及文字信息,说说这三个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分别指什么?

(2)结合材料一中的内容来判断这是哪一个文件?

(3)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判断,这是哪一历史事件?

(4)材料一与材料二中扫清障碍的手段有何不同?

(5)请你说说这些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带给你的感想与启示。

4、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上世纪发生的世界大战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挂在树木残枝上的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某战地记者的报道

(1)据材料一说明德国有什么企图,并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2)在“联盟体系”中德国属于哪一集团?

(3)材料三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一战中这样的典型战例是哪一战役?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参加的是哪一方,由此引发了中国的什么运动?

(5)战争是人类的伤痛,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未来世界的美好祝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市七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