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3小题)

1、给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而不舍      

穷年             乎不同             警报      

      qiè而不舍            lì尽心血      气冲      dǒu牛   

      qián心贯注    心会神      níng           jiǒng乎不同

      kǎi淋漓            wù wù穷年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兀兀穷年:      

②迥乎不同:      

③潜心贯注:      

④一反既往:      

3、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批公开了的外交文件    了日本政府曾故意隐瞒战时绑架并造成中国劳工大量死亡的事实真相。

②联合国送往伊拉克的首批人道主义    物资于昨天运抵科威特。

③我们有的党员对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困难    , 漠不关心,这种状况应当引起重视。

A . 透露  援助  不闻不问 B . 披露  救援  熟视无睹 C . 揭露  支援  充耳不闻 D . 显露  救援  置若罔闻

二、阅读部分(共3小题)

1、阅读课内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第二节“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2)请在上面语段中画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3)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4)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2、阅读课外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天外财富

    ①雨,从天外飘来。

    ②我打着一把伞,走在一条寂静的小街上,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路边树下站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正淋着雨水。

    ③“快进来!”我扬了一下伞,向她喊道。

    ④七孩飞快地跑到我的伞下,用小手拉着我的胳膊,缓缓地与我同行。

    ⑤“你是往前走吗?”我问她。“嗯,哪儿都行。”她随口而答。

    ⑥“去做什么?”“找一个人,不,不找了,已经找到了。”女孩声音满含欣慰。

    ⑦“他在哪儿?”“就是你。”她扬头告诉我。

    ⑧“找我吗?”我笑笑,觉得小姑娘很有意思。

    ⑨“我得了一笔财富,”她说,“可我不想要,我要把它送给雨天给我打伞的人。”

    ⑩“看来,这个人就是我喽?”我试探着问。

    ⑪“是的,所以我要把这笔财富给你。”她把手伸进了口袋。

    ⑫我不觉得欣喜,只觉得有意思,于是便信口问:“真是天外飞来的财富!你要给我多少?一块钱还是两块钱?”“不,是十万!”

    ⑬“十万?你带在身上?”

    ⑭“对,带在身上。”女孩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摸出一张花花绿绿的大钱,递到我手里。这是一张涂满水彩的硬纸片,上面写着十万元。这是小姑娘自己做的“钞票”。

    ⑮我大笑起来:“哈哈,这是天外财富!谢谢你,我收下了。”我把“大钱”装进了口袋。

    ⑯“你失望了吧?可你没让我失望。”女孩的声音很清晰,也很兴奋。

    ⑰“我读到一篇小说一一一个女孩得到一笔财富,她要找一个在雨天让她共伞的人,把钱给他。第二天,她就去了。”

    ⑱“找到了吗?”“第二天没下雨。”

    ⑲“后来呢?”“后来下雨了,但没人理她。她在树下站了一天,只有那棵树为她遮雨,后来她哭着把钱塞进树洞里。”

    ⑳“这真悲惨。”—可我不信。我觉得不会这么坏,我非要自己试一试。”

    “所以,你就试了?”我问。“对,而且我没失望!”我看了她一眼,那是一双渴求而感动的眼睛。

     雨还在下着,从雨丝里透过清香的空气。

     “你没想过会失望?”我问。“想过,可我还是没失望。”她的手曼紧地挽住我的胳膊,我猛地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雨丝浸润着我的心,说不清的感觉扩散开去,像是在融化又像在凝结。

    “只是我没有财富。”女孩歉意地说。

     “不,我们都得到了财富。”

    来到一个车站,我把女孩送上了车。她透过缓缓移动的车窗,大声说道:“我懂不是钱,是财富,对吗?”从她的语气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感动。

     我整整雨伞,继续向前。细雨从天外飘落至我的伞顸,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暖流浸润着我的心;丝丝细雨用无限的温柔抚摸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

     我真希望,在这日益被柴米油盐所羁绊的日子里,在这日趋被钢筋水泥所包襄的城市中,能有更多这样的“财富”!

(作者北原,有改动)

(1)请从小女孩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地点

情  节

心情

路边树下

找到共伞的人

      

小街路上

      

兴奋

      

与“我”告别

      

(2)文章第 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细雨从天外飘落至我的伞顶,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暖流浸润着我的心;丝丝细雨用无限的温柔抚摸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

(3)文章第 自然段中的“财富”比喻什么?请结合全文,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和感悟。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③一寸而仞④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注释】①管仲、隰朋:齐桓公的大臣,古代有名的圣贤之人。⑦孤竹:诸侯国。③蚁壤:蚂蚁掘巢时运出地面的封土。④仞:古代计量单位,相当于八尺。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词。

   春往而冬反           

   蚁冬居山之阳             

(2)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      (填写一个成语)。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综合性学习活动。(共1小题)

1、在全国各地打造“城市形象”的背景下,武汉市积极投入其中。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以“武汉的城市形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在“维护交通秩序,提升武汉形象”的活动中,你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学校附近路口维持交通秩序。当绿灯已转为红灯时,一个阿姨牵着孩子准备横穿马路,你认为这么做既不文明又很危险,就拦住这位阿姨说:“                                                   。”

四、作文题(共1小题)

1、好奇,指的是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发生兴趣。有人对星空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身边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就去了解: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使你有很多新的发现,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请以“好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200--300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