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 . 甲骨文 B . 大篆 C . 小篆 D . 隶书
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3、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

A . 黄帝 B . 炎帝 C . 秦始皇 D . 大禹
4、“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 . 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C . 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 . 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5、

如图所示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这一水利工程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余基本完好。该工程建造于(  )

A . 春秋时期 B . 战国时期 C . 秦朝时期 D . 西汉时期
6、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

A .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 . 诸侯争霸局面 C .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 . 商业繁荣局面
7、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半坡遗址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遗址

A . ②③①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②③④① D . ④①②③
8、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9、对人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  )

A . 搜集神话故事 B . 发挥想象能力 C . 研究远古化石 D . 依靠民间传说
10、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 . 伶伦——发明纺织 B . 隶首——发明算盘 C . 嫘祖——养蚕缫丝 D . 仓颉——发明文字
11、《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奴隶制 D . 分封制
12、一位非洲友人来到中国,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如图所示文物,请你告诉他这件文物铸造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13、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 . 发展农业生产 B . 限制商业活动 C . 增强秦国实力 D . 废除贵族特权
14、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 代表了旧贵族的利益 B .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 . 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D . 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15、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 . 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C . 丙说:他是教育家,对教育贡献很大 D . 丁说:他主张“兼爱”“非攻”
16、小品《戏说秦灭六国》中,剧情错误的一项是(  )

A .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之战 B . 公元前230年,内史腾率兵灭赵国,兼并了第一个诸侯国 C . 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灭齐,消灭了最后一个诸侯国 D .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
17、秦朝修筑“万里长城”是为了抵御(  )

A . 羌族的进攻 B . 氐族的进攻 C . 匈奴的进攻 D . 鲜卑族的进攻
18、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包括(  )

①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②有利于人们的安定生活             ③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
19、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B . 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 C . 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 D . 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20、下列关于“楚汉战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属于农民战争 B . 是刘邦和项羽争夺统治权的战争 C . 是刘邦反对项羽的正义战争 D . 是项羽为了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同刘邦进行的战争
21、下列史实中,能够用来评价秦始皇为政“残暴”的有(  )

①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③征派40万人修筑长城                               ④刑罚中死刑有十多种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2、秦末农民起义包括两个阶段,涌现了四位著名的领导人,其中,迫使秦统治者投降的是(  )

A . 陈胜 B . 吴广 C . 项羽 D . 刘邦
23、下列哪些内容是汉高祖和汉文帝、汉景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共同之处(  )

①注重农业生产    ②轻徭薄赋        ③以德化民         ④盐铁官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24、下列几位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

①汉高祖          ②汉文帝             ③汉武帝           ④汉景帝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④②③
25、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

A . 统一文字 B . 统一度量衡 C . 盐铁官营 D . 统一货币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

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遗址中的历史】

①图一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请你说出此都城的名称。如果将此都城进行复原,除了城堡、宫殿外,还会有什么国家机构?

②图二为殷墟遗址,此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该王朝屡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2)【文物中的历史】

图三中的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才闌师。易又吏利金。用作旜施公宝尊彝。”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这里的“甲子朝”指的是哪一年?武王伐纣交战的地点在哪里?结合铭文和所学历史说一说武王伐纣的结果。

三、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它奉孔子为宗师,又称为孔子学说,是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孔子的主张

    ﹣﹣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1)材料一中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2)战国时期的哪一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治国主张?他的主张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2、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决定着国家的兴与亡。请结合下列有关秦汉时期帝王的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  如图所示

【史论话秦亡】

材料二: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漫画话汉兴】

材料三:  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一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

(2)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此外,秦始皇还采取了许多巩固统一的措施,请举一例有关经济方面的措施。

(3)材料二中的“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 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5)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中的西汉帝王分别都有谁?如何用一句话评价图二中的帝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