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③④
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 . 周武王 B . 齐桓公 C . 晋文公 D . 楚庄王
3、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 弱肉强食 B .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 统一 D . 适者生存
4、“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 . 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C . 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 . 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5、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

A .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 . 诸侯争霸局面 C .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 . 商业繁荣局面
6、“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河姆渡原始居民
7、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有140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这部著作应是(  )

A . 《离骚》 B . 《论语》 C . 《道德经》 D . 《孙子兵法》
8、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中有一项重要举措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科举制 D . 郡县制
9、热播美食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说道:“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概念,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因此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南米北面的主食格局。”你知道南方人能吃上米饭与下列哪一远古居民有关吗(  )

A . 元谋人 B . 半坡原始居民 C . 北京人 D . 河姆渡原始居民
10、历史文化名城济南,以源远流长的舜文化著称。晚清小说家刘鹗《老残游记》就记有:“次日六点钟起,先到南门内看了舜井,又出南门,到历山脚下,看看相传大舜昔日耕田的地方”。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A . 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禅让制 D . 郡县制
11、

史学上有“左图右史“之说,小明同学利用地图(如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

A . 西周分封 B . 春秋五霸 C . 战国七雄 D . 秦灭六国
12、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

A . 秦始皇陵 B . 中山陵 C . 大禹陵 D . 黄帝陵
13、

如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0多年的历史风雨,至今仍造福人民。它是(  )

A . 王景治理的黄河 B . 贾思勰治理的黄河 C . 大禹治理的河流 D . 李冰修筑的都江堰
14、你知道成语“一言九鼎”的由来吗?相传禹把全国分为九个州,并铸造了象征最高权力的九个巨鼎,后以“九鼎”喻分量之重。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 大盂尊 B . 四羊方尊 C . 铜象尊 D . 司母戊鼎
15、有一天,小军同学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了他。此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这种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大篆 C . 小篆 D . 隶书
16、《史记•蒙恬列传》中有“筑(  ),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括号里应填(       )

A . 都江堰 B . 郑国渠 C . 长城 D . 灵渠
1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下列选项是电影《大秦帝国》中的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老百姓正使用圆形方孔铜钱买东西 B . 秦始皇向各地颁发书写小篆字体的圣旨 C . 王宫里的餐桌上摆放着葡萄等水果 D . 秦始皇下令修建灵渠
18、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

A .        筒车  B .            铁农具     C .            都江堰     D .             牛耕
19、古代史上,有过许多著名的战役。决定了秦王朝兴败的两场著名战役是(  )

①长平之战         ②巨鹿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城濮之战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③
20、“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该诗“将相本无种”引用的历史典故,与下列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刘邦项羽起义 C . 巨鹿之战 D . 楚汉之争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冉求,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做敢为,但不够稳重。他怕仲由冒失,就叮嘱仲由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四: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

(1)指出上述材料所说的历史人物是谁?有什么历史地位?

(2)材料二中的行为反映了他的什么教育思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3)从材料三的主张中,请选择一条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感想。

(4)材料三中“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指的是秦朝时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危害?

2、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材料一反映出管仲改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3)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4)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的变法成功了没有?请说明理由。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材料三: 如图

材料四: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 ”

        ──《史记》

烧来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说文系传》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周初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秦王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

(3)据材料三指出秦朝推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体现的哪一学派的思想?

(4)依据材料试分别概述该皇帝的功过得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