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在100℃时,100mL蒸馏水中c(OH)=1×106mol•L1 , 当改变下列条件之一时,c(OH)仍然等于1×106mol•L1的是(  )

①温度降低到25℃

②加入106mol NaOH固体,保持100℃

③加入106molNaCl,保持100℃

④蒸发丢掉50mL水,保持100℃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a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 . 图中各点对应的Ksp的关系为:Ksp(m)=Ksp(n)<Ksp(p)<Ksp(q) C . 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D . 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3、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向浓度均为0.05 mo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I)> Ksp(AgCl)

C

向3 m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

9,NaNO2溶液的pH约为8

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

A . A B . B C . C D . D
4、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 减小 B . 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 减小 C . 向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则溶液中 增大 D . 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 , 随着CO2的通入, 不断增大
5、在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加入少量CH3COONH4固体,平衡不移动,c(H+)不变 B .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向移动,溶液中c(H+)减小 C . 加水,平衡向正向移动,c(CH3COOH)/ c(CH3COO)增大 D . 通入少量 HCl气体,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H+)减少
6、某无色透明的溶液,在c(H+)= 1x10-13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Fe2 K SO42- NO3- B . Mg2 NH4+ SO42- Cl C . Ba2 Na MnO4- SO42- D . Na K SO42- NO3-
7、在25mL 0.1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 CH3COOH溶液,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 A、B之间任意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CH3COO)>c(OH)>c(H) B . 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 . C点:c(Na)>c(CH3COO)>c(H)>c(OH) D . D点:c(CH3COO)+c(CH3COOH)=2c(Na)
8、现有Na2CO3、Ba(OH)2、H2SO4三种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都相同的溶液,以不同的顺序将它们混合,如生成沉淀,立即过滤掉,对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 一定显碱性 B . 可能显中性 C . 不可能显酸性 D . 可能显碱性
9、已知某温度下,K(HCN)=6.2×10-10、K(HF)=6.8×10-4、K(CH3COOH)=1.8×10-5、K(HNO2)=6.4×10-6。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中,c(H)浓度由大到小的次序是( )
A . HCN>HNO2>CH3COOH>HF B . HF>CH3COOH>HNO2>HCN C . HCN>CH3COOH>HF>HNO2 D . CH3COOH>HCN>HF>HNO2
10、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1 mol/L的醋酸溶液中c(H)=0.01 mol/L

②醋酸以任意比与水互溶

③10 mL 1mol/L的醋酸溶液恰好与10 mL 1 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

④在相同条件下,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

A . B . ①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④
11、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 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的数量级为 B . 曲线N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 C . NaHX溶液中 D .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12、已知电离常数:H2CO3>HCN>HCO3 , 氧化性:Cl2>Br2>Fe3>I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B . 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CN+CO2+H2O=HCN+HCO3 C . 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混合溶液变为无色 D . 0.1mol/L HCN溶液,加水稀释,c(H)/(HCN)将变小
13、25℃,用浓度为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HZ为强酸,HY、HX均为弱酸,且相同条件下Ka(HX)<Ka(HY) B . 加入10.00 mLNaOH溶液时,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为:HX<HY<HZ C . 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c(Y-)>c(X-)>c(OH-)>c(H+) D . HY溶液中加入20.00 mLNaOH溶液,溶液中存在:c(OH-)=c(HY)+c(H+)
14、室温下,在pH=12的某碱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为(   )
A . 1.0×10-7mol·L-1 B . 1.0×10-2mol·L-1 C . 1.0×10-6mol·L-1 D . 1.0×10-12mol·L-1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c0(M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Mn2+

Fe2+

Fe3+

Al3+

Mg2+

Zn2+

Ni2+

开始沉淀的pH

8.1

6.3

1.5

3.4

8.9

6.2

6.9

沉淀完全的pH

10.1

8.3

2.8

4.7

10.9

8.2

8.9

(1)“滤渣1”含有S和      ;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2的作用是将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      ~6之间。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Zn2+和Ni2+ , “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      
(5)“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若溶液酸度过高,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      
(6)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      
(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xCoyMnzO2 , 其中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当x=y= 时,z=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某工业废液中含有Cu2+、Mg2+、Zn2+等离子,为将其回收利用,再采用了如下工艺:

 

所用试剂在下列试剂中选择

①铁粉 ②锌粉 ③稀HNO3 ④稀H2SO4 ⑤稀HCl ⑥稀氨水 ⑦NaOH溶液 ⑧石灰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锌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性质与铝的相似)

(1)试剂1、试剂2、试剂3分别可以是                  (填编号)
(2)操作2是                  
(3)操作3是      
2、现有物质①硫酸铜晶体  ②碳酸钙固体  ③纯磷酸  ④硫化氢  ⑤三氧化硫  ⑥金属镁  ⑦石墨  ⑧固态苛性钾  ⑨氨水  ⑩熟石灰固体  ⑪液态HCl  ⑫液态CH3COOH,

按下列要求填空。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5)能导电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专题17: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